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液体疗法的护理

2015-02-10 20:00唐玲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渗性酮症颅脑

唐玲玲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

颅脑损伤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液体疗法的护理

唐玲玲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

目的 探究分析颅脑损伤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液体疗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4年该院收治的颅脑损伤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液体疗法的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液体疗法的护理之后,患者的血糖、血钠以及血浆渗透压都控制在正常水平,液体疗法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液体疗法;护理;颅脑损伤;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HNDC)是一种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后的并发症,临床上这种疾病的死亡率比较高。该研究选取2010—2014年该院收治的颅脑损伤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液体疗法的护理,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4年该院收治的颅脑损伤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为55~75岁,平均年龄为(67.9±1.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为54~76岁,平均年龄为(68.1±1.1)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首先,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其次,护理人员应该按时给患者进行输液。最后,护理人员要照顾好病人的饮食。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液体疗法护理,具体内容: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静脉内补液的护理,其目的是为了补充血容量以及及时纠正高渗透压的状态。护理人员应该依据升华参数来选择正确的输液种类。

其次,护理人员应该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补液量应该按照生化指标进行及时调整,使其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果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小于320 mmol/L时候,应该立即改为等渗盐水。

第三,胃肠内补液的护理。水分能够在胃肠内迅速的吸收,然后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如果患者的肾功能状态良好,消化道内没有出血的现象,就可以实施这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因为这种补液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静脉补液量,避免由于补液不恰当而出现危险情况,实现的纠正高渗透压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能够给机体补充所需的热量以及营养物质。护理人员给患者进行鼻饲的时候要注意速度应该比较缓慢,还要把患者的床头抬高30°,同时要使患者的头部偏向于一侧,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第四,护理人员应该定时并且定量的给患者胃管内补液,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次的注水时候应该检查胃管是否在胃中,并且观察患者是否发生不适的现象。所以,在临床上应该使用喂养泵进行24 h连续注入,同时应该根据检测的结果随时调整注水量,并且把注入的速度控制在80~100 mL/h之间,减少胃潴留以及返流发生的概率。

1.3 疗效判定

通过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观察,判断患者的临床疗效。经过护理之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基本恢复,则为显效;经过护理之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有所改善,则为有效;经过护理之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没有好转反而恶化,则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处理,并且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进过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观擦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3.3%,有效率为33.3%,临床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0.0%,有效率为20.0%,临床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再加上感染、创伤刺激的一种应急反应,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高血糖、高血钠以及高血浆渗透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应该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液体疗法是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关键疗法,液体疗法的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静脉内输入低渗盐水时候能够有效的防止静脉内血压下降以及溶血的现象。

该研究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液体疗法护理方式,研究结果显示观擦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3.3%,有效率为33.3%,临床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0.0%,有效率为20.0%,临床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液体疗法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4 结语

总而言之,经过液体疗法的护理之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都控制在正常水平,液体疗法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1] 王应,刘从国.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10(24):23-24.

[2] 吴宏姣.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血糖增高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11(16):78-79.

[3] 程惠玲,袁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6(34):89-91.

R473.6

A

1672-4062(2015)04(b)-0190-01

2015-01-18)

猜你喜欢
渗性酮症颅脑
锻炼前后喝水有诀窍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什么是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与什么因素有关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与低渗性脑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问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