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门诊感冒患者的健康教育

2015-01-31 05:5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感冒药降温用药

李 莉

(吉林省安图县万宝镇中心医院内科,万宝133608)

浅谈门诊感冒患者的健康教育

李 莉

(吉林省安图县万宝镇中心医院内科,万宝133608)

目的让患者了解感冒的病因、治疗及防护知识,纠正因“久病成医”思想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实现合理的自我医疗,增加就医时的顺应性,优化医患关系,让医患沟通更加轻松容易,以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方法对多年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了解感冒患者自我医疗的不足之处及对知识的需求。通过工作中面面传授、办宣传栏、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患者传授健康知识。结论感冒中西医知识的宣传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能提高患者的自我医疗水平,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轻感冒多发期医院的压力,减少医院和患者的经济支出。感冒患者的健康宣教值得推广。

社区门诊;感冒;健康教育

感冒患者多进行自我医疗,病情较重时才就医,因“久病成医”,加上治病心切,就医时会出现怀疑治疗正确性;随时加减药量、中断服药等现象。这严重影响治病过程,不仅影响疾病的治愈,而且影响身体健康。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了解到患者渴望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护理工作者应着重从下面几点做好健康教育,陈述如下,以便于与大家共同探讨。

1 感冒的西医认识及对症治疗

1.1 感冒的西医认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所致,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给予抗菌治疗;目前,已有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药物,流感患者只要早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大多不再需要对症治疗[1]。

1.2 感冒的西医对症治疗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和流黄鼻涕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史和经验选用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而对于病毒尚无特效药,对病毒性感冒宜给予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减充血药对症治疗,可辨证给予清热解毒或辛温解表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小儿退热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士综合征[2]。

1.3 感冒服用西药注意事项1)服用西药抗感冒药时,如症见打喷嚏、鼻塞、流鼻涕而无发热、肌肉痛、头痛等症状,原则上不主张使用含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以免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2)要注意尽量只用一种感冒药,避免含有相同组分的抗感冒药的合用,否则会因剂量过大出现不良反应。应避免合用商品名不同,但组方完全相同的感冒药。3)抗菌治疗或应用含有解热镇痛感冒药的同时,或抗菌治疗后一段时间内不能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药物,会加重不良反应的程度,若用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会有戒酒硫反应。4)抗菌素必须凭处方购买,可首选口服青霉素v或阿莫西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口服红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疗程应充足。

2 感冒的中医认识及辨证施治

2.1 感冒的中医认识感冒由外邪引起,外邪束于体表,用解表的办法使邪从汗解。本病应首先辨寒热、其次看是否有兼杂,常有夹湿、夹暑的不同。治疗以解表达邪为主要原则。虚人外感当扶正以驱邪。

2.2 感冒辨证施治

2.2.1 风寒感冒1)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四肢酸痛,咳嗽声重,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不痛,苔薄白,脉浮紧。2)治则:辛温解表,疏风散寒。3)处方用药:荆防败毒散加减。也可选用含有这类成分的中药制剂如:午时茶颗粒。

2.2.2 风热感冒1)症状: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汗出不畅,头痛,咳嗽,痰黏或黄,口渴咽干,咽喉红肿痛,鼻塞流黄涕。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2)治则:辛凉解表,清肺透邪。3)处方用药:银翘散加减。也可选用含有这类成分的中药制剂如:痰热清注射液[3]等。

2.2.3 暑湿感冒1)症状:恶寒发热,头胀头痛,胸膈满闷,心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苔白腻,脉濡缓。2)治则:解表化湿,理气和中。3)处方用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暑热感冒冲剂等。

2.2.4 体虚感冒1)症状:多见平素气虚,反复感冒,多为感受风寒,恶寒轻、发热轻、怕冷,伴有气短无力,汗出,苔白,脉弱。2)治则:益气固表,疏风散寒。3)处方用药:可选用参苏宣肺丸和玉屏风颗粒等。

2.2.5 时行感冒1)症状:时行役毒侵犯人体突然高热,全身酸痛,头痛,待热退后,呼吸道症状始为明显。舌红,苔黄干,脉滑数。2)治则:清热解毒,透邪外出。3)处方用药:可选用清热解毒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4]或痰热清注射液等。

3 辨证施护

3.1 风寒感冒1)生活护理:病室宜温暖、空气新鲜,注意防寒保暖。感冒受风寒引起,风寒束于体表,使热不达表,因而人恶寒重、发热轻。室温宜在21℃至23℃,已达寒者热之的目的。轻症患者适当休息;病重者应卧床休息,好转后可起床活动、以促康复。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忌食生冷油腻之品。像冰棍、雪糕冷冻食品应禁食。辛味食品性主发散,可驱邪外出。如葱姜胡椒等调味品,可适当选用,不可太过。在发病初期利用食疗小药方往往达到祛病的效果。如姜糖茶。3)用药护理:汤药轻煎不可过煮,趁热服下。服药后喝热水或粥,稍加衣被,以助汗出。周身轻微出汗为宜,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汗出勿当风:及时擦干、更换内衣床单、喝适量糖盐水、注意保暖,最好睡一觉,充分休息以促康复。汗出后如果周身轻松舒服,说明病已痊愈,用药即可停止。

