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镇安移民新村

2015-02-05 04:55杜尚儒
新西部 2014年12期
关键词:搬迁户花园移民

杜尚儒

2014年春节前,李克强总理曾到花园社区考察。这个移民社区如今已经成为镇安县和商洛市具有示范意义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安置点不只面向云盖寺镇,而且面向全县所有符合搬迁条件的搬迁户,允许跨村、跨镇、跨区域集中安置。

12月9日,陕西普遍迎来入冬的第一场雪,地处秦岭南麓的镇安县也飘起了雪花。

花园村属于镇安县云盖寺镇云镇村的一个自然村,距县城17公里。来到花园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漂亮的楼房。

这个村子的官方称谓叫做“云盖寺镇花园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2014年春节前,李克强总理到陕视察,曾来到这个社区了解移民安置和生活情况。

在社区入口处,记者遇到一位姓胡的老人。老人说,他就是花园村的人,由于修建移民安置点占用了他家的宅基地,按照政策他在这个被称作花园社区的安置点也拥有一套楼房。记者问:“村里有外面搬来的移民吗?”老人笑着说:“只有少数几户是原来花园村的人,现在住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面搬来的,有一千多户哩。”

新村人家

花园社区干净整洁,绿化、保洁、物业等都很到位,与城市里的住宅小区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社区物业办的班良云告诉记者,社区内的人大多外出打工或在河对面的中小企业园区上班,现在还不到下班时间,很多家里都没有人。住在花园社区的移民,除了云盖寺镇的,还有其他乡镇符合搬迁政策的农户,有的住户甚至她还不认识。

在班良云带领下,记者来到23栋1单元502室的一户移民家。女主人是43岁的杜忠贤,她和丈夫向国银是去年从18里外的一个小山村搬来的。

据杜忠贤介绍,他们家原先单独住在一个小山沟里,出一趟门很不容易,要走20多里,其中还有三四里是山路。现在他们住的是社区里三室两厅的户型,124平方米。按照有关政策,集中安置建房面积100平方米的,只需搬迁户负担4万元。但搬迁户建房面积需求超过100平方米的,其超面积部分所需建房资金由搬迁户自筹,且规定每户建房面积不得超过125平方米。因此,她家的住房应该是社区里最大的一种户型。

杜忠贤说,她家搬进来一共花了14万元。这钱她和丈夫是拿不出来的,多亏了女婿一家的帮助。现在她和女儿、女婿一家在一起住,女婿在外面打工,女儿在对面的工厂里上班,自己没工作,在家给女儿照看孩子。外孙女已经两岁了。

杜忠贤承认,住到这里比以前好多了,出门买东西、将来小孩上学等等都很方便,但就是啥都要花钱。她说丈夫身体不太好,不能出去打工,就在附近种了点菜,有时也会回到山里看看家里的林子和地。丈夫在家排行老四,两个妹妹已经出嫁,老大早早出门在外谋生,老二做了上门女婿,老三一个人还没成家,现在还住在山上。自己一家人的开销就全靠女儿和女婿的收入了。

就在记者要离开时,杜忠贤的女儿向玲回来了。她说因为工厂停电,是提前回来的。向玲告诉记者,她曾在江西上学,也到外面打过工,学的是电子技术,母亲搬到花园社区后,这里的中小企业园区要招工,她就到这里来上班了。一个月能挣到1600元,工资不算高,但在家门口上班,省了房费,一家人能在一起,学的专业也能用得上,向玲觉得很满意。

万人小镇

记者从镇安县移民办获悉,花园社区一期工程项目占地67亩,总投资1.8亿元,从2012年4月开始建设,2013年10月竣工,共建成了30栋多层单元楼,有1112套不同户型的住房,总面积10.033万平方米。这些房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室内外简装修,现已全部安置到户,共计安置移民1112户4716人。

