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移动医生系统的建设和医护一体化的信息数据整合

2015-02-10 11:51焉桂芹任国宏
医疗卫生装备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医护医生医疗

焉桂芹,任国宏

临床移动医生系统的建设和医护一体化的信息数据整合

焉桂芹,任国宏

目的: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速度,提高信息化项目实施效率,保证项目实施成功率。方法:通过对临床医疗现状的分析,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经验,从终端、需求、技术3个方面阐述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建设的关键要点以及医护一体化信息数据整合的必然性。结果:临床移动医生系统的应用满足了临床用户对于移动式医疗的信息化发展诉求,基于移动医护平台所建立的数据整合模式,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核心的业务流程,迎合“医护一体化”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结论: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必须以科学、客观、实际的态度规划建设。移动医护系统的数据整合,串联了相对孤立的信息数据,加强了信息互通。

临床移动医生;医护一体化;数据整合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整体建设方案,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纵观我国医疗信息化近50 a的发展历程,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程度有了质的飞跃,我国大部分的医院均实现了以医院管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基于HIS平台搭建的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医学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放射科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等临床信息系统的院级配置也日趋完善[1],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无形效益也逐步被医院用户所认可。但是上述的临床信息系统只能在医院内部固定工作站使用,局限性大,无法便捷地服务于长期处于移动工作状态的临床医护工作者,导致医、护、患之间的信息互通不畅,因此将这些系统无缝移植到移动终端势在必行。同时,在新的医改形势下,如何选择正确、实际的模式和路径实施临床移动医生建设,医护一体化的信息数据整合,也是医院信息管理层所面临的问题。

1 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建设

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精细化的现代医院运营管理模式,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力。临床移动医生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的过程中,需权衡一系列建设要素,让临床移动医生系统真正成为简化诊断流程、缩短响应决策的工具。同时,医院在建设临床移动医生系统时,应当避免一味追求跟随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脚步盲目上线,否则,在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有可能造成业务、管理上的混乱。

1.1 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建设权衡要素

(1)以“移动”为特性。

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建设依托网络无线化、应用移动化,突出了载体和技术方面的“移动”特性。首先在载体选型方面,医院应以自身医疗环境和临床用户应用需求为切入点。中国医疗机构日常接诊量、住院量远超于国外同等规模的医院业务量,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医疗环境呈现“密集型”的特点,在住院病房随处可看到加床的现象,床位的配比已经超过了原定标准的病房承载量。移动终端作为信息化到患者床旁的延伸,便携、灵活的移动应当是医院选择移动终端的首要考虑因素。同时,不同场景应用需求,也对移动终端的选型有所影响。例如:住院医生例行的查房和大查房或会诊,从规模和模式上,前者为单一用户独立应用,后者为多用户共同应用,移动终端所展现的信息效果应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用户的应用要求。因此,“N台移动推车+N台手持终端”的配比模式,更加适应中国医疗机构对于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建设的要求。

(2)以“人”为核心。

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建设应当以“人”为核心,重点在信息处理上以“患者”为核心,业务处理上以“医生”为核心2个方面。

收集和处理患者的临床医疗信息是临床信息系统的主要业务方向。临床移动医生系统作为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依托于该业务基础。患者治疗效果取决于有针对性地提供配套的医疗服务[2],而配套医疗服务的制订则取决于医生对于患者医疗信息掌控的正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因此,围绕着以“患者”为核心进行信息处理,临床移动医生系统方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业务支持效果。

临床移动医生系统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线的临床医生,他们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需要反复查阅或查找患者的各项信息,以此来支撑、验证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正确性。虽然医生业务主要以“看”为主,但所“看”的信息在数量和类型上,具有容量大和多样性的特点。通常临床医生需要了解的患者信息包括: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病程记录、检验检查结果、体征趋势等,同时临床医生还可能需要借鉴其他医疗知识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例如使用合理用药、药典等临床应用软件。因此,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应紧紧围绕着以满足临床医生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为主导的设计理念,把握以“医生”为核心的业务处理导向。

(3)以“技术”为手段。

医疗行业以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临床应用软件的建设在技术上必须具备安全性、可靠性;中国医疗环境的“密集型”特点,则要求软件技术具备实用性,能够满足临床治疗省时、高效的要求;同时在医疗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医疗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区域医疗发展的必然性,要求软件技术具备先进性、兼容性和易扩展性。

