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2-06 05:37蔡君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情境信息技术策略

蔡君吉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操作时间约占三分之二以上,其他时间学生处于听、思、说状态中,造成学生操作能力较强、听说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但是善听会说的信息技术学习课堂往往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有精彩的动态生成,有时比预设的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丰富。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思考,阐述在当今高度分工与合作的社会中,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

● 架構参与学习情境,打造“听、说”的氛围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最热衷的课程,但也存在着部分学生“对具体操作比对理论知识更感兴趣”现象,甚至抱着“上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的态度,有些学生上课根本不听讲,特别是让学生表述时,往往出现“冷场”的局面。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教师身上,教师应该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 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教师引领示范

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例如,课前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一定要保持教室安静和课堂纪律;发言必须举手示意,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课堂讨论有令则止等。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音问题,比如PowerPoint、Excel等;二是专业术语讲述不规范的问题,如对“选中”的表述上很随意,有的说成“选择”,有的说成“拖成黑色”。因此,教师要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教会学生用术语准确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首先,教师自己的表达要准确而简洁;其次,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恰当的表达。

●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情境

信息技术总是与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情境,使其有疑惑、有思考、有内容、想表达。例如,我在本学期执教八年级上《牛刀小试——初识Photoshop》时,主要学习目标之一是学会改变图像的大小及图像的纠正(歪斜、扭曲),考虑到马上是中秋节了,而学生60%来自外省,我就在网上收集了大量以中秋节为情境的图片素材,让学生被思念的情绪所感染,整节课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积极开展小组协作,提供“听、说”的阵地

开展小组合作,确立小组尤为关键。教师可以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通常以6人小组为宜,组内人员可按(A1A2、B1B2、C1C2)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水平、操作水平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学习互补。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任务分工明确,组织有序;小组中每位成员都有发言机会,积极参与,相互补充。当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成员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并能进行点评、补充、纠正、拓展,气氛热烈,发言踊跃。

● 进行分层引导提问,给予“听、说”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样的问题设计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能提出各自不同的解决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思维水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对有的学生提些基础性知识、简单的操作类问题,回答结果的标准适当放宽,只要是围绕课堂教学的,都予以鼓励;对有的学生,注重理解类、思考类、评价类的问题,回答结果要客观准确,教师对错误纠正应中肯,鼓励、引导进行二次述说,并可适当进行问题的追问;对有的学生,注重创造性、探索性的问题,回答应注重这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情境信息技术策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Passage Four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