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2015-02-10 20:00于洪涛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体重胎儿孕妇

曹 博 于洪涛 刘 燕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产科,山东邹城 273500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曹 博 于洪涛 刘 燕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产科,山东邹城 27350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98例GDM患者,按照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良好的观察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的对照组,观察组入选标准为在孕36周前,单纯饮食控制或加胰岛素联合治疗,血糖水平符合前述妇产科血糖控制理想目标,对照组以血糖控制未达标准或未治疗或治疗时孕周≥36周为标准。观察两组孕期体重的增长速度,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84.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16.0%),P<0.05;观察组中大于胎龄儿(22.9%)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2.0%),P<0.05;观察组48例中早产儿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20.0%),P<0.05;观察组体重增长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减慢,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理想,可有效控制孕妇体重,改善GDM妊娠结局。

糖尿病;妊娠;血糖;妊娠结局;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因发生后引起的血糖代谢异常会严重影响到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状况,孕妇生产风险及产后感染风险增加,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治疗方面仍然未达成共识,医学专家一致认为最关键的措施是控制血糖。为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2011年1月—20114年10月,收集并分析在该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98例患者,为临床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14年10月,该院接诊并在该院分娩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符合GMD的诊断标准[1],即妊娠前血糖正常或未检测血糖者,行 50 g 葡萄糖负荷试验,若血糖≥11.2 mmol/L,行空腹血糖测定,2次空腹血糖均≥5.8 mmol/L 者。均为单胎妊娠。按照孕期治疗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入选标准为在孕36周前,单纯饮食控制或加胰岛素联合治疗,血糖水平基本符合前述妇产科血糖控制理想目标[2],餐前血糖不高于5.6 mmol/L,餐后1 h血糖不高于7.8 mmol/L,餐后2 h血糖不高于6.7 mmol/L 作为控制目标。患者年龄24~43岁,平均(30.3±3.6)岁,13例经产妇,其余35例为初产妇,不良生育史5例;对照组患者未实施血糖控制或经干预未达到前述血糖水平,或开始干预时孕周≥36周,已经失去治疗时机,共50例。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29.9±4.1)岁,17例经产妇,其余33例为初产妇,不良生育史6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该研究以患者初次就诊时的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与分娩之前的体重相比计算孕期体重的增长速度,观察两组患者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指标。酮症指酮血症或酮尿,感染包括泌尿系、呼吸道、皮肤感染、产褥期感染及手术切口等部位感染,不良生育史指既往不明原因死胎、死产、畸胎等。

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2.5 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48例中发生并发症12例(羊水过多3例、胎膜早破4例、妊高症3例、酮症1例、感染1例),发生率为25.0%(12/48),对照组50例中发生并发症42例(羊水过多17例、胎膜早破9例、妊高症6例、酮症7例、感染3例),发生率为84.0%(42/50),对照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8例中43例(89.6%),对照组50例中45例(90.0%)行剖宫产,两组剖宫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围产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48例中发生新生儿低血糖1例(2.1%),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1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8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6.3%),与对照组4例(8.0%)发生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8例中大于胎龄儿(LGA)11例(22.9%),明显低于对照组26例(5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8例中早产4例(8.3%)低于对照组10例(2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共发生3例死胎,分别发生于32、33及35周,发生率为6.0%(3/50),均系未定期产检的产妇,3例孕妇均发生严重酮症酸中毒。

2.3 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速度比较

观察组48例初诊体重为(62.9±8.6)kg,BMI为(0.26±0.02),对照组50例初诊体重为(63.2±9.1)kg,BMI为(0.25±0.03),初诊BMI孕妇初诊时体重及BMI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8例体重增长速度为(395.4±150.7)g/周,对照组50例为(497.4±184.9)g/周,观察组孕妇在控制血糖后,体重增长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减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与非孕期糖尿病一样,控制血糖、改善代谢是首要的治疗措施及目,随着血糖的控制,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等的风险会降低,该研究资料显示对照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84.0%)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5.0%)。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受累的的常见情况之一是大于胎龄儿,因胎儿的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胎儿生长不均衡,过度肥胖,身高/体重比例改变,子宫过度膨大,早产发生率增高[3],本文观察组大于胎龄儿(22.9%)明显低于对照组(52.0%),早产儿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20.0%),并且易合并心肌肥厚等,围产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均高于均衡性生长的胎儿,研究组中未治疗的患者中发生3例死胎,均为孕妇发生严重的酮症酸中毒而未及时纠正引起。母亲持续的高血糖使胎儿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新生儿出生以后血糖来源被阻断,但胰岛β细胞仍处于亢奋状态,故在数小时内可发生血糖的急剧降低[4],导致新生儿低血糖。而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引起永久性脑损伤,影响远期预后。经干预的观察组中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低。可见对孕妇的血糖进行积极的控制有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早期的干预能够有效地纠正胎儿的异常发育。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胎儿体内高胰岛素水平拮抗皮质醇释放,其肺磷脂酰甘油合成受到抑制,肺成熟较正常胎儿延迟7~10 d,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早产儿较同孕龄的非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死亡率高。羊水过多是胎儿高胰岛素血症的另一个常见妊娠并发症,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进行干预后,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故通过干预孕妇的血糖和代谢水平,控制孕妇体内胰岛素水平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胎儿体内胰岛素水平,可以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减少胎儿早产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和肥胖是糖尿病孕妇各种母婴不良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在积极控制血糖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晚孕期体重增长速度相比未经良好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减慢,本文资料显示观察组体重增长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减慢。体重增长可反映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及代谢干预治疗效果,规律监测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可协助判断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在孕36周之前尽早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若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则考虑加胰岛素治疗,此举可降低孕妇并发症,可改善胎儿生长发育水平,减少不良结局如死胎、早产、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症等的发生率,经过良好控制的孕妇,其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可降低至或接近非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水平。治疗过程中除应及时检测尿酮、血酮,每周监测体重增长。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的体重控制方面,建议每周增加300~400 g,而对原本肥胖的孕妇,应当制定更为严格的体重控制措施。

[1] 孟淑丛,韩玉环.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控制与围产结局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0, 38(11):1002.

[2] 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1.

[3] 高少波,徐美玲,李欣,等.个性化饮食和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影响[J].青 岛 大 学 医 学 院 学 报,2012,48(6):535.

[4] 申微,郭欣,区小牧,等.新诊断标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2 ,6 (11):3092.

R587.1

A

1672-4062 (2015)04(b)-0088-02

2015-01-22)

曹博(1978-),女,山东邹城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产科医疗工作。

猜你喜欢
体重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称体重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