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和把握新常态 推动矿业新发展
——对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2015-01-30 12:41贺冰清刘伯恩苏轶娜王华春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矿产品矿业

■ 贺冰清/刘伯恩/苏轶娜/王华春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适应和把握新常态 推动矿业新发展
——对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 贺冰清/刘伯恩/苏轶娜/王华春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受全球矿业下行影响,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但是总体上看,各国经济振兴计划以及中国一系列战略实施,将有助于矿业复苏。当前全球矿业发展新动向:全球矿产勘查已逐步向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和空白区域扩大;矿业公司股价缩水和市值大幅下降,使得矿业并购成本不断降低;各国呈现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矿业投资为主的政策调整动向;矿业企业纷纷拓展矿业产业链、加强实体与虚拟相结合,谋求企业生存发展;深部、绿色、智能化、信息化的矿业科技创新引领和提升地勘工作和矿山生产运营;负责任与可持续的矿业开发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针对当前矿业形势,从发展绿色矿山、深化管理改革、推进矿业科技、稳定地勘投入、加快矿业布局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矿业大会;新常态;矿业发展;2015

2015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以“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共举办主题论坛、国际矿业部长论坛、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矿业发展高层论坛、22场专题论坛及12场国家(地区)矿业项目推介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连续举办十七届,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全球重要的矿业展会和观察全球矿业的重要窗口。本届大会受到广泛关注,面临全球经济不景气及矿产品市场下滑的形势,中国对未来矿业发展的态度与思路将引领全球矿业复苏与发展。本次大会吸引了55个国家和地区的9176名代表参会、参展(其中国外代表1058名),来自20个国家的10位矿业部长(副部长)、11位驻华使节和9位地质调查局长(副局长),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有关负责人,国内外1000多家矿业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和中介服务商、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高级代表出席了大会。本文通过对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观察与思考,对全球矿业总体态势和新动向作出分析与判断并针对当前矿业形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全球矿业总体态势及未来展望

1.1 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2015年全球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跌至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2015年全球非燃料固体矿产勘查投入预计下降10%~15%。一是受到需求减缓和供应过剩双重挤压,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挫,矿业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生产成本红线下移。与会专家表示,受宏观经济形势放缓、需求不振等影响,2015年全球矿业仍处于下行通道,供需结构、产业链格局、贸易及投资条件等都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彭博指数显示(截至2015年11月4日),能源指数和工业金属指数分别下跌了45.64%和26.53%;WTI原油、天然气分别比2014年同期下跌了42.16%、48.91%;贵金属、铜、铝、铅、镍、锌、铁矿石分别比2014年同期下跌了12.17%、23.47%、26.23%、16.60%、33.66%、24.85%、24%。矿业利润自2012年就呈现出下降趋势,2015年1-8月下降57%。

二是PMI、波罗的海指数、矿业活动指数和金属价格指数继续下行,下跌幅度收窄。2015年前三季度,支撑全球矿业市场的主要经济体和矿产品需求大国PMI处于枯荣线上下。作为全球矿产品需求风向性指标的波罗的海指数(BDI)继续下行,创29年来同期新低,从2014年最高点1400多点跌至目前600多点,下跌近六成。全球基本金属需求动能不足,大多数金属价格跌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金属价格指数较2011年有明显下降。从SNL矿业活动指数、金属价格指数的走势来看,2015年均已经达到近3年来的最低位,基本延续下行趋势。2015年全球非燃料固体矿产勘探预算估计将继续下降10%~15%。

三是矿产品价格面临四重压力,我国矿业受冲击较大。与会专家表示,当前矿产品供需形势严峻,主要矿产品价格面临四重压力:一是需求减缓,全球经济放缓造成需求不振;二是供给过剩,新建矿山不断投产,矿业巨头逆势扩张;三是美元走强,构成了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压力;四是期货市场等金融衍生品放大了矿产品波动范围,加剧了当前的矿业困境。矿产品市场低迷、原材料价格下降、资源丰富国家汇率下降等因素,将进一步拉低其他发展中国家矿山生产成本,加大矿产品价格继续下行的风险。由于国外矿产开采成本红线远低于我国,我国矿业企业受到冲击更大。

1.2 全球矿业形势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是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将对矿产品产生强劲需求,中国经济放缓但需求依然强劲,印度、东盟国家将产生新的需求。各国纷纷推出经济振兴计划,并产生了一些积极效果,使得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下降。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随着经济复苏的基础更加坚实,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有望达到3.6%,高于2015年的3.1%。发达经济体将率先复苏,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增长幅度将分别达到2.8%、1.6%、1.0%;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好的表现,其中中国继续表现良好,经济增长将达到6.3%,印度和东盟国家增长快速,预计分别达到7.5%和4.9%,俄罗斯和巴西将走出谷底,改变下跌情况,预计分别达到-0.6%和-0.1%。高盛集团分析认为,中国虽然进入新常态,GDP增速下滑,但是对矿产品市场依然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英国商品交易所(CRU)认为,虽然中国进入新常态,但随着印度和东盟国家的快速发展,将会形成新的有力需求,有望拉动矿产品新一轮增长。

