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治疗妇产科疾病研究进展

2015-02-09 18:57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益气汤脾虚益气

姜 敏

(桦南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黑龙江 佳木斯 154400)



补中益气汤治疗妇产科疾病研究进展

姜 敏

(桦南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黑龙江 佳木斯 154400)

补中益气汤为诸多补气方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方,通过收集5年来关于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男科等均有临床应用记录,且对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泌尿系统、妇产科、男科、儿科及外科等疾病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对补中益气汤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整理总结其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现状。

补中益气汤;妇产科;脾胃亏虚;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汤最早出现于金代李垣所创作《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该古方由黄芪、人参、当归、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及白术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及甘温除热等功效。补中益气汤自出现起便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中气下陷证及气虚发热证等疾病,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各大医院在临床治疗中开始广泛应用补中益气汤,并相继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尤其治疗妇产科疾病疗效最佳。因此,本文通过整理补中益气汤有关临床应用文献,总结补中益气汤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 补中益气汤的古代医家应用

文献查阅发现,补中益气汤自创立来便广受各医家的亲睐,周毅萍[1]通过对《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中有关妇科肝系病证相关医案的研究,发现使用的白术、柴胡、当归、茯苓、人参及山栀等中药多为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王勇等[2]对《女科撮要》有关妇科病治疗方面的研究中,发现多种妇科疾病具体治疗过程均体现标本兼顾的原则,治疗方药一般以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为主,通过调治元气来去除病根。孙丽英等[3]研究《傅青主女科》中3个补中益气汤加减方的病机、药物组成,补中益气汤广泛用于治疗脾胃病和妇科病,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补中益气汤自金代出现起便被古代医家所广泛使用,且多个传世良方在药理方面深受李垣“补脾益气”的影响。

2 补中益气汤治疗妇产科疾病临床应用

2.1 月经病

2.1.1 崩漏 崩漏为女性最为常见的一种月经多发疾病,中医认为女性崩漏基本病机为“冲任虚损,不能制约经血,而致经血非时而下”。大部分患者因脾虚气弱或久病缠身而导致气虚下陷,刘志超等[4]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患者40例,1个疗程后20例患者病情完全治愈,15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约为90%。李晓辉等[5]采用内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0例,内服补中益气汤药物组成为炙黄芪、炙升麻、党参、白术、陈皮、当归及仙鹤草等多味中药,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2%。段清珍等[6]采用补中益气汤辅以山药、桑寄生、乌梅、地榆炭、茜草、乌贼骨及阿胶,用于治疗女性脾虚型崩漏疾病,同时采用补铁剂防止患者贫血,大部分患者服药初期血量会明显增加,但间隔几天后血量不断减少,崩漏治愈后无复发病例。张琦[7]教授采用补中益气汤加炒山药、茯苓、苍术、荆芥炭、炒川断、炒杜仲、煅龙骨、煅牡蛎、炒五灵脂及乌贼骨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并采用湿热法治疗脾肾气虚夹湿热型漏下,取得良好的效果。

2.1.2 月经周期异常 女性月经周期提前1周或2周以上者被称为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异常患者临床表现为气虚和血热。温雯等[7]在治疗脾气亏虚所导致的月经先期过程中,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茯苓、杜仲、莬丝子、白芍、续断及茜草,取得显著疗效。原明忠在治疗脾肾气虚型月经后期疾病过程中,采用补中益气汤加阿胶、何首乌、杜仲及川芎,临床疗效显著。米烈汉采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母草、黄精、天麻、鸡内金及青皮治疗月经后期,取得显著效果。

2.1.3 月经前后诸证 月经前后诸证指女性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间,身体周期性出现明显不适,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影响。杨景霞[8]在治疗月经前后诸证过程中,采用补中益气汤加炒山药、茯苓、葛根、炒白芍、焦神曲、车前子及木香治疗泄泻患者的脾胃虚寒和中气下陷证,取得显著效果。胡章如采用补中益气汤加防己、泽泻及大腹皮等治疗女性经期浮肿,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显著的疗效。侯英慧采用补中益气汤来治疗气虚所导致的经前期头痛,并以养血祛风止痛法辅助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2.2 带下病

女性会因脾胃气虚、气不舌禁、浊清不分而引发带下病,该疾病临床表现为带下量多、神疲乏力、下腹坠胀、舌淡及脉细虚等。杨戈等治疗中气下陷、脾虚带下过多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白芍、杜仲、山茱萸等补中益气健脾止带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吴开明[9]根据女性带下病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脾虚内湿型、脾虚肝乘型及脾虚阳衰型等,针对脾虚内湿型带下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厚朴、茯苓治疗,针对脾虚肝乘型带下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青皮、吴茱萸治疗,针对脾虚阳衰型带下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黄芪、干姜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2.3 妊娠病

女性怀孕期间由于气血衰弱、劳累过度等会引发胎动不安、滑胎等妊娠病,采用中医补中益气汤治疗均取得显著的疗效。叶永菊等[10]采用补中益气汤加菟丝子、茯苓等药物治疗40例胎动不安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86%。赵晓莉等采用补中益气汤辅以寿胎丸治疗因劳累过度而引发胎动不安患者,效果显著。杨景霞等采用补中益气汤加郁李仁、生地、炒白芍、木香及谷芽,治疗妊娠期中气不足、推动无力及肠道失润所导致的便秘患者,均取得显著的疗效。

2.4 产后病

产后缺乳、产后恶露不觉等为女性产后常见疾病,而女性产后哺乳期内乳汁过少或没有乳汁称为产后缺乳。王燕等采用补中益气汤加炮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及桔梗,加七孔猪脚之蹄甲、八爪鱼治疗产后缺乳60例患者,外治采用红外线热疗仪对每侧乳房进行30min左右的热疗,并采用揉抓排乳法帮助患者将郁积的乳汁排除。经治疗,40例患者痊愈,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总有效率达92%。张琦教授采用补中益气汤加荆芥炭、枸杞、炒蒲黄、茜草炭、炒山药、女贞子、金樱子、制首乌、山楂、生麦芽等药材治疗产后厌露不绝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3 结语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自创制来便受到历代医学大家的推崇,广泛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加减创造和方,临床疗效显著。

[1] 周毅萍.妇科肝系病证辨证论治规律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0(1):18-19.

[2] 王勇,俞欣玮.《女科撮要》学术思想浅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10):116.

[3] 孙丽英,李微微,武燕峰.论《傅青主女科》之补中益气汤的运用[J].中医药学报,2009(6):115-116.

[4] 刘志超,马丽丹.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45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8):130.

[5] 李晓晖,宋杰.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72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7):11.

[6] 段清珍.李东垣医方妇科疾病应用举隅[J].河南中医,2013(2):284-285.

[7] 温雯,黄可佳.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脾气虚月经先期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6):121-122.

[8] 杨景霞,闫晓红,杨艳红,等.补中益气汤妇科运用举隅[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2(2):26-27.

[9] 吴开明.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带下病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21):143-144.

[10] 叶咏菊,留碧丽.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妊娠中期胎盘低置状态4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12):872.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11-23

姜敏(1973-),女,黑龙江省桦南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妇产科。

R249

A

1673-2197(2015)06-0063-02

10.11954/ytctyy.201506028

猜你喜欢
益气汤脾虚益气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