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与教的情怀

2015-02-06 03:16孙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支教情怀科普

孙众

这学期我继续给本科生教《信息技术教育》这门选修课。临近期末,学生们陆续提交了大作业。他们有的以小组为单位,用安卓系统开发出“鹿博士”手机版英语游戏;有的和高年级学长合作,用Labview开发出了物理仿真学习的系列工具箱;有的学生设计能够订制所有课程动态、作业通知和学校活动的提醒APP等;还有的学生去访谈曾就读的高中初中的老师,整理出翻转课堂在中小学应用情况的小论文。这几年移动技术的发展让信息技术教育变得自由、灵动而智能,从学生们的作品中就可看出与前几届明显的不同,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投入与激情让我欣赏且欣喜。我真的希望信息技术课堂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能够抓住自己最喜欢的主题,用技术来表现思想,用技术来对话内心,用技术来碰撞交流。

然而众多作业中,我碰到了两篇有抄袭嫌疑的作品。我不想一下子就给这两个学生贴上作弊的标签,于是分别找来谈话,给他们自证清白的机会。结果发现,这两个孩子其实还各有原创的部分,且都有学习的愿望,只可惜多年的应试教育已经扭曲他们的学习观,在他们的眼里,学习的目的变成了迎合老师、猜测答案、逢合题意,为了省事或者为了期待的分数,失去了本应坚守的诚信原则,也失去了学习和做事最简单最本真的热情与情怀。

说到情怀,这两天我也被一位长者感动着。同属信息技术领域,如果说刚刚以“透明计算”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的张尧学教授是与广大教师有点距离感的科学家,那么我要说的就是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普普通通但绝不平凡的退休教师——北京景山学校原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沙有威老师。沙老师两年前办理退休手续后,就启动了自己的烛光支教活动。从2012年10月起,他在老伴的陪伴下,带着教师证,带着职称证,一路自驾,行程万里,在全国范围内义务讲解机器人科普课。第一阶段,他自驾南方,历时月余走访了四川北川县、汶川县等当年的地震灾区,给灾区的孩子打开一扇从未见过的技术之窗;第二阶段去了新疆阿克苏等地,让少数民族的学生与机器人零距离接触;第三阶段他自驾西北,去了内蒙古、宁夏等西部地区;第四阶段的东北行去了他曾当过知青的黑龙江兵团;第五阶段到了河北和北京周边打工子弟学校。五次支教的自驾行程达到27585公里,在全国的23个地区64所学校上课180节,为14910名学生讲了“机器人科普课”。我常能在沙老师的博客和微信中看到他支教的照片和视频。画面里有简陋的教室,孩子们坐在破烂的书桌前,但是面对从没见过的机器人,眼里却闪现着求知的渴望。在北京等大城市里孩子对新技术早就见怪不怪,数字原住民们在拥有技术敏感性与高驾驭能力的同时,也容易失去学习中最为宝贵的好奇与敬畏之心。可是在沙老师的支教行记里,这些明亮的眼神、渴求的表情常常透过照片,打到我的心里。尊重与敬畏之心,好奇与激动之情,不正是信息技术学习者该有的情怀吗?

沙老师在职时只是普通的学科教师,退休后却以一己之力,沟通联络,身体力行,为打工子弟、为偏远山区的农村学生、为平生从没见过机器人的孩子们带去信息技术的缩影,带去新世界的奇妙。沙老师在支教活动里,不仅给孩子们上科普课,还使用了Joinnet网络教室,联合北京的教研部门、中学和高校开展同步远程课堂,尝试远程多地虚拟教研。不功利、不虚名,普普通通的退休生活里,沙老师以“玩”的心态继续着信息技术的教育之路。

在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沙老师已经计划再次启程,于2015年四五月份春暖花开之季,再次行驶在他的第六阶段支教自驾的路上。为他点赞,并祝福这位有着信息技术教育情怀的人。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观看“信息技术教育者的情怀”沙有威老师烛光支教海报)

猜你喜欢
支教情怀科普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科普达人养成记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