二是中国出台系列重大政策对矿业长期利好,适应与引领新常态。中国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三大支撑带”战略组合,将进一步拉动中国过剩产能消化。矿业企业认为“一带一路”将提升中国对外经贸合作,扩大跨境贸易和投资,刺激亚太地区产业链重新布局。“一带一路”沿线能源、输电、铁路、光缆、卫星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提速,将有力拉动钢材、铜、煤等矿产品需求。同时,我国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中国制造的升级版,用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中国智造”,将对铜、铝、铅、锌及镍、锂等资源产生庞大的需求前景。

三是矿业价格回归合理价位尚待时日,矿业未来发展前景光明。只有通过产能削减和产量大幅减少,才能实现矿产品价格回归合理价位。总体上看,未来两年矿产品价格会围绕现有价格波动,甚至个别矿种有继续探底的可能。SNL公司高级主管Charles Coope通过对过去四十年基本金属价格指数的分析,发现价格指数出现过三次持续震荡下跌,分别始于1974年4月、1980年2月和1988年8月,其中后两次价格指数下跌均为持续了70个月左右,就形成了触底反弹。本次金属价格指数下跌是从2011年2月开始,历时56个月,从历史数据来看,金属价格的谷底有望在2017年出现,但是重现过去“黄金十年”辉煌的可能性不大。

2 当前全球矿业发展新动向

(1)全球矿产地质勘查已从传统矿业大国逐步向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和空白区域扩大。一是传统矿业大国吸引全球矿业投资额的比重显著下降。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传统资源大国矿产勘查投资出现下滑,分别占全球勘查投资的14%和12%。二是资源丰富的拉美、非洲及中亚等地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新的热点。受到大宗商品下跌的影响,全球所有区域均出现勘探成本下降的现象,其中拉美和非洲降幅最大,吸引了全球勘探投资的27%和16%。这些区域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分别是拉美的墨西哥、智利、秘鲁、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以及非洲的刚果、南非、布基纳法索、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三是深海、高海拔地区和极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越来越受到国际矿业界的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从常规地域的资源勘查开发,转向南极、北极、大洋深处,甚至是外太空,资源勘探的广度和深度再次刷新纪录,这些地区将有望成为新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要投资地。四是矿产勘查范围的扩大为全球矿业复苏提供了基础和信心。今后2-3年,全球矿业行业的整体表现有望得到改善。

(2)矿业公司股价缩水和市值大幅下降,全球矿业融资规模缩减而宗数大幅增加,矿业并购成本不断降低。一是矿业公司股价缩水严重。几乎所有矿企资产的市值都出现大幅度缩水,一些矿业公司在五年内平均下跌幅度约60%。二是全球矿业融资额逐年下滑,但矿业融资宗数却出现大幅增加,表明市场对矿业后市比较看好。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总裁郜翔分析,全球矿业股权融资总额2012年出现大幅下滑,从2011年的1640亿元断崖式下降到2012年790亿元,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750亿元和710亿元。同期矿业股权融资宗数却是逐年大幅上升,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为2239宗、2418宗、2948宗、3439宗。三是矿业并购额及案件数均出现下降。据安永公司统计,2015年上半年,全球矿业并购额下降至127亿美元(不包括必和必拓公司拆分的87亿美元),同比下降30%;并购案件下降43%至170个。由于当前矿产品价格不确定性增加,矿业公司重点放在提高生产率、加强内部管理方面,投资更趋谨慎。同时也应考虑矿业估值下降造成并购成本下降,使得矿业并购规模缩减。四是中国海外投资比较活跃,但矿业领域投资出现下滑。德勤最近发布报告,2015年上半年,中国能源与资源行业在2015年上半年发生22宗境外交易,交易总额为55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20%。

(3)各国呈现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矿业投资为主的政策调整动向。一是放宽外资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手续,促进矿业投资便利化。印尼和以色列放宽了外资准入条件;智利出台新的外资法;肯尼亚废止外资所有权限制;西澳矿产开发项目审批时间从5年减少到2.5年,矿山项目投资成本也下降了20%~30%,鼓励外资对本国的投资。二是实施优惠税收政策,鼓励矿山项目投资。秘鲁2015年将所得税从30%降至28%,并承诺2017年、2019年分别下降至27%、26%;赞比亚将地下开采矿产权利金由9%降至6%。三是设立专款、鼓励矿业勘查开发。俄罗斯在2015年5月公布加大对新矿产地发现的奖励力度:对发现特别大型、大型以及其他规模的矿产地分别奖励900万、500万和50万卢布。四是传统矿业大国推出一揽子矿业服务计划。加拿大联邦政府与各省政府侧重从投资引导、区域一体化、高级项目审批以及便利的交通和降低用电成本等方面为矿业开发服务,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五是鼓励矿产品深加工,推动工业化发展。东盟、非洲等地区越来越多国家鼓励外商企业将矿业开发同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延长矿业开发产业链条,促进资源就地加工转化。

