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JTL教学法的分析

2015-01-31 05:53姚淑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药理药理学中医药

姚淑琼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教研室,株洲412012)

中药药理学JTL教学法的分析

姚淑琼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教研室,株洲412012)

在中药药理课程教学中,使用“JTL教学法”对中药药理课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调整,有关教学方法的争议很多,但不管哪种教学手段,都要以加强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全面突出中药药理课程的特色,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中药药理课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系统知识的理解。

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JTL教学法

中药药理课又称中药药理学,它是中药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课。它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指导现代药理学发展。现代药理学主要研究中药的机体的运作规律和特点,作为近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地域特征较明显,发展空间大,有很好的发展潜力。谈到中药药理学的学习,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如老师眼中的中药药理学较难讲,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学生口中对中药药理学的评价是知识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理解性东西偏多[1]。现在就这些问题而言,在“JTL教学法”基础上,要依照原有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改与科学性的建设相结合。

1 中药药理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研究和中国临床医学以及中西医临床的结合基础理论为指导,在中国产生并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此学科具有时代性。中医医药学就是由中药药理学组成,它占有重要地位。中医药理学的理论体系形成是通过以前的中医药学者和新一辈的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人员经过无数次的研讨和实验得出的成果。它具有很丰富的中医研究基础和临床经验,它有现代中医药理论发展的科学涵养,它是中西结合的典范[2]。然而,中医医药学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它会随着新科技和新方式的产生而发展,思考、研究的热点问题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顺应时代的变迁,研讨的方向和进程也在不断的深入。

现今社会,无论哪一课程我们都要了解其教学目标,然而教学目标又要以本学科的特点为基础来制定,那么,来看看中药药理课课程的教学目的吧。首先,要使学生对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的概况加以了解;其次,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课程所取得的业绩要熟知;再次,对各类普通的中药,要能用正确的方法清楚地分辨出它们,对他们的气味要有所了解,要将常用的重要中药的药理作用熟记于心,对各种药品作用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知道研究中药药理的常用方式,一定程度上掌握实验的技能。这些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中药药理学的专业课程,对学生日后进行临床用药经验以及中医药研究和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具有重要作用[3]。如今,面对各大高校扩大招生,缩减了部分专业实验课的课时,导致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均下降,对于中药药理学的学生来说,实践技能属于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属于基本功,因此,要使“掌握基础的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全面落实。

2 JTL教学法指导下教材为中心的教学

现在用的中药药理学材料,大都是以总绪论概括全书重点,再按中药药理学的种类划分章节,对中药药理学进行分章介绍。每章的前沿概述对中药药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本章重点知识的概括。既然这样,教师就应抓住概述部分,给学生一个清晰地思路来学习本章的内容。在讲述文章内容应遵循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讲述某种药物主要针对那些症状;第二,介绍原有的中医理论对此症状的理解和认识;第三,阐明现代西方的医学理论对此症状的理解和认识;第四,进行中西方对比,讲清楚二者对同一症状认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五,对治疗这一症状的药物进行整理,开展药物研究的切入点以及为什么以这些为切入点;第六,对药物展开药理研究常用的方式;第七,药物药理作用的共性和个性。

按照这样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中药药理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各种药材的药理作用,帮助学生在理解中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意义。教师在备课时广泛的收集资料,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把疑难问题讲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前者与后者有机结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4]。

3 JTL教学法的指导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就中药药理学自身学科的特点,老师要具有扎实的知识结构体系,不仅要有坚实的中西方医学基础理论,还要有一定的中、西临床经验和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如果教师的知识功底不强,就很容易出现教师教学难,学科难以胜任的问题。由此不难看出,好的中医背景在授课时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作为实践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各大学校再进行教师聘请工作时,要严格考核应聘者对知识结构的了解。另外要对新进教师进行实习培训,弥补他们知识的不足之处,增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4 改革和创新JTL教学法课堂教学形式

现在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大都以满堂满灌为主,由于课时较少而授课的内容较多,如果不采用满堂满灌的教学方式,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但满堂满灌的教学方式,老师主讲,学生听,很少留时间给学生思考或是课堂讨论,久而久之,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对听课产生厌烦心理。这就提醒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形式要保证多样化,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搞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思索问题以更好地理解课堂学习的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要符合科学性。在现代的信息社会,信息交流具有广泛性,在大学的课堂上,完全可以依据大学生已有的能力,动员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面对现行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在中药药理课课程中运用“JTL教学法”进行教学,“JTL教学法”是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它是把就业服务信息融入教学过程作为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将社会功能与各项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实现对接,能够培养社会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5]。现在的教学,课程和教材大都注重理论,而学生对于那类的理论性知识理解得不是很好,属于薄弱环节。这就要求在授课时要给学生复习。如在介绍解表药和清热药时要引导学生去找二者的区别,进行讨论。给予实际病例,加以剖析和解释,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考察,有意识地把中药药理学作为理论指导。

5 JTL教学法综合实践教学

中药药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就不能一味只让学生了解学习方法,印证理论。而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各项目的完成必须学生亲自操作,以便掌握最基础的实验操作等技能,如给小白鼠的灌胃注射。实验课也要有严格的技能考核,充分利用这个模式,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日后,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操作部分成绩优异,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另外,要综合性设计实验,将中药药理课程与中药制剂分析、化学分析等优化结合,设计综合的实验项目,这个综合的实验设计有利于突出中药药理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

6 结束语

运用“JTL教学法”以此为基础,展开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中药药理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注重学生工作技能的探索和应用,理论和实践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陈忻,赵晖,许利平,等.中药药理课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药学教育,2005,21(1):36-38.

[2]陈忻,龚幕辛,许利平,等.中药专业综合设计实验课实验项目建设及教学方法研究[J].中医教育,2009,28(6):34-36.

[3]徐晓玉.关于《中药药理学》教材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6,47(7):48.

[4]谢永朋.项目教学法为主导、案例教学法为支撑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3:18-20.

[5]静恩英.调查问卷设计的程序及注意问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6):99-102.

Analysis of the JT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YAOShuqi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Hunan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College,HunanProvince,Zhuzhou412012,China)

In the course of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we used the"JTL teaching method"to adjust the pharmacology course standards and textbooks of Chinese Medicine,controversy over teaching methods,but no matter what teaching means,should strengthe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the foundation,comprehensively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armacological courses of Chinese Medicine,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to strengthen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system knowledge.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teaching reform;JTL teaching method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5.042

1672-2779(2015)-15-0082-02

:杨杰本文校对:杨杰

2015-06-09)

猜你喜欢
药理药理学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山楂核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