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联用MRI与MRV诊断的临床价值

2015-01-31 14:39陈廷港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乙状磁共振血栓

徐 雷,陈 博,陈廷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联用MRI与MRV诊断的临床价值

徐 雷,陈 博,陈廷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磁共振静脉成像技术(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2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全组患者均依次实施MRI与MRV技术扫描,18例采用MRI增强扫描,针对全组患者的诊断情况及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23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有13例(56.5%)乙状窦或横窦单纯受累,10例(44.5%)乙状窦、上矢状窦或横窦共同受累。经MRI扫描,提示多数(73.9%)患者的T1WI、T2WI信号呈“双高”表现。18例经MRI增扫,显示患者局部静脉有强化表现,脑静脉窦壁呈环形样、三角样强化,而其内部血栓主要呈空三角征,无强化现象。MRV扫描下,脑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范围较窄,且缺乏规则性。结论:采取MRI、MRV技术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联合诊断,操作简便、安全,对于早期发现和指导临床用药均具有重要价值,适合在临床推广。

脑静脉窦血栓;MRI技术;MRV技术;临床价值

脑静脉窦血栓(CVST)是现代临床对一种特殊型脑血管病的统称,其在临床上较罕见,加上症状无特异性,患者多呈脑梗死、颅内高压或出血等表现,以致临床误诊率很高。倘若未及早施治,约5.5%-30.0%的CVST患者可能有病死风险[1]。近几年,随着现代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 MRI、MRV等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使得脑静脉窦血栓的早期确诊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针对我院近两年采取MRI联合MRV检查的23例CVS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和研究,以期提高我院对CVST的总体诊疗水平,现阐述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共收集2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资料,其中男有15例,女有8例,年龄分布26-58岁,平均年龄(48.3±5.1)岁;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1d-2个月,平均(14.3±2.8)d。临床表现:头痛、视力减退、恶心呕吐、偏侧肢体无力和抽搐各有23例、21例、6例、10例和2例。23例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MRI与MRV技术检查,研究前均已在知情文件书上签字,表示自愿配合本试验。

2.方法。

23例CVST患者均实施MRI、MRV技术扫描,18例采用MRI增强扫描。磁共振扫描仪(Singa HDX)产自美国某公司,自带3.0T正交头线圈。参数设置:(1)层厚设成5mm。(2)层间隔设成1.0mm。(3)矩阵设成256×256。(4)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的TR设成500ms,TE设成7.8ms。(5)FSE-T2WI的TR设成3900ms,TE设成97ms。(6)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FLAIR)中,TR设成9000ms,TE设成109ms,T1设成2500ms。常规横断位、矢状位扫描,选取钆喷酸葡胺作为18例MRI增扫患者的造影剂,结合患者体质量,静脉注射造影剂剂量0.1mmol/kg。根据二维时间飞跃静脉成像原理(2D TOF)实施MRV检查,参数设置:(1)层厚设成2.5mm。(2)TR设成23ms。(3)TE设成4.81ms。(4)翻转角设成35°。扫描时注意适当对预饱和带作调整[2],由我科2名检验医师共同负责患者的扫描工作。

二、结 果

1.CVST发病部位。

23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有13例(56.5%)乙状窦或横窦单纯受累,包括乙状窦者7例,横窦者 6例;10例(44.5%)乙状窦、上矢状窦或横窦共同受累,包括横窦、上矢状窦同时累及者8例,上述三者同时累及者2例。

2.影像图情况。

经MRI扫描,提示17例(73.9%)患者的T1WI、T2WI信号呈“双高”表现,T1WI低信号而T2WI高信号表现者3例,占13.0%;T1WI等信号而T2WI低信号者3例,占13.0%。18例经MRI增扫,显示患者局部静脉有强化表现,脑静脉窦壁呈环形样、三角样强化,而其内部血栓主要呈空三角征,无强化现象。MRV扫描下,脑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范围较窄,且缺乏规则性。

三、讨 论

目前,医学界对CVST的病因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形成可能与局部脑静脉血流滞缓、炎症感染、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和脑血管机械性损伤等有关,在此类因素作用下,颅内静脉窦易形成血栓,使窦腔闭塞、血供受阻,从而引起一系列脑部病变症状,如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和局部脑水肿等。CVST的发病率虽不足所有脑血栓的3.5%[3],但若未及早规范诊疗,仍可能因病情加重而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脑静脉窦主要包括矢状窦、横窦、海绵窦及乙状窦等几个部位。从现有研究报道来看,CVST最常发病于上矢状窦,其次则为横窦和乙状窦[3]。本组23例患者中,MRI与MRV检查提示上矢状窦受累者占44.5%,与上述报道相符。MRI、MRV是近年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两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T1WI序列与H质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扫描时可准确地对矢状窦、乙状窦等病变情况进行显像,并避免受正常脑静脉窦信号的影响,不足的是,在非自然静脉窦解剖结构、血流滞缓等问题干扰下,MRI往往易增加假阳性率。而MRV的联合应用,则可弥补此类不足。MRV可利用血流在纵向磁化上与血栓组织的不同显像,增强MRI对CVST的诊断,对于保证本病的检出率效果明显[4]。

CVST的发病时期与血栓内血红蛋白分解物具有相关性[5]。本组23例患者中,有73.9%患者的T1WI、T2WI信号呈“双高”表现,提示患者处于亚急性发病期(7-14d),血栓内正铁血红蛋白丰富;3例T1WI等信号而T2WI低信号,说明其正处于CVST急性发作期;18例经MRI增扫,显示患者局部静脉有强化表现,脑静脉窦壁呈环形样、三角样强化,而其内部血栓主要呈空三角征,无强化现象。MRV检查显示,脑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范围较窄,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3,5]。

综上所述,采取MRI、MRV技术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联合诊断,操作简便、安全,对于早期发现和指导临床用药均具有重要价值,适合在临床推广。

[1]赵会峰,刘春梅,刘 洋,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3,34(20):4066-4067.

[2]段祖耘,王光彬.MRI结合MRV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9):1315-1316.

[3]刘 群,刘 衡,朱克文,等.MR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6):1121-1123.

[4]于清太,李玉梅,谷 瓅,等.MRI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价值[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1(6):107-109.

[5]张秋实,曾小松,赵 耀.MRI及MRV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4,35(11):1512-1513.

R364.1+5

A

1002-1701(2015)12-0135-02

2015-06

徐 雷,男,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MRI技术。

10.3969/j.issn.1002-1701.2015.12.072

猜你喜欢
乙状磁共振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乙状窦骨壁缺失/憩室致他觉性搏动性耳鸣两例△
乙状窦骨壁缺损引起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治疗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中不同探查方向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支架孔率对模拟乙状窦憩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