(4)矿业企业纷纷拓展矿业产业链、加强实体与虚拟相结合,创新商业模式,谋求企业生存发展。一是大型矿业企业继续剥离非核心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营质量,降低经营风险。比如:2015年7月,巴里克黄金公司称将以10.1亿美元出售Zaldivar铜矿50%股权;8月,英美资源公司以5亿美元出售智利的两座铜矿。二是通过创新,降低制造成本。通过创新工艺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合作模式等,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压缩管理成本、生产成本等。三是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加强“产业、资本、投资”相融合。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减少资金成本;积极采用“互联网+”等电商平台,节约交易成本;以金融物贸为支撑,全力做活金融资本、做实物流贸易,打通产品流、资金流、资本流通道。四是拓展产业链,打通上下游,促进企业成长。瞄准符合发展战略、具有良好成长空间和较大发展潜力的相关产业领域深耕细作。如同煤董事长张有喜表示:同煤将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大力发展煤炭、电力、煤化工、煤机制造、铝业五大支柱产业,打通煤炭全产业链条;建设深度融合的煤电一体化基地,打造高电力产业升级版;建设高科技、高效益、高品位的循环经济园区,打造全产业升级版。

(5)深部、绿色、智能化、信息化的矿业科技创新引领和提升地勘工作和矿山生产运营。一是新技术使矿产勘查开发向纵深发展成为可能。深部资源勘查新技术应用、深部勘查技术与装备、超深部矿体开采中的降温、岩爆和通风等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如:我国自行设计3500m深孔全液压岩心钻机已进入野外生产试验中;能够潜入4500m海底的“海马号”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已于2015年取得成功。二是绿色开采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绿色开采技术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实现采、选、充、填以及多专业领域技术协同,实现开采工艺、充填工艺、矿山条件与装备技术优化匹配,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综合利用。三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矿山开采设备使用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数据库、组态软件及平行系统技术,融合矿产资源管理系统、三维数字采矿平台、可视化生产执行系统及采矿自动化系统,形成虚拟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矿山安全、高效、清洁生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洛阳钼业在澳大利亚北帕克斯矿山井下采矿取得技术突破,成为世界首例实现100%自动化采矿的井下矿山。

(6)负责任与可持续的矿业开发将有助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目标。一是国际社会高度重视负责任的矿业开发。2015年9月25日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成为当前国际高度关注的行动纲领,各相关国际组织均认为负责任的矿业开发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联合国、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采矿与金属协会(ICMM)等提出的社会责任倡议,对于推进负责任的矿业开发都具有指导意义。二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社区协调。智利政府推动冰川保护法,以环境保护优先,对高海拔地区的大型矿业开发项目进行限制。印度立法要求建立地区矿业基金,用于开发和恢复采矿项目影响的地区。三是国际组织为负责任的矿业开发提供了分析工具。世界银行提出国家矿业管理评估工具,以此来鼓励投资和加强矿业监管;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提出“综合资源走廊倡议”(IRCI),鼓励在“一带一路”走廊建设中考虑社会、环境和经济权衡、评估不同未来情景,促进相关利益方做出明智的决策;乐施会(OXFAM)基于FPIC提出2015年的社区认可指数,协调矿业开发与社区关系。四是中国矿业负责任开采形成了“中国经验”。中国积极推进绿色矿山试点工作,树立了一批绿色采矿的先进典型,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中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在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的带动下取得可喜成绩。

3 关于应对矿业发展新常态的政策建议

当前矿业发展进入新常态,不但倒逼矿业转型,也推进矿产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利益相关方实现转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我国矿业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1)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矿业绿色发展。一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把绿色矿山建设建成引领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和最佳实践,并加大国内外宣传力度,展现中国负责任的矿业开发形象,引导中国矿山企业走绿色、负责任开发之路。二是探索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制度,将生态补偿内化于矿产资源价值。积极推进矿山复绿行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当地居民利益三者协调发展。引导和鼓励矿山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时披露矿山生产与环境保护信息,采用更透明的方式发展矿业。

