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革命家和子

2015-01-31 07:56于梦晗
职业技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和子斜阳

于梦晗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6)

道德革命家和子

于梦晗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6)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在19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以描绘没落贵族的一家为背景,表达太宰治对二战后日本社会新秩序的不满和对在日本转型期的道德危机怀有的复杂情感。《斜阳》中的女主人公和子作为一名贵族的女儿,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与丈夫离婚之后,选择为一名有妇之夫生子这一违反道德的方式进行对旧道德的反抗。本文是以当时的社会情况为背景,通过以和子反抗旧道德事例为基准,分析和子要进行道德革命的根本原因。关键词:《斜阳》;和子;道德革命

0 引言

战后的日本正处于转型阶段,随着天皇制的废除,以依托天皇制形成的地主贵族特权也随之消亡。根据土地改革法令的颁布和贵族制度的废除,拥有约百亩以上土地的地主贵族土地被没收、作为贵族享有的一切权利和财富被剥夺。随着贵族制度的瓦解,以旧有制度为依托的各种价值观也重新被人们审视。伴随着土地改革法令的颁布和劳动改革的进行,以旧有土地制度所支撑的劳动力分配体系开始瓦解,意味着以男性为主要劳动力的旧有体制逐渐消亡,以此为支撑的代表着封建思想的父权家长制也遭到人们的批判,在这一社会价值观的转型期,每个人都带着迷茫和探求的心理去寻找自己的社会价值。

1 没落的贵族“和子一家”

和子的一家作为贵族,随着土地改革法令和贵族制度的废除,拥有的土地一律被没收,房屋一律变卖,由贵族一夜之间变成平民的这个落差,使和子一家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和子被迫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搬到伊豆的山庄去生活。和子的母亲对和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作为没落的贵族虽然失去贵族的身份和地位,但母亲在和子的心里才是日本真正的贵族。在文中多次体现出和子对于母亲贵族美的向往,想去学习与模仿,却始终学不到真谛。父亲死后弟弟直治又成天不在家中,所以母亲成为和子唯一的精神寄托,最后母亲因患肺结核病而去世。和子的弟弟直治做为家里唯一的男人却没有为家里做出一点贡献,退伍回来后仍旧过着浪荡的生活,但直治也曾试着努力地生存过。在战后为了摆脱贵族身份试着融入到民众中去,因此选择了使用粗俗的语言和吸毒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但因为不能放下贵族的骄傲感和自豪感,民众始终都不能接纳他。而自己的吸毒和酗酒的习惯,与注重外在形象的贵族背道而驰,贵族的圈子也接纳不了他。最终,直治感到世间已经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选择了自杀。在弟弟死后,和子再没有亲人陪伴,因此,和子急需寻找生存目标支撑自己继续活下去。

和子作为这个时代的女性代表,不会像母亲这样旧式贵族女性一样默默的忍气吞声。二战后和子对于自身权利的意识开始显现,之前男人可以拥有自己喜欢的女人,同样,女人也有权利去追求自身的幸福与人生目标。在二战中,国民劳动报告合作法令规定14岁至25岁的未婚女性需履行劳动义务。女性开始有了自己的职业,女性开始敢于追求自身的幸福和自己的人生目标。二战结束后,根据日本宪法规定女性同样具有参政权,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更多的女性开始主张自身的权利和存在价值。这一规定也宣告男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家长制随之土崩瓦解,也意味着家长制所代表的封建思想也随之消亡。和子同时也意识到男权社会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自己需要去争取与男性相同的社会地位,需要与家长制这样的封建思想进行抗争,和子坚定的认为自身肩负着反抗旧道德的使命,因此和子要以一个道德革命牺牲者的姿态来完成自己的使命,用她的“道德革命”向社会现实挑战。和子认为如果进行革命的话,就必须要有牺牲,在世间最美的就是牺牲者,最能被后人所记住和歌颂的也是革命的牺牲者。在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和子敢于向旧道德宣战,敢于向传统世俗挑战,选择违背社会道德规则的生存方式,反映出和子当时极具勇气的表现,这种勇气来自让自己生存下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日本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

2 和子道德革命的萌芽

和子父亲去世后,弟弟直治整天游手好闲,对于没有可以支撑家庭的男主人这一现状,叔叔提议给和子找户人家,和子得知后果断的拒绝了。做为贵族出身的和子来说依靠一个与自己毫无感情基础的人来支援生活,并且与其结婚和子是万万无法接受的。况且,如果为了生计而必须和母亲分开,就违背了自己最初的意愿,因此和子拒绝了叔叔的提议。这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很难理解的一件事情,并不是说和子有多任性,而是在男权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中,女性敢于强调自己的主观意愿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这也是和子第一次反抗意识的体现。

之后,一位身份、社会地位很高的艺术家追求过和子,却也被和子拒绝了。从艺术家的表现和言语中,透出他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自居,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轻视女人的男人,对于这样的男人和子一刻也不想呆在他的身边,最后和子表明了立场,以契诃夫《樱桃园》中女主人的经历讽刺并拒绝了这位艺术家。和子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这种被封建思想侵蚀已久的男人对和子来说并不具有任何吸引力,反倒增加了和子对他的厌恶感。拒绝这位艺术家的行为,体现出和子对于这种封建思想所进行的又一次反抗。

