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内部潜力 促进降本增效
——以FJ省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公司为例

2015-02-01 20:08福州川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1
商业会计 2015年22期
关键词:降本增效资金成本

(福州川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350001)

高速公路工程一直是我国的基础性建筑项目,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也随之急剧扩大。为此,许多实务工作者就公路养护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旨在提高公司的绩效水平。本文以FJ省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公司为例,从挖掘公司内部潜力、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出发,探讨一些增加公司绩效的措施与对策,以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一、公司基本情况

FJ省某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成立于 2004年9月,2008年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注册资金1 500万元。养护工程任务主要包括:路面保洁、路面小修、路基维修、交通安全设施维护、排水系统清理及维护、桥梁维护、隧道维护、路况巡查、绿化养护、收费所房建维护、隧道消防设施维护、航标灯维护以及道路应急抢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毁修复及高速公路建设遗留问题处置等工程。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管养里程从60多公里迅猛增加到700多公里。但随着里程的急剧增长,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是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公司实施降本增效,转型发展战略,百公里养护经费逐年减少,但道路的养护标准却不断提高,加之人工费、材料费不断上涨,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成本压力增大;二是内控制度不健全,过程控制不到位,产生管理漏洞和浪费现象;三是绩效考核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一线员工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效率低下;四是资金回笼不及时、周转慢,资金成本增加。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二、措施与对策

通过深入基层开展班组核算研究及与各部门的不断沟通探讨,并对公司历年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梳理养护成本发生的流程,公司从内控制度、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实施降本增,从资金周转、税务筹划入手实施开源增收。

(一)健全内控制度,夯实降本基础。建立健全公司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养护成本核算办法、资金使用申请办法、养护站绩效考核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机械使用管理办法、“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制度等。同时,对资金活动、业务采购、合同执行、资产管理等内控流程进行规范,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的管理,堵塞了管理漏洞,实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为公司降本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预算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实现控制目标。针对公司管养的高速公路因路况及车流量不尽同而带来的养护成本投入差异较大的现状,为使下达的各养护站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公司参照国家现行工程消耗定额,以车流量为权数编制了公司日常养护成本预算,并下达到各基层养护站,使每个养护站都有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同时与绩效薪酬挂钩,从而增强了员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关心成本、节约成本,从源头实现降本增效,有效地控制了成本费用。

(三)优化生产组织,提高劳动效率。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各养护站存在消极怠工现象,一些日常养护作业无法完成,需要进行分包作业,加大了养护成本。为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公司组织人员调研并出台了计件工资实施办法;另一方面,为应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若全部实现自营,养护工人及人工费用大幅度增长现实,通过分析比较,对部分专业性较强且不常发生的专项工程,采用招标外包的方法,并配套出台了工程招标暂行办法、施工队伍选择暂行办法,同时成立工程造价经营分析小组,负责对工程造价进行详细测算,加强对招标文件控制价的编制管控。在工程结算方面,严格依照合同,审核工程数量、单价,保证结算依据充分,手续完备、合理。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养护工程成本。

(四)强化机料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把好采购关是降本增效的源头。通过调研,公司将大宗物资与零星物资区别对待。对护栏板等用量大的材料由省公司集中统一采购,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原材料成本;对一些零星材料,货比三家,邀请报价,确定商家、定点采购,月末统一结算,实现零库存,降低资金占用。在材料消耗方面,规范材料领用程序,由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工程作业派工单核准材料领用,确保材料在使用中不超耗、不流失,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同时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常用物资最低库存预警机制,控制库存量,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提高了资金效益。

过去各种机械设备分散在各养护站,无专人保管,管理难度较大,成本难以控制。为此,公司专门制订了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机械操作手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各类养护机械实行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责任制。过去分散在不同地区的车辆及机械设备全部定点在同一个地区的同一个厂家维修,这样不仅费时费工成本高,还降低了机械使用效率。针对这一情况,公司采用“就近修理”的思路,通过招标,分别在不同的地区确定了维修厂家。同时实行先审批后维修以及“一机一卡”的机械设备及车辆管理制度,将设备保养与使用的优劣与操作手的工资奖金挂钩。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车辆及机械设备由“被动维修”变为日常的“主动维护”,不但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燃料、维修费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再如,通过对车辆及机械修理费支出的分析,发现机油支出较大,主要是维修厂家通过加价提供,为降低支出,公司实行统一采购、车辆保修时自带机油的方法,维修材料成本支出大大降低。对一些不常用的、只有遇到突发事件才需用到的专用设备,采用向社会租赁方式,并建议事先与相关租赁单位联系,订立合同,保证所租用的机械设备适时进场,既减少租赁费用,又不影响工程施工,保证了高速公路的畅通,同时也减少不常用固定资产投入造成的资金占用。

(五)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公司十分重视资金的“收”与“支”。一是资金的“收”:主要通过工程款的催收来实现。首先,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通过专人跟踪催收,提高资金回笼率,减少资金被占用。其次,利用省公司与银行达成协议存款,将收入性资金全部转入指定账户,提高存款利率,增加利息收入。再次,对一些计划外工程在签订合同时主张增加预收条款。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工程款得到及时回笼,预防了呆账、坏账的发生,保证了公司的正常经营与资金安全。二是资金的“支”:采用每旬各部门按需申请,按计划支付。在确保生产正常需求的同时,通过合理调度、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重视税收筹划,实现开源增收。在日常的涉税实务中,鼓励财务人员充分利用税收政策,降低税负。一是针对现行的营业税政策,总承包人可差额缴纳营业税,即分包可以抵税,为避免施工单位拖延开票造成公司无法抵税,要求所有分包单位必须在公司纳税前开具发票并报验,以降低工程税负。二是公司管养着多条省会城市区域以外高速公路,在纳税时异地税务机关通常会附征一些附加税,财务部门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并取得理解和支持,实现异地开票免征个人所得税,避免公司承担一些不合理的税费。三是按时准确纳税,避免产生税收滞纳金。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上述举措,在人工、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每公里养护成本逐年递减,降本增效显著。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做事,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为降本增效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预算的分解下达与绩效管理为降本增效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以车流量为权数,结合国家现行工程消耗定额编制公司日常养护成本计划,下达到各基层养护站,并将成本控制与职工绩效挂钩,使预算执行做到事前测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增强了员工节约成本的意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算任务。计件工资的实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了工程进度,杜绝了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在人工费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每公里人工成本逐年降低。通过对材料的集中采购与零星定点购置,降低了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及资金占用。材料的消耗由原来的仓库管理人员发料、养护作业人员领用,增加了项目部技术人员审核这一道关,避免了浪费和流失,材料成本逐年下降。通过对车辆、机械设备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机械设备维修费用支出。通过对现金流的管理,使公司资金回笼率基本保持在99%,通过协议存款以及合理使用调度资金,提高了资金收益率和公司的经济效益。通过税务筹划,年均节税100万元以上,增厚了公司的利润。公司在年度绩效考评中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一些降本增效的举措也在省养护公司各基层单位推广。

四、启示与借鉴

降本增效不是企业一时之需,而是要坚持不懈开展的一项长期工作,只要坚持分析,就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出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FJ省某公路养护公司通过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活动,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平,也解决了养护经费减少带来的经营业绩提升的压力,促进了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降本增效资金成本
优化外包管理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
——外包外协比质比价管理案例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降本增效措施研究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