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子表面活性剂模板合成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

2015-02-07 06:07潘君扬郐俊强
无机盐工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双子方解石环糊精

韩 峰,潘君扬,郐俊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金属矿物和固废资源材料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矿物材料国家专业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研究与开发

以双子表面活性剂模板合成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

韩 峰,潘君扬,郐俊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金属矿物和固废资源材料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矿物材料国家专业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以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溴化N,N,N’,N’-四甲基-N,N’-双十二烷基-1,6-己二铵(12-6-12)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系统,以及12-6-12/正丁醇/正辛烷/水微乳系统为模板,利用碳酸化法合成了具有贝壳珍珠层“砖-泥”结构碳酸钙-环糊精仿生复合材料。以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表征产品的组成与形貌。讨论了模板尺寸、电性与复合材料形貌的关系。提出了“砖-泥”式层状结构生成机制。

碳酸钙;环糊精;双子表面活性剂;珍珠层;仿生矿化

珍珠层是贝类动物外壳的最内层,是一种具有“砖-泥”型层状结构的碳酸钙复合材料,近年来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受到仿生研究者的重视[1]。将珍珠层仿生结构引入碳酸钙的改性[2]实验是纳米碳酸钙研究的重要方向。

表面活性剂模板在复合材料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3],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因其丰富多彩的自组织行为[4]为材料合成提供了多样化模板。本研究合成模板采用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溴化N,N,N’,N’-四甲基-N,N’-双十二烷基-1,6-己二铵 (12-6-12)系统。有文献报道了12-6-1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系统[5],以及12-6-12/正丁醇/正辛烷/水微乳系统[6]相图,指出不同配比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自组织体不同。笔者用动态光散射(DLS)法验证了文献结果,并以这些自组织体为模板,利用碳酸化法合成了具有类似珍珠层“砖-泥”式层状结构的碳酸钙-环糊精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模板尺寸、电性与材料形貌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此类层状复合材料的生成机理,这对讨论珍珠层生物矿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试剂:1,6-二溴己烷(98%)、二甲基十二烷基胺(97%)购自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分析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环糊精、正丁醇、二氧化碳,化学纯正辛烷以及氢氧化钙(95%),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等中国公司。

仪器:PicoSpin 45L型核磁共振波谱仪,TQ-3A型元素分析仪,DynaPro NanoStar型动态光散射仪,XD-2型X射线衍射仪、Spectrum 1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JEM 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1.2 双子表面活性剂12-6-12的合成及表征

双子表面活性剂12-6-12按文献[7]方法合成,产品为白色粉末状固体。产品核磁共振氢谱:δ= 0.945(t,3H),δ=1.360、1.451、1.534(s、s、s,20H),δ= 1.799、1.855(s、s,4H),δ=3.209(s,6H),δ=3.418、3.451(s、s,4H)。元素分析结果 C34H74N2Br2:C、H、N质量分数分别为61.03%、11.85%、4.22%。理论值: C、H、N质量分数分别为60.89%、11.04%、4.18%。

1.3 表面活性剂模板的制备及表征

从文献[5]报道的12-6-12/SDS/H2O混合系统相图中,在不同相区选取4个相点配制溶液作为模板1~4(表1)。微乳液作为模板5,其配比为m(12-6-12)∶m(正丁醇)∶m(正辛烷)∶m(水)=1∶1∶12∶6[6]。5种模板均为透明或半透明均相液体,30.0℃下放置48 h后表观无变化。利用DLS测定模板粒子的流体动力学半径分布,以验证文献给出的自组织体。

表1 12-6-12/SDS/H2O模板系统

1.4 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利用碳酸化法合成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量取150 mL模板溶液,加入0.135 g β-环糊精、2.173 g Ca(OH)2,磁力搅拌使其生成均匀悬浊液。以20 mL/min速率通入CO2至pH降到10以下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离心分离后取固体,在100℃下烘干12 h,得到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产品用XRD、IR、TEM进行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面活性剂自组织体模板DLS表征

