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食管胶囊内镜右侧卧位检查改进法的应用

2015-02-01 08:40张逸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齿状检查法侧卧位

张逸强

探讨食管胶囊内镜右侧卧位检查改进法的应用

张逸强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胶囊内镜右侧卧位检查改进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消化科需进行食管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采取右侧卧位的检查法,观察组采取改进的检查法, 对比两组患者胶囊内镜食管通过的时间, 齿状线和食管的清晰度、可视范围及食管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食管中位通过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齿状线和食管的可视范围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齿状线和食管的清晰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检查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呛咳, 观察组则无此情况出现。结论 相比较于右侧卧位检查法, 改进检查法在取得同样齿状线和食管清晰度的情况下, 具有更加广泛的可视范围及更佳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食管胶囊内镜;右侧卧位;改进法;应用

食管胶囊内镜检查是由美国在2004年首先批准在临床应用的, 经过几年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之后, 此检查的诊断价值、适应证及检查方法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明确, 但仍有许多残留问题等待解决[1], 如应用哪种检查方法最佳等, 而这恰恰是决定其诊断价值高低及图像采集质量优劣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作者旨在研究食管胶囊内镜右侧卧位检查改进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临床取右侧卧位检查法及改进检查法的结果进行对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消化科需进行食管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60例, 其中男36例,女24例, 年龄20~79岁, 平均年龄(46.3±8.1)岁, 排除消化道狭窄、梗阻、憩室者, 吞咽困难者, 除颤者,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及孕妇。进行检查前的1周使患者避免服用影响食管运动功能的药物。将进入研究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检查项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术前准备 进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在进行检查前至少禁食8 h, 在吞服胶囊之前的4 h进行检查的肠道准备。依据标准程序对仪器进行装备和调试, 并及时向患者说明检查的注意事项。

1.2.2 两组检查的进行方法 对照组采取右侧卧位的检查法, 观察组采取改进的检查法。进行检查前先对两组患者的不同胶囊服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并摆好体位及训练饮水,在确认患者已掌握胶囊的吞服方法后正式进行检查。右侧卧位的检查法:使患者取站立位饮100 ml水, 后在检查床上取右侧卧位, 在其头部垫一个平枕, 将胶囊内镜置入患者的口中, 借助15 ml水进行胶囊吞服, 后每30秒饮水15 ml, 检查期间始终取右侧卧位, 进行7 min后站立位饮15 ml水, 自行走动15 min之后再次饮100 ml水, 此检查进行中禁忌讲话。

改进的检查法:将120 mg西甲硅油加入500 ml水中, 充分将其搅匀, 取其中150 ml令患者在站立位时进行充分的漱口,使剩余的350 ml由患者饮入, 后令患者在检查床上取右侧卧位, 在头部垫一个平枕, 置胶囊内镜于患者的口中, 在水的协助下将胶囊吞服后每2分钟饮水15 ml, 在此期间始终处于右侧卧位, 进行8 min后站立位饮100 ml水, 在此检查进行的过程中告知患者禁止讲话, 尽量避免咳嗽及吞咽动作。若患者在取右侧卧位时吞服胶囊无法顺利进行, 则进行半仰卧位再次尝试吞服。在胶囊吞服成功之后则立即恢复原来的随机分组继续进行检查。

1.3 评价标准 在应用RAPID 6软件进行两组患者检查的图像分析后, 对比两组患者胶囊内镜食管通过的时间, 齿状线和食管的清晰度、可视范围及食管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用资料数据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食管中位通过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食管中位通过的时间202(20~480)s, 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63(80~210)s,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齿状线和食管的观察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齿状线和食管的可视范围评分为(2.69±0.22), (2.54±0.21)分均高于对照组(2.53±0.22), (2.39±0.25)分,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患者齿状线和食管的清晰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检查的完成及不适情况比较 进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此次检查过程,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在调整为半仰卧位后吞服胶囊成功。对照组患者在检查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呛咳, 观察组则无此情况出现。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研究中, 使食管胶囊内镜检查获得更佳的图像采集是提高此检查诊断能力的关键, 而食管胶囊内镜检查的采集图像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内镜通过食管的时间、内镜的化学性能及食管内的诸多干扰因素等[2]。如胶囊内镜通过食管时间较短, 内镜检查的图像采集数量则会较少, 可能发生病变的遗漏, 从而影响检查效果[3]。本文中作者通过在相同的内镜设备及检查条件下研究食管胶囊内镜右侧卧位检查改进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现改进检查法较右侧卧位检查法在取得同样齿状线和食管清晰度的情况下, 具有更加广泛的可视范围及更佳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因此改进后的食管胶囊内镜检查法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宋志强, 周丽雅.食管胶囊内镜检查方法的改进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11):585-588.

[2] 曹卫鹏, 张宏.不同体位对胶囊内镜食管检查效果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0.27(27):97-98.

[3] 刘曌宇, 田德安, 李荣香, 等.胶囊内镜检查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5):623-62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195

2014-09-25]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齿状检查法侧卧位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程度对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5种同名异型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机械通气患者大于80°侧卧位的通气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齿状突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