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别人比我好

2015-02-02 21:16杨兴文
做人与处世 2014年18期
关键词:助学金贫困学生馒头

杨兴文

骆群曙出生在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父亲骆效兰是刘河中学的代课教师,不仅工资级别低,而且经常打欠条,全家居住在10多年前修建的土砖房里,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

读高中期间,骆群曙在学校里住宿,每天主要吃馒头。为了供自己和姐姐骆群丽读书,父亲除了去学校代课,还要协助母亲种12亩承包来的土地。

在亲戚的帮助下,骆群曙读完高中,考取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当时他的姐姐在湖北师范学院读大三,他们每年两万元的学费,成为家里的难题。

当年9月,骆群曙揣着父亲东拼西借凑来的学费,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开学之后他随时留意各种兼职信息,以便寻找事情做,尽力减轻家庭负担。

军训结束的第二天,骆群

感恩与付出,

永远是一份人间大爱曙就进入学校柳园餐厅打工。每天一到凌晨4点,他便准时起床,匆匆来到柳园餐厅,跟随几个师傅蒸馒头。

当馒头上屉后,骆群曙扮演的角色,从厨师变成服务员。在用餐高峰期,他的主要任务是拖地、擦桌子,还有收拾碗筷。

除了在餐厅兼职,后来经过朋友介绍,骆群曙不但去做家教,还去学校外的饭店打杂,晚上再打扫学校宿舍楼的卫生。

最忙碌的时候,骆群曙要做6份兼职,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尽管干活比较辛苦,不过每月能够挣到1600多元,他还是感到高兴而自豪。

为了减少开支,骆群曙在生活上对自己非常苛刻,每天早晨他仅仅吃兼职食堂免费的馒头,中午吃套餐,晚上再次吃馒头。

通过精打细算,骆群曙平均每天的伙食费不到6元,每个月生活费只有200元,成了他们班里开支最少的学生。

学校放寒假的时候,骆群曙接受初中班主任吴冬莲邀请,回到刘河中学与初三学生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

在吴冬莲的办公室,骆群曙无意间看到桌子上的贫困生助学金申请表,那些学生多数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甚至还是孤儿。

吴冬莲感叹:“学校里有1/3的学生,家庭特别贫困,只要吃了早饭,就会愁着晚饭。”

骆群曙表态:“我要想方设法挣钱资助贫困学生,不让他们像我这样,因为营养不足的问题,导致身体总是长不高。”

春节后回到学校,骆群曙重新制订兼职计划,尽可能挣更多的钱。与此同时,他还在日常开支上更加节省,把生活费降到180元。

开学不久,骆群曙将兼职挣来的4000元,迅速汇给骆效兰,请父亲交给刘河中学校长田野,并委托他转交10名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随后,骆群曙继续勤工俭学,希望帮助更多的贫寒学生。

听说儿子准备再次捐赠时,母亲专门打电话给他,激烈反对他的做法:“最好等待有实力后,你再帮助别人。”

骆群曙赶紧为自己辩护:“过去家庭困难,你们只好借钱供我读书,接受别人的热情帮助,让我学会了感恩。”

母亲连忙指出:“现在我们家里不富裕,更加重要的是,你也需要补身体。”

骆群曙耐心解释:“由于以前营养不良,致使我的身体长不高,到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的身高只有163厘米。如今我要极力帮助别人,让他们长出良好的身材,不要出现我这样的矮小身体。”

经过骆群曙认真劝说,母亲最终默认他的选择。接下来的时间,他既绞尽脑汁挣钱,又勤奋读书。

在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之外,骆群曙还辅修了中药学双学位,多次获得国家、学校奖学金和助学金。

趁清明放假的机会,骆群曙又特意回到家乡,来到刘河中学的会议室。有31名学校里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坐在会计室中等待他。

骆群曙拿出勤工俭学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合计7200元,慷慨资助面前的31名贫困学生。

在捐赠现场,骆群曙感慨:“我不仅要学会分享自己的快乐,也要学会去分担他人的痛苦。不管多么微小的奉献,都会成为种子,栽出挺拔的树木,结出清香的果实。”

将自己兼职的积蓄,还有各类奖、助学金总共11200元捐给41名困难中学生后,22岁的大二贫困学生骆群曙发誓:“爱心没有终点,我需要心怀感恩,继续帮助更多的人。但愿在我的资助下,他们的将来比我好。”

(编辑 杨逸 刘伟材图)

猜你喜欢
助学金贫困学生馒头
“馒头办”没了吧?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对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思考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