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分析

2015-02-10 20:00冯英策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植入术乳化晶体

冯英策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河南郑州 450000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分析

冯英策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河南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与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疾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眼科自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80例(96眼)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0例(92眼)定为对照组,全部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和并发症。结果 手术后一周,观察组患者视力<0.3、0.3~0.8、≥0.8的分别为2眼(2.08%),12眼(12.5%)和63眼(65.62%),与对照组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术后观察组患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和后囊混浊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96%(23/96),与对照组对比,亦无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安全可行,而且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糖尿病

伴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性的白内障患者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会严重地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患有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自身组织修复以及抵抗力会有明显的下降,很容易引起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时,一直属于医生、患者所较为顾虑的问题[1]。该院眼科自2012年1月—2014年3月开始,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该院眼科于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患者(观察组)80例(96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例50眼,女性37例46眼,年龄在2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岁,病为程3~6年,视力为0.05~0.40,糖尿病史1~12年,平均为7.1年。并且选取同一时期内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0例(92眼)作为对照组,该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以及晶状体核硬度分级等一般资料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

1.2 手术方法

对于全部患者,作以弯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在巩膜隧道的切口长度5.5 mm左右,内切口需深入眼角膜缘内1 mm左右, 在9点位置眼角膜边缘内l mm处做辅助切口,向前房中注入Healo,使用截囊针进行连续环形撕囊,从囊袋内用超声乳化将晶状体核吸出,然后自动吸除晶状体核的残留皮质,再次向前房内注入Healo,把人工晶体植入患者囊袋中,吸出前房内的粘弹剂,另外注入BSS液,结膜切口采用电凝闭合,手术完毕,在结膜下注射入药物地塞米松2 mg和庆大霉素10000 U。全部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后每日嘱患者使用典殊眼液Qid进行滴眼,应用复方托品卡胺眼液活动瞳孔。手术后第3天则进行视力、裂隙灯以及眼底的检查,另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级,并且及时复查空腹血糖指标,依据血糖的状况进行针对性降糖治疗。

1.3 统计方法

收集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后一周,观察组患者视力<0.3、0.3~0.8、≥0.8的分别为2眼(2.08%),12眼(12.5%)和63眼(65.62%),与对照组的5眼(5.43%)、10眼(10.87%)和65眼(70.65%)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术后观察组患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和后囊混浊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96%(23/96),与对照组(22.83%, 12/92)对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由许多种因素引发糖代谢紊乱现象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也属于慢性的炎症反应性疾病。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以往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曾经被列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禁忌症范围,而被限制采用。

但是,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其切口创伤面小,手术所需时间短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该术式对房水屏障的损伤较小,对于患者的刺激性也较小,因此,手术以后一般不会引起患者严重的全身性反应,或者局部的炎症症状[2]。该研究中,观察组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经过较充分的手术前准备,加强了手术中、手术以后的科学治疗,视力<0.3、0.3~0.8、≥0.8的分别为2.08%,12.5%)和65.62%,与对照组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术后观察组患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和后囊混浊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96%,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陈维高等研究[3]结果基本相符,也说明手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进行手术有很多的危险因素,但是只要严格有效范围手术期对于血糖的监护与调控,基本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明显地提高患者手术以后的视力。所以,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属于当前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病症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1] 杨桂芳,李艳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风险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2012, 25(12):135.

[2] 李伟,张宏宇,杨雨,等.并发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效果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16(4) :267-268.

[3] 陈维高,李东晴,周伟宏,等. 58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 哈尔滨医药,2009, 14(2):177.

R587.2

A

1672-4062(2015)04(b)-0113-01

2015-01-16)

猜你喜欢
植入术乳化晶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光子晶体在兼容隐身中的应用概述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