(2)出台调整税费、做好审批权下放第三方评估等措施,向改革要动力。一是适应当前矿业下行境况,应加强调研并会商有关部门,经严格测算论证,进一步调整税率或减免部分矿业税费,降低矿业企业负担。二是在推进“部控省批”的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下放矿业权审批的同时,对地方落实矿业权管理政策进行跟踪评估,必要时应展开第三方评估,确保地方改革依法依规,各地改革协调有序。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内部审批工作规程、工作细则,加大公示、公开力度。四是加强矿业市场监测,提高矿业经济关系研究水平,密切关注矿业动向,适时提出相应的行业脱困计划。

(3)发挥地矿科技引领作用,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矿业升级。一是加强地矿科技发展顶层设计、规划部署总体工作,推进重大项目深入研发,重点研究控矿因素与成矿过程、超大型矿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替代能源与矿物新材料及生态地质等重大领域。二是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推进深部探测、海洋开发、大直径钻探以及生态敏感区的技术研发,推进地矿行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三是促进“产、学、研、用”有效结合,加强资源共享、联合攻关,促进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支撑和引领地矿事业发展。

(4)稳定地质勘查投入,发挥财政投入的稳定器作用。一是继续稳定地勘投入。20世纪90年代矿业发展的大低谷造成其后地勘行业严重萎缩,导致我国应对十年来矿产品价格暴涨时准备不足,话语权尽失。资源行业是国家竞争的基础和国家命脉所在,国家政策应相机抉择,继续稳定地勘投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投入水平,才能长期满足经济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二是优化地勘投入结构,树立“大地质” “大环境”观念,将地勘资金投向拓展到农业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方向,在生态环境保护、减灾防灾上做文章。

(5)围绕国家重大开放战略,加快境外矿业布局。一是围绕“一带一路”、周边外交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矿业开放战略,提前做好政策储备,统筹协调,强化对国际合作的整体布局和协调推进。二是加大对境外矿业投资的统筹力度,引导支持矿业企业发挥资本、技术、装备等方面优势,积极参与资源丰富国家工业化发展,推动国内资源产业产能化解和转型升级。三是整合力量,充分利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品牌会议,打造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权威平台。

(6)主动融入全球资源治理体系,把握话语权。一是加强完善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传统矿业大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东欧、拉美、非洲等地区资源丰富国家合作,巩固拓展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网络。二是积极参与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关于矿业倡议、规则等研究制定工作,包括矿业可持续发展、矿产品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储量标准,以及涉及环境、社区、人权等企业社会责任等领域。三是引导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矿业规则等制定,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7)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矿业发展转型升级。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可采储量与综合效益。一是摸清家底,分析评价资源综合利用潜力;二是建立完善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执行;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和示范推广,实现资源、要素、技术等高效的市场配置,进而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内生动力,实现国家宏观效益和企业微观利益的共赢。

[1] 姜大明.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N].中国矿业报,2015-10-22(02).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EB/OL].(2015-10-06)[2015-11-16].http://www.imf.org/external/ns/loe/cs.aspx?id=91.

[3] 雷岩,郑镝,郭振华.我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合作运行模式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3):41-43.

[4] 刘伯恩.“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合作:机遇、挑战与应对措施[J].国土资源情报,2015(4):3-7.

[5] 张晏,王少勇.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侧记[EB/OL]. (2015-10-11)[2015-10-23].http://www.mlr.gov.cn/xwdt/jrxw/201510/t20151023_1385208.htm.

Adapting to andGrasping the New Normal,Boosting New Development ofMining—Observ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Issues Concerning China International Mining Conference of 2015

HE Bingqing, LIU Boen, SU Yina, WANG Huachun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 Beijing 101149)

Affected by the descending of global mining industry, there is a big drop in minerals prices.However, on the whole, on one hand, the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plan has been made by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China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with a view to responding to this situation. At present, global mineral exploration has expanded gradually to resource-rich developing nations and the blank areas.Cost of min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as constantly forced to lower due to the fell of share price of mining company and sharp declines of market value.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investment and attracting mining investment are the focus of various countries’ efforts to shift policies. In order to seek th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mining enterprises have enhanced their efforts with regard to industry supply chain extension,and the integration of dummy and entity. Now, all countries hav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with scientif i 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taining to depth, green, intelligent and information; promoting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and mining operations; as well as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makes proposals on policies relating to developing green mining,deepening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accelerati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abilizing the investment i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speeding up the mining layout.

mining conference; new normal; mining development; 2015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5)12-0004-05

2015-11-24;

2015-11-25

贺冰清(1969-),男,江西省莲花县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工学博士,主要从事资源经济、矿业经济、产业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矿产品矿业
阿根廷矿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我国矿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海关破获6.5亿元矿产品出口走私案
关于PPP项目尽职调查浅谈——以某矿产品运输专用线PPP项目为例
智利矿产品出口创3年半以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