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现状分析

2015-01-28 13:06郝永利胡华龙孙绍锋
中国环保产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危险废物废物设施

郝永利,金 晶,胡华龙,孙绍锋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 100029)

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现状分析

郝永利,金 晶,胡华龙,孙绍锋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 100029)

阐述了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的发展阶段、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即加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进度,提高利用处置设施运行效率、水平,防止二次污染以及加大相关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从而提高我国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和处理处置能力,促进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健康发展。

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

目前全世界危险废物的年产生量超过4×108吨,我国也由1996年的231万吨增至2003年的1171万吨,年平均增速约为26.1%[1]。2007年全国产生危险废物4573.69万吨,医疗废物45.02万吨[2]。“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加快,从而产生了大量危险废物,专家预测,2015年我国危险废物将达到6000万吨。同时由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有限,导致大量危险废物长期堆存、无序排放以及非法转移,从而引发各种环境污染事件。本文对目前我国的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发展阶段以及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健康、快速、规范化发展。

1 我国危险废物处置阶段

(1)大型企业、经济发达地区自建危险废物处置场

20世纪90年代左右,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化工企业开始自筹资金建设处理本单位危险废物的处置场;2000年前后,江浙一带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处理本行政区域危险废物的处置场;由于受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这些危险废物处置场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技术水平一般。

(2)国债专项资金、地方政府与企业自筹资金共建危险废物处置场

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设施建设规划》),规划中全国将共建设334个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包括57个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31个省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26个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和277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另2005年后一些地方政府与专业化运营公司共同筹资建设了危险废物处置场[3]。这些处置场由于受到当时技术、资金等因素制约,导致建设进度参差不齐,建设水平不高以及日常运营管理水平不高,甚至个别的危险废物处置场已面临着淘汰更新的局面,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是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的主要战场。

2 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现状

(1)政策支撑、技术支持

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环保部门制定、修订并发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以下简称《整治方

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等一系列部门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特别是2012年10月出台了《“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这些法律法规、规划、名录、方案以及各种标准指南,为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及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2)初具规模,能力建设完备

国家先后组织实施了《设施建设规划》和《整治方案》的建设指导工作,截至2011年底,《设施建设规划》中的334个项目,已投运和基本建成的危废项目36个、医废项目246个,全国形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141.25万吨/年,医疗废物处置能力1454吨/日;另31个放射性废物库建设项目已建成,7个二英监测中心已建成投运4个,基本建成2个,在建1个;国家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67个地市成立了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这些设施和机构的建立,促使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工艺技术、产业发展和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持证单位处理处置、利用初见成效

“十一五”期间,纳入《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的单位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3年底,环境保护部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保护部门共颁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1700余个,全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准处置利用规模已达到3626万吨/年,实际利用量930万吨,实际处置量387万吨[4]。同时纳入规范化管理的危险废物数量逐年提高,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持证单位在全国多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险废物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历史遗留铬渣治理全部完成

《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和《整治方案》中明确提出:“力争2006年,实现铬盐生产企业当年产生的铬渣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置;在2008年底前,完成环境敏感区域铬渣无害化处置;在2010年底前,所有堆存铬渣实现无害化处置。”截至2013年底,《整治方案》中的历史遗留铬渣已经全部得到无害化治理,从而缓解了大量铬渣堆存、乱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促使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快速发展。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市场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方政府不重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选址难、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设施建设规划》内部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截至目前,个别设施甚至还停留在选址阶段。另有一些地方在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和利用等方面设施不健全,导致国内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市场发展不平衡,总体较慢。

(2)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建设了较高水准的集中处置设施,以资源回收为目的,规模和利用普遍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和利用水平不高,个别设施超标排放,技术和运行管理水平较低;同时未能在有色金属采选、化工等一些重点行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处理处置企业,严重制约了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处置设施存在污染环境、部分省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能力不足,处置、利用设施标准不高的情况,因此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整体水平有待发展。

(3)处置利用能力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行业种类繁多、地域辽阔,危险废物的来源、种类和产生数量,加上市场和技术的变化而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同时缺乏科学有效引导,导致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利用力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即一些地区能力过剩,一些地区能力不足;一些类别的危险废物,特别是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危险废物(如废蚀刻液等)利用能力过剩,甚至引发恶性竞争,而一些类别的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则严重不足;加剧了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利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

(4)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较低

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执法不严,废物流失、非法倒卖、私自简易处置等行为依然存在,企业自有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的监管由于缺乏有效手段而无法开展。大量危险废物的贮存,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已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隐患。在医疗废物处置方面,目前除极少数城市对医疗废物实行了集中处置外,大部分地区医疗废物由各医院分散处置,处置水平和效果参差不齐[3]。

