浅析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1-28 09:41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7期
关键词:院校英语教学高职

王 让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浅析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 让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随着国家与国家直接的频繁交流,使得各国的语言得到了广泛地重视,除了汉语之外,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我国的各大高校也将英语教学作为了培养对外英语专业人才的基地,但是高校英语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怎样更好的使高校的英语教学得到顺利的发展,怎样更好的完善高校的英语教学形式,本文就将针对高校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高校;英语教学;教学模式;师资力量

前言

我国对于英语教学一直是各大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对外直接输出专门的英语人才的高校英语更是尤为的重要,现阶段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我国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比较单一的,英语教学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与方法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教学方式,而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和传授者,而学生是客体,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是被动接受的,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填鸭式教学,而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在英语教学当中的话,是提不起任何兴趣的,有可能还会有反感的情绪出现。再就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招生,使得生源出现了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也会使高校的英语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虽然近几年有很多的教师想要改变这样的一种局面,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最终的效果都不是很明显,而且在尝试改变教学模式的时候不但没有取得想要的效果,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2)高校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只有水平较高的教师才能够更好的教出有水平的学生,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成立的,说以我们说教学师资力量的强弱会直接的影响到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但是从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师水平来看,素质普遍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各大高校不断的扩招生源。在招收生源的同时,也要招收相应的教师来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就出现了很多非常年轻的教师,并不是说这些年轻教师没有能力教授学生,只是这些年轻教师大多数都是普通院校刚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一点英语教学的经验,有的学生由于地方的差异,其英语发音都不是特别准确,这样就会大大的降低教学的质量。

(3)英语教学的教材比较单一。我国各大高校目前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多,课时少,需要教学的内容非常多,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在编写英语教材的时候,一般会侧重于语言知识以及语法等,在授课的时候对文章语法结构以及语法点的讲解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本来教学的课时就不够,而我们的学生还忙于理解教师所说的内容,忙于记笔记,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向老师提出问题。也没有时间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目前有一些教材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最终还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最终造成有的学生可以顺利的写出所有的问题。但是一旦让他去用英语交流的时候,就哑口无言了。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到社会之后很快就会发现英语方面的不足,然后再去耗费很多的时间来重新学习英语知识。所以说英语教材出现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制约着高校整体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4)缺乏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都设置了四级、六级英语考试,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提高英语能力,但是四级、六级英语考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不能够检测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些考试就是应试教育所出现的结果,最终出现的情况就是有的学生学了很多的单词、语法你让他去翻译整篇文章都可以顺利的完成,但是你要是让他与人用英语交流的话,他就会成为一个哑巴,什么也说不出来,甚至别人跟他用英语对话,他都听不懂讲的是什么,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技巧。也没有真正的了解英语单词在组成语言之后的真正含义,也就更加谈不上什么英语应用了,再有就是我们学生在面对一个陌生的语言的时候,自身会缺乏一定的信心,担心自己表达不清楚,这样的一种心理也会影响到自身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2.高校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2.1 告别传统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教学条件正在逐渐的改善当中,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教学手段,比如说现阶段我国各道高校都已经采用了大班上课的模式,一般上课的时间为90分钟,在这90分钟的课堂中,学生的人数是固定的,而且时间相对比较富裕,可以进行分组式的因材施教,而且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我们根据教学的目的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选择现代的教学媒体,学生对于多媒体都是非常感兴趣的,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也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再好的教学设备,也要靠教师的教学,所以说我们还是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多媒体设备只是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当中,最终顺利的完成教学的计划。

2.2 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

高校英语教师师资力量的高低会会直接的影响到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我们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整体能力和素质,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因为英语教材的知识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要具有非常广阔的知识储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很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就是我们的英语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这种观念对大学生来讲是飞常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所以说我们的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的同时,还要逐渐的培养学生怎样去做人。

2.3培养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师在对学生教授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英语的乐趣,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最好要营造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逐渐的消除紧张的感觉,不断的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能够从根本上对英语感兴趣,才能够认真的去学习英语的相关知识。

2.4 完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环境

教学环境是高职院校英语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加大对英语教学的投入,这是完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应该在英语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和机房等重要环节和部位出发,形成帮助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实现用投影仪、计算机和网络扩大学生英语知识联合知识面的效果。总之,通过教学环境建设形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有效体会语言,真实感受英语的优美环境,把握好宝贵的学习机会,迅速形成英语能力的提升,达到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客观保障。

2.5 加速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管理改革

教学管理是进行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加强和增加高职院校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是对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支持和补充。需要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对学生的组织,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只有共抓齐管才能将这些活动开展起来并达到预期效果。

3.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原则

3.1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高职院校英语改革应该抱有“分层次、个性化、自主式、信息化”的改革思路,在高职院校英语改革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客观上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3.2 坚实特色教育原则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变革要结合本学校特色,力求将课程要求中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与本校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呈现出比较突出的校本主义的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改活动奠定了基础。

3.3 积极稳妥的原则

教学大纲立足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层次上确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手段。在教学组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积极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分层次、自主式和信息化的特点。这为稳步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结语:高职院校英语是整个英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非常广泛,对于英语的要求有呈现深浅不一的局面,因此,必须要对高职院校英语进行变革,以丰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内容、变更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法、丰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为基础,形成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深化作用,达到设置高职院校英语的价值和作用,使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更能够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更有力地起到对整个高职教育的支撑作用。

[1]任君.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改革,2008,(6).

[2]李伯泰,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吴一安.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王让(1980-),女,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院校英语教学高职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