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培育应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2015-01-31 14:39珏,陈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南京医科大学治疗学专升本

郑 珏,陈 勇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培育应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郑 珏,陈 勇*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要培养应用型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加强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就业与创业做好准备。通过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速产教研结合,突出特色培养,推行选课制与加强网络平台学习,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从校园课堂到校外社会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

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省内率先开设康复治疗学专升本专业,从专业设置之初就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将创新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思想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实践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基础好、技能优、素质高的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

一、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高专毕业生继续深造重要渠道的康复治疗学专升本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习能力强、理论知识厚、实践技能强以及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

因此,针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实践教学要体现以下特点:(1)针对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杜绝因突出“高层次”而变成重理论、轻实践的学历教育。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置之初,学院即明确人才培养与世界物理治疗师联盟(WCPT)、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FOT)的认证标准和要求相符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依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利用优质的教学科研与临床资源及其社会与学术影响力,确立自主化的、国际认可的人才培养标准,培养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2)灵活性。应用型技术人才不需直接从事科学研究,但是仍要具备迅速适应技术变革与未来行业发展的能力。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办学过程中,学院探索实践性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推行订单式培养,同时构建包括学校专业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3)创新性。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使学员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实训教学,突出实践环节,按岗位不同分项进行技能训练,保证每位学员都有动手的机会,在实训中获得高水准技能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利用视、听、说等多种手段以及数字化模拟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途径构建

(一)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实践教学是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按实施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验教学、模拟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另一类是校外实践教学、暑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1-2]。

1.实验教学和模拟教学。在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教学中,教师采用经典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操作演示,便于学生熟悉实验基本操作。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则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专业的模拟实验室及各类模拟软件和仿真模型,开展综合性实验,由学生在实验室自行探索完成。

2.病例教学与情景教学。病例教学指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各抒已见,最终教师评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景教学则是设置适当的情境模拟工作实际,使学生通过对任务与环境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其思维和操作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便利资源,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训练,通过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是学生利用假期接触社会,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对接,是职业教育与岗位融合的好途径。毕业实习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阅,缩短学生岗位角色的适应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途径构建。

1.优化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院根据前期调研、专家论证,明确康复治疗学专升本专业课程设置包含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确定理论与实践比例在2:1,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与培养方向,设置了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创新教育模块。充分利用“江苏省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势资源,给学生提供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教学,依托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实施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并与学业课程整合的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社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保证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处理实际工作事务的能力[3]。

2.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学院依托一附院康复医学科,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在各校外教学点聘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实训指导,促进师资结构多元化。为了保证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学院将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纳入整体规划之中:邀请康复医学专家参与教师发展规划设计,进行定期专业技能培训;派遣专业骨干教师前往国内外一流大学进修,系统强化实践技能;建立激励制度,在选拔培养、学历提升、进修培训、申报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3-5]。

3.加强产教研结合,突出特色培养。在办学过程中,学院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由用人单位委托学校培养或学校主动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学校传授知识和技术理论,单位提供实习场所或负责技能培训。学院深入用人单位与教学基地,了解学生与在职技术人员的需求,不仅提供专升本层次的学历提升教育,更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和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班、课程班等,加强产教研结合,突出特色培训,让高技能人才教育更加贴近生产实践,保持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急需人才的一致性[4,6]。

4.推行选课制与加强网络平台学习。成人教育的特点就是学习目的明确、工学矛盾严重,因此学院实施2.5-5年的弹性学制,推行学年学分制,设置多样化、个性化、模块化的学习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计划。推行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的网络学习模式,目前已经开发了大学英语、医学统计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外科学基础、医学信息素养等课程的网络学习模块。开放灵活的网络选课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后续学院还将继续开发专业课的网络学习模块,更好地发挥选课制与网络学习平台的优势。

5.改革考核评价机制。优秀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评价有据可依,对教学、学习的具体实施起导向作用。在对康复治疗学专升本专业毕业考核中,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升本)毕业技能考核方案》,经过考核实践发现:各教学点技能考核成绩均在80分左右,差异不大,说明评分标准比较一致。教师认为考核内容是毕业生应知应会的基本内容,学员反映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系统学习与迎考强化,能够顺利通过,考核内容贴近工作实际,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校内考试与国家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接轨,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考点相吻合,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变单纯的分数考核为创新的综合素质评价,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1,6]。

[1]马瑞华,姜阵剑,张 雷.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08(12):60-61.

[2]时 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 61-64.

[3]高 娅,王锦帆.医学教育早期临床实践现状与趋势[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2-74.

[4]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35-38.

[5]田文武.浅谈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实施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4):102.

[6]丁金昌.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6):72-77.

Building multi-facet clin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the training of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Zheng Jue,Chen Yong*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Jiangsu,China)

the quality of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lies in well targeted,flexible,and creative clinical teaching.Classroom session and lab sess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better.Faculty should be trained for multiple qualifications.Retooled evaluation should be utilized.All these measures are part of a multi-facet clinical teaching system.

multi-facet;clinical teaching system;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G642.0

A

1002-1701(2015)12-0037-02

2015-01

郑 珏,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

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课题“基于专业目录调整的医学技术类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编号:2013CJZ-3);南京医科大学“十二五”教育研究课题“基于专业目录调整的医学技术类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编号:2013-40)。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12.019

猜你喜欢
南京医科大学治疗学专升本
声明: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勘误
龙湖
长白山之行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团江苏省委举办“榜样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