3.2 风热感冒1)生活护理:病室宜凉爽通风、安静、舒适、整洁、避免吹对流风。轻症患者适当休息;高热者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高热持续不退者,警惕高热惊厥、变证的发生。惊厥往往有先兆,应注意观察及时就医处理。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清凉之品,忌食辛辣油腻食品。鼓励患者多饮水(高热者每天不低于3000 ml)、多食绿豆汤、西瓜、黄瓜等消凉之品。食疗可选用金银花粥等。3)用药护理:汤药轻煎稍凉服下。

3.3 暑湿感冒1)生活护理:病室凉爽通风、整洁、舒适、温度应偏低。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多食薏米粥。禁食生冷、辛辣、油腻、过甜、煎炸之品。3)用药护理:汤药宜轻煎稍凉服下。呕恶不适服药困难者,可频频少量服下;或煎药时少加些水,汤药浓缩服下。

4 感冒高热护理注意事项

4.1 慎用退热药退热只减轻症状、对疾病的进程不起作用。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增多,有利于炎症的修复;发热还是一项重要指征,可以帮助医师监测治疗效果。因此发热时应对病例进行利弊评估,对于免疫力正常、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的患者,不要急于常规退热治疗,当腋温达到或超过38.5℃(老人38℃)时,以及心脏病、妊娠妇女、婴幼儿高热时,应采取措施紧急降温,物理降温效果不好时,可以考虑药物降温。降温速度不可太快,保持在38℃以下,不可低于37℃。

4.2 注意病情观察与记录1)液体管理:监测患者液体出入量;如果患者口渴、口唇黏膜干燥、烦躁、尿少、尿黄,是体内液体不足的表现,遵医嘱充分补液,高热者每日摄水不少于3000 ml,可饮糖盐水;不能进食者可通过静脉输液,以防严重脱水。2)定时测体温、脉搏,注意呼吸变化。高热时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脉搏,体温正常后改为每天2次。物理降温或用药半小时后测体温、脉搏一次。

4.3 高热者保持口腔清洁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机体抵抗力下降,如不注意卫生易发生口腔溃疡、口炎。饭前、饭后及晨起进行口腔护理,鼓励患者多漱口,必要时用漱口液。口唇干裂者涂润滑油保护。

4.4 感冒高热的降温措施1)物理降温注意降温时机。服用退热药后不能进行物理降温,当患者寒战体温上升时,应注意保暖,等待寒战消失、皮肤灼热时再行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敷和擦浴降温法。三岁以下婴幼儿一般不宜进行乙醇擦浴。2)药物降温当物理降温效果不好时采用,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

4.5 高热患者饮食护理发热期间,每日摄水不少于3000 ml;消化功能低下者宜少食;恶心、呕吐者通过静脉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5 感冒的预防

5.1 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力、避免诱因适度锻炼,进行有规律的户外活动。营养均衡、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保持心态平衡;锻炼用冷水洗脸、热水泡脚;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穿衣以手脚不冷为宜;寒冷季节居室温暖,外出戴帽、戴口罩,汗出勿当风;暑热之时勿用凉水洗澡,室内外温度差4℃为宜,减少吹空调时间、勿贪凉,进入阴冷房间要加衣。

5.2 避免与患者接触,减少空气、飞沫、用具传播机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勿用脏手触摸面部;面对面说话时保持一定距离;经常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不共用餐具;牙刷经常消毒、保持清洁干燥;感冒流行季节,外出戴口罩、勿去人员集中的地方。

5.3 免疫调节物和疫苗对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预防或减轻流感发生的症状可注射流感疫苗,每年一次。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

6 健康宣教

患者自我药疗时,必须对症选购抗感冒非处方中西药,注意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用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最长不超过七天。

抗菌药只对抗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既不退热也不起预防感冒的作用。任何不对症使用,随意超量、减量、中断使用药物都叫滥用。滥用药物会让机体产生耐药性、二重感染。

感冒药口服即可,没有基础病和并发症者不需要输液治疗,静脉给药在所有给药途径中的不良反应最严重。我们应该遵循能食疗不药疗、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用药原则。

退热的最佳途径是补足水分的前提下物理降温。如果水分不足,即使服用退热药效果也不会理想。

[1]钱春梅.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7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68-170.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16.

[3]王丽丽.痰热清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2:143.

[4]张丽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2:138-139.

Health Education for Outpatients with Common Cold

LI Li
(Department of InternalMedicine,WanbaoTownCentralHospitalof AntuCounty,JilinProvince,Wanbao133608,China)

Objective Let patients know etiology,treatment and protection knowledge of cold,and correct misconception in the thought of" prolonged illness makes the patient be a doctor",realize the rational self-medicine,increase treatment compliance,optim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make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more easily to conducive to the regress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disease.Methods To sum up the nursing work for many years,and understand the deficiency of self-medicine and the need for knowledge in the patients with common cold.The patients received the health knowledge through face to face teaching,billboards,brochures and other forms.Conclusion The integrated medicine knowledge of cold was popular in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it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elf-medicine level,doctor-patient and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reduce the pressure on the hospital of the common cold and economic expenditure of hospital and patients.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mmon cold is worth promoting.

community clinic;cold;health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5.067

1672-2779(2015)-15-0130-03

:苏玲本文校对:刘浩华

2015-06-11)

猜你喜欢
感冒药降温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动物降温有妙招
为什么感冒药和退烧药不能一起服用
某儿童医院抗感冒药品种及使用情况分析
小感冒致死 这几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小老鼠降温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