通过对临床医生需求的深入分析,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必须满足临床业务和辅助诊疗2部分需求。系统的建设需结合移动计算、智能识别、数据整合等多项技术手段,运用高效、实时、移动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改进现有的医护工作模式,例如将信息通信应用于医疗地图、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预约挂号、个人身份识别系统等。通过有效使用技术,实现在线医疗,消除临床工作受限于地理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改进医疗质量、提升服务质量的目标。

1.2 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建设规划实例分析

我院继2012年完成全院无线护士工作站系统的升级改造后,于2013年开始正式建设临床移动医生系统。移动终端的选型采用“N台移动推车+N台手持终端”配比,以“手持终端为主、推车为辅”的应用模式,2012年底我院已在部分监护病房配置了移动查房推车,进行前期的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建设的需求、应用调研。

通过对临床医生反馈信息的分析,移动推车载体的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将继续延续HIS医生工作站的桌面应用,优势在于系统易用,不需要对临床医生进行再培训,满足基本的临床医生对于患者信息的查阅业务需求;劣势在于终端设备的便携性、移动性的受限,未能体现辅助诊疗的特点。

手持终端的选型确定为基于Android操作平台的终端设备,系统采用医讯时通移动医疗软件。手持终端上的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建设的复杂性要远超过移动推车模式的系统应用。首先,在系统功能规划上划分为临床业务功能和辅助诊疗功能2个部分,临床业务功能需满足医生对于患者各项信息的查阅与检索,如患者基本信息、治疗信息、检验检查结果、病程记录。辅助诊疗功能包括合理用药、药典、即时通信、多媒体记事本等诊疗辅助工具。其次,系统应具有多系统接口规划。由于医疗信息的多样性,要求临床移动医生系统必须与包括HIS、PACS、LIS、EMR、临床移动护理系统等众多临床系统相结合,同时应满足于未来对于第三方医疗专业APP应用的接口衔接。第三,基于Android平台手持终端所研发的临床移动医生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系统,终端数据的展示、界面的交互,需体现友好性、易用性,系统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通信,应体现其性能响应的及时性。

在系统功能规划上,将划分为临床业务和辅助诊疗2个部分。临床业务需求方面,以满足临床医生信息获取和医嘱开立为目标;辅助诊疗需求方面,划分为辅助诊疗信息库的建设和沟通途径的改善2个方面。首先,在辅助诊疗信息库的建设方面,组织各专科医生参与到辅助诊疗信息库的建立;其次,在改善沟通途径方面,增加手持终端多媒体工具的功能,为临床医护建立文字、语音、图像的多媒体沟通平台,缩短沟通时效,提升沟通效率;第三,图像传输平台的建设,可随时将患者病情状况、病容等信息,以图像的形式传输给指定终端用户,从而提高临床信息获取实时性、有效性。

综合上述建设手持终端临床移动医生系统的复杂性,只有做好全局充分的规划,细化业务环节,明确业务需求,在“以点盖面”的推广过程中,突出以信息部门为主导,加强应用科室、信息部门、软件厂商的三方沟通协作,以规范化、严密性作为系统集成技术衡量的标尺,才能真正实现以患者信息共享为核心的临床移动信息工程。

2 医护一体化的信息数据整合

2.1 医护一体化的必要性

在医院的诊疗过程中,医生的职责是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护士根据医嘱和患者具体病情开展工作,医生和护士无论在职业特点,还是在工作内容上都是2个独立的个体,但在临床的工作中两者又是密不可分,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以往医护之间机械的条块分割,使信息沟通难免有所缺失,导致彼此之间协调整合性不够,再加上繁重的工作,患者不一定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3]。

医护一体化是近几年医疗行业中创新实践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该模式倡导将医生和护士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护士与医生对所管理的患者共同进行查房、讨论,参与制订治疗方案,医生会针对患者个体化的病情特点为护士进行专业的讲解,而护士会就自己不理解或者有异议的地方向医生提出,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明确了治疗的目的、意义;同时护士将患者翔实的临床资料及时提供给医生,让护士成为医生的“眼睛”,及时地为其提供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效果、身心状态等各方面准确的资料,有效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医生和护士之间达到了最优化的协作与互补[4]。