图1为5种模板系统DLS图,各模板粒子流体动力学半径列于表2。DLS结果显示,模板1、4都是只有半径约2 nm的粒子,与文献[5]报道的模板1、4为胶束溶液相符。模板3的19.8、121.0 nm两种半径的粒子分别对应文献报道的胶束与囊泡,也与文献相符。与文献有差异的是,DLS显示模板2也有两种半径的粒子,但文献报道它是囊泡系统(对应124.0 nm),7.6 nm峰的归属待定。从峰的半径看应该对应胶束,且此模板合成的复合材料也与模板3没有显著差异(见2.4节讨论),因此认为模板2系统更应该看成是与模板3类似的胶束+囊泡系统。模板5为W/O型微乳[6],DLS结果显示系统中存在3.7、157.4 nm两种粒径的粒子,可能为一百多纳米的小水滴(微乳内相)中存在几纳米大小的12-6-12胶束。

图1 5个模板溶液DLS图

表2 不同模板流体动力学半径

2.2 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XRD表征

图2为利用不同模板合成的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XRD谱图。观察图2可知,利用5种模板合成的复合材料中的碳酸钙全部为方解石型。从热力学角度看,碳酸化法的原理是Ca(OH)2悬浊颗粒与CO2进行酸碱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平衡常数很大,达到1012;从反应动力学角度看,在20 mL/min的CO2流速下,反应在10 min内进行完全。所以这是一个快速、强烈的反应,碳酸钙在短时间内迅速生成达到稳定状态,易于得到稳定的方解石晶型。可见碳酸化法是一种合成方解石相的强的方法,模板形态没有影响生成物的晶型。

图2 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XRD谱图

2.3 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IR图

图3为利用不同模板合成的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IR图。从图3可以看出,5种模板生成的材料的IR图基本相同。3 340、2 920 cm-1等吸收峰对应β-环糊精,1 430、875、715 cm-13个吸收峰对应方解石型碳酸钙[8],碳酸钙的其他两种晶型文石(1 472、1082、864、855、700cm-1)、球霰石(1087、877、745cm-1)的吸收峰则没有出现。说明复合材料有机相为β-环糊精,无机相为方解石型碳酸钙,这与XRD结果相符。

图3 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IR图

2.4 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TEM照片

图4a~d为12-6-12/SDS模板(模板1~4)合成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TEM照片。从图4a~d可以看出,不同类型模板得到的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的形貌有所区别。随着12-6-12/SDS比例的减小,晶体晶型变差,粒径减小。

图4 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TEM照片

图4a为12-6-12过量(电荷比,以下皆然)的模板1得到的复合材料TEM照片。从图4a可见颗粒团聚严重,在团聚体边缘可看到方解石菱形片状晶体,晶体边缘清晰,结晶较好。在照片下方可看到多个方解石片堆积成类似贝壳珍珠层“砖-泥”式层状结构。就单一方解石片而言,放大之后可看到指纹状层状结构(图4a右边两幅放大的照片)。有研究[9]表明,方解石晶体生长的主要方向为 (110)晶面与(104)晶面,前者带正电,后者不带电。模板1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6-12数量远大于SDS,胶束带一定的正电荷,不易吸附在带同种电荷的(110)晶面,但可因范德华作用吸附于(104)晶面,阻碍此晶面生长,故可得到单一晶面生长的片状结构。层状结构的出现得自于表面活性剂胶束远离(110)晶面后环糊精对此晶面的影响。张慧等[10]研究表明,由于内部氢键作用,环糊精在溶液中能保持良好的刚性,形成7边形环状结构。环内部疏水,外部亲水,方解石成核更容易在环外发生,此时环糊精调控下的碳酸钙晶体呈现出层状结构(见图5a方解石生长机理图)。

图4b~d是模板2~4得到的复合材料TEM照片。三者都是SDS过量的系统,且SDS量依次增加。图4b材料颗粒边缘清晰,仍为菱形片状,但片状方解石堆积无序。图4c材料颗粒边缘仍然整齐,但颗粒形状不再是菱形,而是呈不规则形。这两类模板组成虽SDS过量,但过量不多,一般认为其自组织体几乎不带电,此时胶束与囊泡以范德华作用无选择性地吸附到(110)(104)晶面,阻碍晶体生长,但由于这两个系统胶束、囊泡尺寸较大,在介质中移动缓慢,在反应进行10 min内不足以在晶面上吸附完全,故并没有完全破坏晶体形状(见图5b方解石生长机理图)。图4d为SDS大大过量的模板4得到的材料,颗粒边缘模糊,形状不规则,堆积混乱。这是因为此时胶束带一定量的负电荷,易于吸附到(110)晶面,同时也因范德华作用在(104)晶面吸附,因胶束较小,可以更快地在各个晶面吸附,这样方解石晶体生长被从各个方向抑制,故晶体形态被完全破坏(见图5c方解石生长机理图)。