(5)自行建设的处置场水平参差不齐、遗留危险废物仍存在

据全国工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试点项目的统计分析情况显示,我国化工行业产生的大量的危险废物是由企业内部自行建设的危险废物处置场进行处理的。但是这些企业由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建设的危险废物处置场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个别一些处置场还存

在二次污染隐患。

各种历史遗留的危险废物(如砷渣、氰化渣等),由于资金等原因,导致产生企业停产、转产,这些历史遗留的危险废物成为无主物,而且大量危险废物堆存在农田、水源以及各种环境敏感区域,成为危害环境的巨大隐患。

4 建议和对策

《“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出台,给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该规划中提出了“出重拳、用重典”以及“区域限批”等一系列手段加强了对危险废物管理。

(1)统筹谋划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是各省(区、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基础保障设施和工业发展的重要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推进《设施建设规划》内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进度;鼓励各地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并落实《设施建设规划》相关要求,有助于提高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的保障能力,带动并促进该行业提升整体水平,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良好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处置利用危险废物,并能实现设施资源利用最大化,能有效避免设施重复建设,造成设施闲置。

(2)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危险废物资源化

危险废物利用行业不同于处置行业,部分危险废物因含有金属等而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回收利用能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均较高,而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清除污染的成本往往是废物控制和预防成本的10~100倍[5],因此提高危险废物的资源化是危险废物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技术研发,鼓励危险废物再循环、再利用,如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无机物、溶剂的回收、再生,废油、废弃金属包装容器等废物的再利用等,扶持一批重点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利用产业。

(3)建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示范行业

由于危险废物的特殊性,导致其处理处置行业种类繁多,处理处置工艺、技术水平各异。因此结合危险废物的特殊性、来源,需要建立一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示范行业。如在贵州某地区需要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推动含汞废物集中处置利用,从而避免汞污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高含汞废物集中处置效率;在一些重金属产生地区,扶持重金属类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利用产业基地建设,同时结合危险废物的资源性,发展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行业。

(4)提升危险废物管理,促进危险废物服务行业发展

提高危险废物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一些在危险废物处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应及时推广应用;将危险废物处理企业看成是特殊的监管单位,同时又要把这些企业看成是按经济规律发展的正常企业,不能过于限制;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加强,从而带动危险废物服务业的发展。如在产生源分散、规模小、数量大的地区,建立较高技术水平的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周边环境,鼓励危险废物领域综合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5)培养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人才

随着对危险废物治理和投入的加大,必将带来危险废物工程数目的增加及规模的扩大,也必然会拉动对危险废物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启动晚,由于有效运行的设施数量少,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运行经验的专业化高级人才极其缺乏[6]。目前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精通危险废物管理的人才仍比较欠缺,政府管理人员及企业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建议在高校设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专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危险废物监管重点源和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开展轮训,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推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6)创新监管手段和机制

建立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危险废物的信息化管理。选择医疗废物和重金属类危险废物开展物联网危险废物全过程电子监管试点工作。建立环保、公安、交通、安监和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落实国家有关危险废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严格监管危险废物运输行为,联合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行为;建立危险废物应急处置区域合作和协调机制,提高危险废物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建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相关行业联盟,扶持行业发展,强化行业自律。

5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我国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发展,需要从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利用处置单位以及相应的环境监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政策的完善等方面进行加强,改变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缓慢、处理处置水平不高、区域结构不合理、处理处置设施水平和效率低、后续监管不足的局面,促进危险废物管理向着可持续、有序、规范化方向发展。

[1]国家环境总局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置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Z].

[3]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重庆)中心.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发展报告-环境技术行业发展报告(2010年)[R].

[4]2014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Z].

[5]Silva M A R,Mater L,Souza-Sierra M M,et al.Small hazardous waste generato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use of stabilization/solidification process as an economic tool for me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appropriate sludge disposal[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7,147(3):986-990.

[6] 张雪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发展前景及人才供需现状[Z].经济论丛.

Analysis of Utilization and Disposal of Hazardous Wastes in China

HAO Yong-li, JIN Jing, HU Hua-long, SUN Shao-fen
(Solid Waste and Chemicals Managemengt Center. MEP, 100029, China)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ge, capacity statu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of utilization and disposal of hazardous wastes; proposes to accelerate the utilization and disposal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hazard¬ous wastes; improves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utilization and disposal facilities; prevents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increases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so as to increase the harmless utilization, treatment and disposal capacity of hazardous wastes.

hazardous waste; harmless; utilization; disposal

X705

A

1006-5377(2015)12-0028-04

猜你喜欢
危险废物废物设施
ITER放射性废物管理现状和对CFETR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启示
民生设施非“摆设”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新标准下关于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运营的思考
上海市金山区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分析
肩负起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的重任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入环境监理的探讨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