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枢》谈阳陵泉临床应用

2015-02-09 11:42路绍祖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外踝中医学院阳陵泉

李 娟,杨 丹,路绍祖

(1.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550003; 3.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550001)



从《灵枢》谈阳陵泉临床应用

李 娟1,杨 丹2*,路绍祖3

(1.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550003; 3.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550001)

《灵枢·经脉》详细描述足少阳胆经的循行、是动病、所生病,阳陵泉是其上腧穴,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根据所在腧穴的主治规律,阳陵泉具有广泛的临床作用。以《灵枢》为基础,对路绍祖老师运用阳陵泉穴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根据临床病例,通过经络理论探讨其治病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灵枢》;阳陵泉;临床运用;路绍祖

路绍祖(1936-),男,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师承工作导师,贵州省针灸名家。路老行医50余年,医术精湛,在临床诊治中重视中医整体观念进行辨证论治,擅长使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于2013年参加贵州省名老中医工作室跟师学习,师从路绍祖先生。在跟师学习过程中,笔者观察到路老运用阳陵泉治疗诸多疾病颇有疗效。

阳陵泉出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又名阳之陵泉、阳陵,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之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之筋会,其治疗作用与足少阳胆经的是动病、所主病有关,且与自身穴位特性相关,为临床常用穴,广泛应用于治疗胆系疾病及筋痹病、中风等疾病。路老将阳陵泉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且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路老对阳陵泉的临床运用作简要介绍。

1 临床运用

1.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可用于治疗头面五官病(如侧头痛、耳聋、耳鸣)、肝胆病、胁肋疼痛、痹证等。

病案1:藏某,男,64岁,耳鸣,2014年4月16日就诊。因自觉双耳内蝉鸣有声,左耳尤甚3月就诊,夜间尤甚,每因情绪变化后加重。饮食、睡眠可,大便正常,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诊断为耳鸣,证属肝胆火盛,以疏风泻火,通三焦开耳窍为法。取百会、率谷、听宫、听会、翳风(每次选2~3穴)、中渚、阳陵泉、昆仑;留针30min,采用泻法方式,隔日1次,患者第2次复诊时耳鸣症状减轻。

路老取穴着重以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从经而治,除局部穴位必取外,还配以阳陵泉,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经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足少阳胆经从耳后入耳中,耳鸣可取之,针刺得气后行泻法,要求针感向上传导,所谓气至而有效,气不至而不治,要达到治疗效果需气至病所,针感向上传导,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从上述穴位配伍可见还有百会、昆仑两个耳鸣不常用的穴位,《针灸甲乙经·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云:“耳鸣,百会及颔厌……后溪主之。”《灵枢·口味》云:“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补足外踝下留之。”《针灸聚英·足太阳膀胱经》云:“昆仑,足外踝后骨上陷中……”《针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补足外踝,留之。”即耳鸣可取昆仑穴,配以二穴治疗耳鸣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1.2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阳陵泉取穴,《灵枢经》云:“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可用于治疗下肢疾病,如痹证、痿证、下肢急性扭伤等疾病。

病案2:程某,男,42岁,踝缝伤筋,2014年7月4日就诊。因下楼梯时踏空而扭伤左脚踝而致左脚踝外侧肿胀疼痛1天就诊,患者自行外用云南白药喷雾剂外喷患处,并服用三七伤药片及外贴跌打损伤膏片于患处,肿胀未消,疼痛未减,能坚持行走,压痛明显,足内翻时疼痛加剧。饮食、纳眠可,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为踝缝伤筋,以疏调经筋,缓急止痛为法。取患侧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丘墟、商丘及双侧三阴交、太冲穴,留针30min,隔日1次,经过3次治疗,患者自述疼痛减轻,患处肿胀较前轻,步行较前稳。

足少阳胆经从头循行至足,经外踝前,有统领少阳经气及舒筋活络之功,外踝扭伤部位多为足少阳胆经循行所过;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又是八会穴中的筋会,《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疏曰:筋病治此。”因此,阳陵泉是治疗筋病之要穴。对于踝关节扭伤患者,除局部取穴之外,阳陵泉远端取穴必不可少。

此外阳陵泉“筋会”的特性还广泛用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在治疗面瘫疾病过程中可加入该穴。

按:薛某,女,32岁,面瘫,2014年3月19日。因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左侧耳后压痛3个月就诊,畏冷,多汗,饮食、睡眠可,舌淡,苔薄白,脉细。经辨证分型后以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为法。取左侧阳白、睛明、鱼腰、四白、太阳、颧髎、迎香、地仓、颊车、翳风、牵正、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右侧合谷。留针30min,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患者左侧眼睑闭合不全较治疗前好转,左侧额纹变浅,口角稍向右歪斜,左侧鼻唇沟稍浅,耳后轻微压痛。

《类证治裁》云:“口眼歪斜,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提出面部经气阻滞,筋肉失养为面瘫发病的主要病机。王氏[1]利用阳陵泉加太冲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加用阳陵泉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2 结语

综上所述,阳陵泉可用于治疗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所患疾病,在治疗经筋病症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现代研究示针刺阳陵泉时可引起双侧听觉、视觉相关大脑皮质和双侧躯体运动区大脑皮质兴奋[2]。路老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局部取穴,同时配合循经远取,强调患者针感,每获良效。

[1] 王小兰.针刺阳陵泉太冲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10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10),49-51.

[2] 田丽芳.中渚、阳陵泉穴与脑功能区的关系: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7),561-6564.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11-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路绍祖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李娟(1988-),女,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针药并用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杨丹(1966-),女,贵阳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针药并用防治神经系统疾病。E-mail: Yangdan_xxt@163.com

R224.2

A

1673-2197(2015)04-0070-01

10.11954/ytctyy.201504032

猜你喜欢
外踝中医学院阳陵泉
扩大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合并外踝骨折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带线锚钉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研究
解你难言之隐按摩妙穴少女痛经不痛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满血复活”常按三穴位
55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外踝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一名老委员的五年提案和一批中医学院的更名历程——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教授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技能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