班良云介绍说,我们看到的这些已经住上人的新楼房都是一期项目。由于位置比较好,周边环境和商业配套也不错,一期项目一建成很快就安置完了。“现在二期项目还没有完成,很多人早早就开始认购了。你看,这些都是二期项目”。班良云指着两个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说。

据当地人介绍,镇安县的特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土地资源非常有限。花园村是这一带难得的一块较为开阔的地方,又是县城通往木王森林公园和塔云山等旅游景区的必经之地。因此,很多人都看好花园村这个地方。

据县移民办的资料介绍,花园社区二期项目将建设高层安置楼8栋,其中17层安置楼6栋,11层安置楼2栋。项目占地85.46亩,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设计有5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五种不同户型安置房1016套。根据规划,沿社区前边的滨河路还将建设上万平方米2至3层联排仿古商业用房20栋,将社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统一安置在这条街上。此外,还将建设停车场、地源热泵站、垃圾压缩站、社区公厕,以及1600米的滨河路景观长廊等,社区内将配建幼儿园、卫生室、老年人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非营利性服务设施和生态公墓等福利设施。二期项目概算总投资为2.92亿元。

记者了解到,花园社区二期项目已于2014年7月15日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11月底建成交付使用。而整个花园社区项目实行一次规划,分五期建设,总体规划占地面积278.92亩,计划安置移民户5000户,总投资达11.09亿元。

据悉,总体五期移民搬迁安置房及综合配套设施项目工程将于2018年底前建成使用。届时,一个拥有上万人口的新兴小城镇将出现在美丽的镇安河畔。

示范社区

到了花园社区,自然要到李克强总理曾考察慰问过的陈永金家看一看,但不巧主人没在家。

班良云告诉记者,陈永金和儿子平常在外面打工,他爱人在对面的中小企业孵化园上班,上午她还看到过陈永金的爱人。记者问,总理慰问过以后,社区有什么变化?班良云半开玩笑地说:“没看出有什么变化。就是上面来了人都要到他(陈永金)家看看。”

社区的一位司机告诉记者:“最大的变化是花园村到县城的路修宽了,花园村的名气更大了。”

目前,花园社区已经成为镇安县和商洛市具有示范意义的移民搬迁安置点。该安置点不只面向云盖寺镇,而且面向全县所有符合搬迁条件的搬迁户,允许跨村、跨镇、跨区域集中安置。

记者获悉,镇安县在建设花园社区中,大胆创新融资模式,实行以地招商,将规划中的仿古商业街开发及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项目捆绑打包,由投资企业自主融资开发建设,自行承担商业用房及公共设施的运营管理,既缓解了政府项目前期的融资压力,疏通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又能保证提升移民安置社区的建设档次,以期实现统筹城乡、做好移民、企业发展、互补多赢的良好效果。

移民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富民工程。记者了解到,花园社区在建设中下了一招“好棋”,为了保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他们结合本地实际,投资5.5亿元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为集中安置的移民创造就业岗位。

这个中小企业孵化园规划占地面积80亩,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18栋。记者采访时,一期8栋厂房已经建成,有8家企业已落户投产。这8栋厂房位于镇安河的另一边,与花园社区隔河相望,杜忠贤的女儿向玲就是在其中的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上班。对住在花园社区的人来说,在这里上班自然是再方便不过了。

据镇安县移民办的资料显示,二期10栋厂房主体工程已经建成,近期企业即可入住投产,预计整个项目建成后可为附近的移民户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有关方面还将建设科技生态产业园两处共4200余亩,可提供就业岗位350多个。同时,在花园移民小区计划实施互助资金创新试点,安排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可及时为搬迁户发展产业、自主创业提供1000万元资金支持,为移民户创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

马万成介绍说,镇安县计划建设80多个移民安置点,其中千人以上的安置点就有6个,花园社区只是其中的一个。镇安县19个乡镇,除了一个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安排安置点建设,其余18个乡镇都有移民安置点建设任务。

猜你喜欢
搬迁户花园移民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