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最大的政治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5-01-30 04:38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

周 宁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最大的政治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周 宁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最近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和重要作用,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对统一战线的重要影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努力使统一战线工作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法宝地位;重要作用

最近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党中央指导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统一战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策略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建立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科学社会主义奠基性著作《共产党宣言》以及此后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中,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阐述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一般原理和战略策略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策略奠定了基础,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一章中,又提出了对各种可能的同盟者的策略,并特别指出:“在德国,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专制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能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对同盟者既联合又斗争的原则,并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可能同资产阶级革命直接连接起来。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领导了十月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并随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充实。列宁说:“要战胜更强大的敌人,就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同时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利用各国资产阶级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资产阶级各个集团或各种类别之间利益上的一切对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不可靠的、有条件的。……以上所说的一切,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和以后的时期,都是同样适用的。”在这里,列宁非常明确地把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性和它在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地位讲清楚了。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思想,对于中国革命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经过曲折的道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逐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以此为指导,确立了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历来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原理同中国统一战线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得到最充分的运用和长期的发展,其历史之长、经验之丰富、理论之完整,在国际共运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在我们党波澜壮阔的九十多年奋斗历程中,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毛泽东在延安时第一次明确了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他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他强调,所谓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句话非常形象、精辟地说明了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其政治活动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本质,就是在实现自身团结统一的同时还要建立广泛的同盟军。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曾指出,统一战线工作固然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强调了统一战线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党的长远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进一步阐明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他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提出“四个离不开”的思想和“三个绝不能”的要求。他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离不开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统一战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统一战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进一步的深刻阐述和科学概括。他强调:“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分析了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需要不需要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以及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他强调,必须重视统一战线,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一战线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地位,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营造有利条件。

统一战线政策是无产阶级政党总战略总策略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时精辟地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统一战线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没有一个包括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也是不可能的。最近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这是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统一战线工作作出的明确规定,为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标志着统一战线工作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长期性,决定了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长期性。只要我们党的最终战略目标没有实现,就必然会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必将不断巩固壮大蓬勃发展。

二、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已有九十多年的光荣历史,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现在又进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历史阶段。在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为党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事业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由中国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这次革命的成果,很快便被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北洋军阀所篡夺,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历史证明,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只能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达到社会主义。

中国工人阶级是最有觉悟性、组织性和革命彻底性的阶级,是近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具备担负中国革命领导者的资格。但是,中国工人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牢牢地依靠广大农民并建立工农联盟,在此基础上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分化和孤立敌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阶级状况,决定了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充分发展的条件,同时也决定了中国的统一战线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要求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正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使之同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坚定的立场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是一个由 50多个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小党,力量非常弱小,影响极为有限。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出“民主联合战线”决议案,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通过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大大推进了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发展,掀起了1924年到 1927年的大革命,我们党也迅速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队伍不断扩大。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分化和日益尖锐的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把革命领导权主动送给国民党,特别是不注意争取和掌握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在国民党右派进攻面前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由此遭受严重损失,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遭受的沉痛教训。

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严重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强调“革命的力量要纯粹又纯粹”,主张“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政策,在军事上和城市工人运动中,采取激进的冒险主义的行动,从而导致国统区的党组织几乎全部损失,革命根据地也损失90%,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中国革命再次遭到更加深重的挫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统一战线。1935年12月,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进一步系统解决了政治策略问题,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逐步形成以抗日民主为基础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个旗帜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展了中国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国共合作、坚持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即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核心是实行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经过全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赢得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更加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国统区”,反对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争取实现人民民主的斗争不断高涨,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代表的第二条战线。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团结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如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问题。各民主党派一致热烈响应,并发表宣言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人民民主专政结合为一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也开创了统一战线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通过发展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我们党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时,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妥善处理,有力维护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使之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为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制度保障。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成功运用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提出采取“利用、限制、改造及和平赎买”等政策,通过实行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功顺利地完成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平稳过渡的重大转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们党拨乱反正,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通过确立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维护国内安定团结和政治局面的稳定,为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凝聚了强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统一战线也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包括两个范围联盟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入新世纪,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条件下,面对来自经济、政治和自然界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我们党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把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都凝聚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形成了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局面,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把统一战线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统一战线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任务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当前,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新形势对统一战线产生了深刻影响,统一战线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要求,提高对统一战线和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开拓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但是,党内轻视、忽视统一战线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统一战线作用的发挥和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这些模糊甚至错误观点的实质,究其根源,主要是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这些同志没有搞明白,我们党在力量弱小时需要统一战线,为什么力量强大了还需要统一战线?我们党在夺取政权时需要统一战线,为什么执政了还需要统一战线?我们党在革命时期需要统一战线,为什么建设时期还需要统一战线?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讲话中,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作了深刻阐述。他深刻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该认识到:我们党虽是有87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但在13亿人口中仍然是少数,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通过统一战线最广泛地团结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共同努力奋斗。应该认识到:我们党虽然有了六十多年的执政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但要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必须通过统一战线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该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艰巨而漫长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必须通过统一战线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和联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结论和符合我国人民群众利益的战略性选择,勾画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干下去。当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的主要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每一项都是艰巨系统的工程,是我们党开展的具有许多新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完成如此宏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必须发挥我们党在政治上的巨大优势,必须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使统一战线成为实现党的宏伟战略目标的强大力量源泉。

当前,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对我国统一战线产生了深刻影响。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进一步分化组合,新的利益群体不断产生,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发展,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及其代表人士数量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流动性、交叉性大大增加。因此,统一战线工作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团结面更大,社会利益诉求和社会价值观念更加多样,各种思想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渗透更加直接和迅速,统一战线内部相互关系和思想矛盾更加复杂,增进一致性和取得政治共识的难度加大。新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继续把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作为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突破口,我国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分裂与反分裂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统一战线工作置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去考量,深刻认识历史方位、内外形势、使命任务的重大变化,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对统一战线的影响,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地位在思想上确立起来、在实践中运用起来,努力使统一战线工作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职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协助党和政府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出贡献;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社会联系广泛、党和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 珊

D613

A

1002-0519(2015)03-0010-05

2015-06-01

周宁,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机械革命Code01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