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2型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强化治疗的生理指标和主观指标

2015-02-11 01:47杨国华郭丹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7期
关键词:生理主观胰岛素

杨国华,郭丹丹

吉林省前卫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长春 130012

评价2型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强化治疗的生理指标和主观指标

杨国华,郭丹丹

吉林省前卫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规药物治疗与强化治疗的临床生理指标和主观指标,完善院内对2型糖尿患者的治疗对策。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1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法,治疗组采用强化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生理指标、患者主观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除胰岛素抵抗指数外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生活指标和主观评价,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强化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从主观层面上改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该治疗方法应于临床做重点推广。

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生理指标;主观评价;治疗效果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胰岛素功能损伤或是缺失为原因、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2型糖尿病是其中发病率较高、发病人数较广、治疗影响较大的一种类型,又可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发于30~50岁人群,可由饮食规律、糖尿病家族史、机体损伤等因素致病。2型糖尿病的常见治疗方式为使用药物刺激机体胰岛素的分泌,少数直接注射胰岛素。而强化治疗则是近些年兴起的、从生理、病理、生活规律等各个方面均衡考量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普遍认可。该文根据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对常规治疗方法和强化式治疗方法对患者生理指标和主观指标带来的影响做简要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共有患者113例,男性69例,女性44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61.33±2.00)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23年,平均病程(17.72±1.73)年。治疗组共有患者113例,男性78例,女性35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58.91±2.41)岁;最短病程3年,最长病程21年,平均病程(16.25±1.31)年。全部患者均已进行严格的病理诊断,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且均无重大并发症,不影响对比研究结果。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法,如二甲双胍片、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等。辅助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制定合理的膳食食谱。全部患者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血糖量测量。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强化治疗法,包括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心肺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逐渐递进的运动计划,改善患者的膳食结构,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并在治疗结束后持续保持。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药物使用方案:如将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倍欣、拜糖平;磺脲类药物,如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等药物作为基础药物。对于体重正常者使用二甲双胍、优降糖、拜糖平。对于肥胖者采用优降糖、二甲双胍、拜糖平。对于餐后血压激升者使用拜糖平。对于年龄超过70岁,或体质偏弱者使用糖适平、美吡达、达美康。对于口服药物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后控糖效果不理想者再使用注射胰岛素控糖。全部患者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血糖量测量。

两组患者主观指标均采用自评问卷,评价内容包括:活动能力、疼痛、感知、精神状态、精神状态、社会功能,5项。每项10分,得分越高代表程度越深。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生理指标、患者主观指标以及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和对比情况(±s)

治疗前治疗后组别糖化血红蛋白(mmol/L)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对照组治疗组P值11.57±1.88 11.82±1.37>0.05空腹血糖(mmol/L) 13.31±2.73 12.95±1.80>0.05 1.05±0.27 0.94±0.51>0.05糖化血红蛋白(mmol/L)空腹血糖(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0.89±0.42 0.73±0.99>0.05 6.81±1.1 4.99±1.73<0.05 7.01±1.26 4.01±1.17<0.05 0.48±0.72 0.91±0.46<0.05 1.71±1.63 2.63±0.96<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指标变化和对比情况[分,(±s)]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活动能力疼痛感知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总体评分活动能力疼痛感知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总体评分对照组治疗组P值7.12±1.37 7.89±1.15>0.05 5.23±0.86 5.91±1.01>0.05 6.51±1.15 6.07±0.96>0.05 5.42±0.73 5.89±0.91>0.05 7.84±1.20 7.90±1.16>0.05 6.27±0.96 7.03±0.38>0.05 7.98±1.52 8.23±1.77<0.05 4.75±0.73 3.01±1.78<0.05 7.41±1.01 8.15±1.14<0.05 7.63±1.82 8.92±1.86<0.05 8.54±1.62 8.91±1.70<0.05 6.27±1.65 8.93±1.79<0.0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计算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独立样本。

2 结果

根据该次治疗结果将两者患者的生理指标和主观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其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病患的各项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病患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中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病患的主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病患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可知与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相比,强化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更具治疗优势,且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参与治疗的主观积极性。笔者要首先强调一点,虽然该文观点认为强化性治疗方案更加有效,但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同样有效,而强化治疗方案的针对性更强、对患者日后生活习惯的影响更深、对治疗持续性的影响更长。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具有一定的血糖控制能力,但相对较弱,所以需要药物辅助。而且良好的运动习惯、作息习惯、饮食习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所以强化治疗中首先对运动量、饮食食谱、维持患者饮食习惯做出了强化要求,目的是使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仍然能够长久的保持,以降低病情反复概率、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另外,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种类较多,在治疗中切忌统一用药,药物种类和用药量要根据患者体质、年龄、体重、病情发展程度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在最佳的治疗效果下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型和药物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该次研究中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除胰岛素抵抗指数外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量和分泌能力有关,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均为辅助控制行为,虽可刺激患者机体胰岛素的分泌能力,但未能改变患者自身固有胰岛素敏感性。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生活指标和主观评价,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强化性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从主观层面上改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该治疗方法应于临床做重点推广。

[1]王伟彬.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13):225-226.

[2]张忠平.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随访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146-147.

[3]朱丹.早期强化与常规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17(24):10-12.

[4]蒋艳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9(9):207-208.

[5]何冬梅.饮食运动疗法在糖尿病康复中的重要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4(1):1151-1152.

[6]王洪阁.糖尿病科室的管理和对病人的饮食、运动、心理、药物指导[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3,11(2):265-266.

R587.1

2015-05-27)

杨国华(1979.11-),女,吉林通化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治疗。

猜你喜欢
生理主观胰岛素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打破生理“平衡”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