图5 方解石生长机理图

图4e为12-6-12单一表面活性剂微乳模板得到的复合材料,微乳为油包水型,油-水界面带正电。由于(110)晶面与油-水界面带同种电荷,故碳酸钙生成反应远离界面,晶体生长在微乳内相(水相)中进行,此时方解石晶体生长情况与模板1系统类似,均是在水中由带正电的小胶束控制。12-6-12胶束以范德华作用在(104)晶面上吸附,从而限制其生长;同时胶束也会因静电斥力远离(110)晶面,系统中的环糊精对这一晶面的生长有更大的影响。从图4e左边可清楚地看到层状结构的生成,这是碳酸钙-环糊精交替排列的结构。

3 结论

以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12-6-12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混合系统,以及12-6-12/正丁醇/正辛烷/水微乳系统为模板,利用碳酸化法合成了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在12-6-12过量的系统中,环糊精对晶体生长起到更大的作用,从而生成类似贝壳珍珠层的“砖-泥”型结构。在SDS过量的系统中,表面活性剂胶束、囊泡吸附在晶面上,从而阻碍了晶体的生长,使晶体形态不规则,堆积无序。探讨层状结构的生成机理,对贝壳珍珠层生物矿化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1] Wang Jianfeng,Cheng Quanfeng,Tang Zhiyong.Layered nanocomposites inspired by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cre[J].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12,41(3):1111-1129.

[2] 王权广,朱勇,黄炜民,等.纳米碳酸钙的原位包覆及应用[J].无机盐工业,2012,44(10):31-34.

[3] 陈彰旭,郑炳云,李先学,等.模板法制备纳米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29(1):94-99.

[4] Zana R.Dimeric and oligomeric surfactants.Behavior at interface and in aqueous solution:a review[J].Advances in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2002,97(1/2/3):205-253.

[5] Wang Yujie,Bai Guangyue,Marques E F,et al.Phase behavior and thermodynamics of a mixture of cationic gemini and anionic surfactant[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2006,110(11):5294-5300.

[6] Chen Lifei,Shang Yazhuo,Liu Honglai,et al.Effect of the spacer group of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 on microemulsion phase behavior[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6,301(2): 644-650.

[7] Zana R,Benrraou M,Rueff R.Alkanediyl-α,ω-bis(dimethylalkylammonium bromide)surfactants.1.Effect of the spacer chain length on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and micelleionization degree[J]. Langmuir,1991,7(6):1072-1075.

[8] Andersen F A,Brecevic L.Infrared spectra of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calcium carbonate[J].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1991,45:1018-1024.

[9] 张曙光,石文艳,雷武,等.水溶性聚合物与方解石晶体相互作用的MD模拟[J].物理化学学报,2005,21(11):1198-1204.

[10] 张慧,尹晓爽,杨文忠.链状与环状多糖调控CaCO3的仿生合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50-54.

Prepar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cyclodextrin composite materials by gemini surfactant templates

Han Feng,Pan Junyang,Kuai Junqiang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Utilization of Nonmetallic Minerals and Solid W astes,National Laboratory of Mineral Materials,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Mixed aqueous solution of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 hexamethylene-1,6-bis(dodec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12-6-12)and anionic surfactant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and 12-6-12/n-butanol/n-octane/water microemulsion were used as templates to prepare calcium carbonate-cyclodextrin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brick-and-mortar structures like nacre.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IR,and TEM experiments.Relationship between sizes and electric charges of templates and materials′morphologies was investigated,and the mechanism of brick-andmortar structure formation was also put forward.

calcium carbonate;cyclodextrin;gemini surfactant;nacre;biomineralization

TQ132.32

A

1006-4990(2015)06-0016-04

2015-02-08

韩峰(1976— ),男,博士,讲师,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矿物化学研究,发表论文8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2217)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YYL008)资助项目。

联系方式:hanfeng@cugb.edu.cn

猜你喜欢
双子方解石环糊精
F-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及其对方解石表面性质的影响
氯化钙和碳酸钠对方解石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红苏雀
鸦胆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β-环糊精对决明子的辅助提取作用
当“双子”遇上“金牛”
蓝斯诺占星转载之月亮双子
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