3 和子的道德革命

二战之前,日本的女性仍居家庭中的次要地位,对于许多男人而言,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社会地位很低。在《斜阳》的第四章中,和子说道:“自己的行为如果按照《女大学》一书来评判的话,是十分肮脏、性质十分恶劣的犯罪行为”。而《女大学》是从江户时期教育女性的规诫书。书以女性为阴性,和男性相比是十分愚蠢的基调,规定女性需要记住19条规则。其中的第四条是规则中最重要的,绝对不能被夫家抛弃。而和子却因被丈夫怀疑与他人有染,并且不断的给吸毒的弟弟送钱而与丈夫离婚,可见和子已经违背了女大学最重要的一条,但和子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第四条中还有一项规定,女性如不能生育同样会被逐出家门,如果女性能够忍让并不怀有嫉妒心同意抚养丈夫的私生子的话,是可以被留下的,这种无视女性人格的规定,对于和子来说只是束缚自己的枷锁。在和子读完直治的《夕颜日志》一书之后,得知直治把姐姐的离婚归咎于自己,这时和子表明自己的婚姻即使不受直治的影响也会有其他的因素导致离婚。所以,可以窥见和子已经对自己的婚姻存在不满,想摆脱这种封建婚姻带给自己的束缚。和子摆脱了这个封建家庭,也意味着摆托了虚伪的、空虚的生活,因此也就解释了离婚对和子来说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和子的经历对于当时大多数接受《女大学》教育的女性来说是人生中的奇耻大辱,但和子却不以为然,认为在感情中应该是相互平等的,没有爱情的婚姻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这也再次证明和子拒绝艺术家的根本原因,也是和子对旧道德进行反抗的又一例证。

和子和上原的爱情并与其未婚生子将和子的道德革命推向了高潮,同时,这件事也是支撑和子活下去的理由。10年前和子的父亲离世,因此,母亲对于和子来说是绝对不能失去的,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动力,随着母亲的离世和弟弟的离开,和子也失去了继续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所以和子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寻找新的精神支柱。和子认识上原后经过六年的时间,对上原产生了浓厚的爱意。在和子寄给上原的信中都表明了自己对上原的爱意,可是上原却始终没有回信。但是,和子并没有放弃,要作为一名主动送上门的情人,继续着对上原的爱。和子确信人就是为爱情和革命而生。爱情指的就是和上原的爱情,而革命就是为情人生下孩子并进行抚养。因此,和子在母亲去世后,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上京找到了上原,在与上原度过一夜之后,和子便离开了上原回到伊豆的山庄中,开始独自抚养自己和上原的孩子。在达到自己的目的后和子感到很幸福,感觉浑身充满了能量。在给上原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在第一回合中,已经把旧道德推开了一点,在接下来的第二和第三回合中,会继续和自己的孩子并肩作战完成自己的道德革命。和子认为上原和弟弟直治都是亲身在践行道德革命,上原和弟弟直治选择颓废生活本身就是与世间规定的正确的人生进行对抗,并以自己的死对旧道德进行宣战。三人都选择了与社会既成的规定和传统相反的恶的人生,三人坚信当这个恶达到顶点时,他们都相信善就会到来。就像基督教中,当自己的恶达到不可饶恕的程度之后,耶稣就会复活再一次拯救人类。三人也相信,即使自己做的努力再小,但是只要去反抗并坚持下去,这种力量汇聚再一起,终将会迎来胜利的一天。

4 结语

和子离婚之后,摆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也使得她更能认清旧道德的本质。在失去母亲和弟弟之后,和子的人生也急需一个生活目标来支撑她继续之后的生活,所以进行道德革命就是自己之后的人生目标。生下情人的孩子并抚养成人虽然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是,这件事是和子选择与世间的旧道德进行抗争的道路,是践行自己道德革命最好的方式,和子已经有勇气并充满了力量继续为她的目标奋斗,并会继承弟弟直治的遗志以及上原的希望坚定地进行战斗。

[1]太宰治.太宰治全集(9)[M].筑摩書房,1989.

[2]奥野健男.太宰治研究[M].筑摩書房,1968.

[3]渡辺芳紀·志村有弘.太宰治大事典[M].勉誠出版,2005.

[4]平野謙.太宰治論[M].小学館,1990.

(编辑 文新梅)

Moral Revolutionist He Zi

YUMenghan
(HeilongjiangCollege ofTourism,Harbin 150080,China)

The SettingSun is a Japanese novel published in 1947.The author Osamu Dazai is a Rogue faction writer.The novel mainlydepicts a storyofa decliningaristocracyfamily.It expresses author’s discontent for the newJapanese social order after World War II,as well as the complexfeelings ofa moral crisis in the period ofsocial transition.As a daughter ofnoble family, the heroine Hezi lived in a luxurious life until she divorced,however,she chose to revolt the old morals by giving birth to a baby with a married man.The paper picked out some resistant examples of Hezi to analyze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Hezi wanted a moral revolution accordingto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SettingSun;Hezi;moral revolution

I06

B

1672-0601(2015)09-0088-03

2015-08-15

于梦晗,教师,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和子斜阳
斜阳巷里
了和子
望斜阳
浅析《斜阳》中和子对母亲的矛盾心理
竹之韵
以“蛇”的意象析《斜阳》中生死的延异
十字路口
浅析太宰治《斜阳》中和子的情感世界
如果世界上只剩一个女人
荷花开较晚,望断斜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