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护理效果分析

2015-02-10 20:00刘佰云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血糖病人糖尿病

刘佰云

大庆市第三医院老年病区,黑龙江大庆 163000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护理效果分析

刘佰云

大庆市第三医院老年病区,黑龙江大庆 163000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经研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为94.7%;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糖尿病方面护理效果判断,在患者降糖常识,患者血糖维持,患者降糖积极性,患者控制血糖自制力等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我院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同时对血糖控制发挥明显作用,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心理护理;糖尿病;抑郁症

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需要患者及治疗者长期坚持来稳定病情,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的发生。而随着当今人们的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内心状态承受着严重负荷,加之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治疗的而饱受煎熬,导致患者会经常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对糖尿病认知不如普通患者,治疗及血糖控制相对困难[1],因此为护理工作带来了难题。科学护理至关重要,该研究在2012年5月—2014年3月期间探讨了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38例,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排除存在严重并发症及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1~77岁;病程3~18年;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15例,专科及以上18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按时查房,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给予日常的照顾。发现患者有特殊情况发生,自己无法解决时,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1.2.1 入院指导 多数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对于糖尿病更多的是内心的恐惧,入院治疗之后,由于陌生的环境加之对于糖尿病的不了解,内心的恐惧往往会加深。因此医护人员在病人入院初期,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2],这往往能够极大的影响病人病情的恢复,以及日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态度要友好,对待病人热情,并积极的向病人讲清糖尿病的一些相关知识,逐步消除病人心中的恐惧与不安。

1.2.2 日常生活指导 糖尿病的治疗是漫长且痛苦的,而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对病人病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主动与病人病人家属进行沟通,为病人进行合理的日常生活指导,为病人量身定做适合他的作息时间表、饮食与运动计划[3],帮助病人改掉诸如吸烟饮酒等不利于病情恢复的习惯。饮食方面,将食物摄取与机体内分泌变化原理向患者简单介绍,使患者明白控制饮食对血糖水平的重要性。制作常见食物含糖排序表交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患者排除自身饮食喜好因素,尽量使用低糖分的食物。同时注重合理膳食的搭配,保证维生素及蛋白质的含量充足[4]。对于运动方面,对患者进行教育指导,使患者认识到运动降糖的重要作用及效果。根据患者个人体力素质及身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运动指标,并通过沟通鼓励患者增强自制力。使患者每天坚持完成运动量,保持血糖的控制水平。此外提示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项目,运动时时刻准备糖类食物,以免低血糖等意外情况出现。

1.2.3 用药指导 糖尿病的治疗用药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按照医嘱进行合理的服药、注射胰岛素等。切记自行更改药物的规格、种类、药量及用药时间[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及患者家属学会正确的监控自己的血糖、血脂,并依据所测得血糖、血脂的数据详细记录,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7]。对于患者的抑郁症状如程度严重则需药物治疗,对患者阐述药物治疗对疾病的控制作用。对于患者由于抑郁情绪拒绝服药时,应加强对患者的说服工作,通过和蔼的语气、合理的理由得到患者认同[6]。并且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药物的服用过程给予观察,对药量规格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患者漏服药物或服药过量等情况的发生[8]。

1.2.4 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倾诉,对于患者们的言行要多留心,并对患者多关心,只有这要才能更好的了解患者,并对他们进行下一步的心理疏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讲解,以及对病人的了解与关心之后,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通过良好信任形象的建立,为患者制造一个倾诉平台,使患者将内心抑郁情结得以释放,护理人员根据情况对患者予以适当的安慰及话语鼓励[9]。并且指导患者对待自身疾病的正确态度,鼓励患者增强对血糖水平控制的自制力,使患者积极对待病情及疾病治疗工作。此时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精神上的变化,并时刻鼓励患者,预防患者精神上的颓废。适当的音乐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与恢复,可以根据病人的喜好适当播放一些音乐[10]。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活动来缓解病人的抑郁症,如鼓励病人适当的运动,学习看书等。

1.3 评价方法

经治疗及护理后,对两组进行汉密顿抑郁(HAMD)评分测验,比较研究。糖尿病的护理效果,以患者血糖维持水平,患者降糖积极性,患者降糖常识,患者控糖自制力,作为护理效果的判断标准,各项指标按照达标程度作出相应统计,并计算总分。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患者家属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11]。

此外,还有基于编辑树[16]和句法特征[17]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特征工程的工作,同时还受到其它大量因素的影响(POS Taggers,Dependency Parsers等),在实际应用时受限较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HAMD评分对比(分),护理前,观察组为(22.42±3.09),对照组为(22.31±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HAMD均为9~23分,符合抑郁诊断的轻、中度标准。护理后,观察组评分(12.53±1.69)明显优于对照组(18.97±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②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可知,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13 例(68.42%),低于实验组18(94.73%),数据之间差异显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所示。

③对于糖尿病护理效果评定,在解答常识教育,患者降糖常识,患者血糖维持,患者控制血糖自制力等方面,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所示。

3 讨论

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的效果更为明显,且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说明全面综合的心理护理的实施,对促进患者健康,病情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给予指导及干预,使患者在饮食运动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12]。一方面保证了膳食营养合理摄入,同时通过低糖摄食及运动降糖对血糖水平实施良好稳定的控制。通过对患者的药物干预护理,增强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疾病情况产生良好的调控作用。此外,由于糖尿病的长期治疗或精神社会压力增大,使患者心理因素对疾病恢复造成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内心不良情绪得以缓解[13]。同时克服了以往护患交流时间局限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让患者切实感受到自己是被服务、被关怀的对象,对护理人员的认可度和信任感有很大提升,因此,满意度调查结果较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该院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方案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且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显;同时有利于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杨晶,田建淑,胡方,等.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心理护理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2010(17):140-141.

[2] 张影. 糖尿病抑郁症心理护理研究[C]//2014年河南省糖尿病教育暨规范化管理学术研讨班论文集.2014:2.

[3] 吴慧萍. 舍曲林联合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J]. 海峡药学,2013(2):104-106.

[4] 霍晓玲,司瑞.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7- 28 .

[5] 黄远航,刘瑜,何辉,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情况与危险因素调查[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1,33(4):170- 172 .

[6] 胡丽珍 ,李瑞华 ,王青良.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2,23(4):327- 328 .

[7] 阎爽,李强,孙予倩.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状况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 (12):1- 3 .

[8] 周 娜.抑郁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13- 314 .

[9] 张云.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糖尿病[J].中国当代医药 ,2009(8):165-168.

[10] 张艳,鲁文菊,李辉.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上旬刊):29- 30 .

[11] 王娜娜.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6):526-527.

[12] Sujata J,S R, Sabina K,et al.Incidental gall bladder carcinoma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report of 6 cases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Clin Diagn Res,2013,7(1):85-88.

[13] 严香菊.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4):474-475.

R473.5

A

1672-4062 (2015)04(b)-0174-02

2015-01-18)

刘佰云(1971-),女,黑龙江青冈人,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血糖病人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谁是病人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