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2015-02-03 04:42刘真
甘肃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初中生策略

刘真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问题;疏导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1—0028—01

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但是,随着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内容的加深以及学习时间的增加,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随之加强,给初中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另外,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同学交往等各个方面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只有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并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创造条件,这也是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初中生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动机不够清楚了解,学习压力过大,畏惧考试,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据相关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升入较好的高中,以便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甚至有的认为自己学习是为了父母而学,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没有目标。当学生出现这种心理的时候,班主任就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要注意对这类学生进行特别的心理疏导。另外,随着年级不断的上升,离中考越来越近,部分学生会出现心理压力过大、神经紧绷的现象,这就需要班主任特别注重初三学生的心理状态,随时跟踪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2. 青春期方面的心理问题。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阶段,有的学生对青春期发育期间面临的一些问题感到不知所措,会比较害羞,有的女同学不敢抬头挺胸走路,拉开与男同学相处的距离。另外,有的学生比较早熟,出现早恋的行为,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都有极大的影响。针对学生青春期出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对学生开展青春期心理疏导工作,使其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出现的问题,不必刻意回避,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3.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根据对中学生进行相关调查表明,有25%的初中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和家庭成员、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不擅长和人交流,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另外,有4.5%的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很难和他人愉快地融洽相处,这类学生经常给人一种缺乏耐心、不合群、爱发脾气、孤僻等不良感觉。为了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就需要对这类学生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4. 学生个人情绪问题。初中生正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性格发展比较关键,容易出现情绪化、暴躁、孤僻、依赖等不良现象,班主任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就要根据学生情绪变化和影响的实际情况分析,考虑到情绪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教会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初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策略

1. 学习方面的心理辅导。班主任需要辅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意识,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对学生的不良学习方法进行纠正,教会学生如何计划学习,充分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 青春期方面的心理疏导。青春期的学生大都有爱幻想的特性,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与个别学生进行交谈等活动,教会学生接受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让身处青春期的学生们都能健康成长。

3. 情绪疏导。班主任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情绪变化产生的原因以及情绪变化给生活、学习带来的各种影响,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创造的理性和情感疗法为指导依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第一,让学生学会不断的自我激励,尤其在压力面前,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克服心理压力,使得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的潜能。第二,教会学生正确看待自我。自我认知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是人格的中心,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教会学生认知自我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情绪。过多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学生失去前进的目标,会比较迷茫,心理承受能力会下降等。这时,班主任就要为学生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教会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宣泄心理压力。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初中生策略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