2.2 信息数据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整合是依据信息化发展趋势,在一定组织的领导下,实现对信息资源序列化、共享化、协调化,进而实现信息资源配置最优化、拓宽信息资源应用领域和最大化挖掘信息价值的管理过程[5]。

信息在临床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临床医疗信息通常由不同部门用户,根据业务流程和需要,收集录入到医院信息系统中。对于临床医疗信息收集、存储、处理、提取的系统平台,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大多采用由多个专业医疗软件厂商提供的系统,这将出现各个信息系统缺乏全面的统筹规划,使得各个信息系统下的数据彼此隔离,成为了数据无法共享的信息孤岛[6]。因此有效的整合现有及将来的应用系统下的数据资源,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决策提供快速有效的数据支持,已成为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7]。

我们在临床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护士在制订患者护理计划前,会查阅医生所记录的该患者病程记录;医生在制订或修改治疗方案时,往往会询问该患者责任护士一些情况,这些现象说明了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共享、交互的需要。现在移动医护系统已经为临床的医护人员提供了收集、存储患者临床信息的平台,通过对2个系统中相对孤立的、有效的数据进行共享,是医护一体化信息数据整合的必然趋势。

医护一体化的信息数据整合,不是简单的实现医生和护士数据共享就可以,它应从不同用户的业务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对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标准,通过数据层面的整理提炼,将分散在移动、医护2个系统中的有效信息资源进行数据传递、转化、精炼、集成,使之为医护人员提供详尽、必要的临床信息数据。

2.3 医护一体化信息数据整合意义

医护一体化的信息数据整合,将临床移动医生和临床移动护理2个系统中相对孤立的信息数据进行了衔接,更好地适应了“医护一体化”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在“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导下[8],移动医护系统的数据整合,有效地为临床医护人员弥补了缺失的信息,加强了医生和护士对患者信息的了解,全面、动态、及时地掌握患者状况,确保所制订的治疗方案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医护一体化的信息数据整合,在提升医疗和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了医护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现了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软性竞争力的目标。

3 结语

临床移动医生系统的建设,应以用户层、业务流程与需求为出发点,秉着以“移动”为特性、以“人”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的原则,科学规划符合医院自身信息化发展要求、特点的移动医生系统。同时,基于临床移动医护系统建立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基础,从业务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对系统中孤立、有效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实现了医护信息共享目标,也顺应了新型医护一体化医疗服务活动的

(▶▶▶▶)(◀◀◀◀)实践要求。通过对医护一体化信息数据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医院的信息资源,在提升临床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信息化投入的应用回报率。

[1]张越能.浅谈移动医疗建设[J].医学信息,2013,26(16):224-225.

[2]赵立春,梁健.移动查房系统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2):25-27.

[3]蒋艳,曹华,彭小华,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5-7.

[4]王海燕,郭珍军.海外移动医疗信息化发展[J].现代电信科技,2011(4):10-14.

[5]刘谦.基于DOP技术的临床信息的数据整合与检索[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11):75-78.

[6]刘博,夏新,陈彦东.基于信息集成平台的业务整合与数据共享方案[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7):46-48.

[7]成福春,赵海磊,房敏,等.临床数据整合再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10,5(8):65-67.

[8]李继平,李李.医护一体化优质服务模式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5-7.

(收稿:2015-05-07 修回:2015-09-05)

(栏目责任编校:李惠萍)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mobile doctor system and information data conformity of doctor-nurse integration

YAN Gui-qin,REN Guo-hong
(Information Department,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ogistics University of PAP,Tianjin 300162,China)

Objective To promote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ecution of informatization projects.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mobile doctor system and necessity of information data conformity of doctor-nurse integration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terminal,requirement and technology.Results Clinical mobile doctor system met the requirements for informatized mobile medical service.Data conformity mode based on mobile medical platform realized human-centered flow,and satisfied the new medical service mode of doctor-nurse integration.Conclusion Clinical mobile doctor system has to be constructed with an objective and practical attitude,and data conformity of mobile medical system enhances information inter-communication.[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5,36(12):74-76,82]

clinical mobile doctor system;doctor-nurse integration;data integration

R318;R197.324

A

1003-8868(2015)12-0074-04

10.7687/J.ISSN1003-8868.2015.12.074

焉桂芹(1971—),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医院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wjyyjjb@163.com。

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信息科(焉桂芹,任国宏)

猜你喜欢
医护医生医疗
最美医生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