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晖:清清亮亮直至地老天荒

2015-02-11 21:35由卫娟
齐鲁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青春女儿世界

由卫娟

大寒次日,戌末亥初,拜访王小晖先生。

小狗汪汪了几声,哆哆着绒绒长耳重回卧室门口镇守。女儿进门,早上与王小晖负气而去,此刻依然粉面薄嗔,教人拼命忍住一声“扑哧”。一个学生回去了,又进来了一个,都是最好的年龄,有着不自觉的青春与美好。家常的王小晖,穿着女儿淘汰的浅浅的湖绿色羊绒衫,笑眼暖暖,把女儿噘着的榴花嘴、学生鼓鼓的小翘臀,统统收摄,转身付诸纸墨,青春的恣肆与岁月的诗意跃然纸上。

多少年来,王小晖笔下的女性永远妙龄、枝叶恒久浪漫。特别是那些长长的凤眼,几无例外挑上去,个个瞳目清亮、一派纯然。有长者劝她,不要画阿睹,不要把瞳孔画得那么分明。王小晖坚持:我就要画阿睹。这双阿睹,从女儿一降生就摄住了她的心魂,或喜或怒或哀或啼,只要一提笔,就会自己落到纸上。那些眼神,她也总在一茬又一茬的学生脸上不期而遇,恍若清泉洗心。一笔带出天真,一笔带出干净,一笔带出浪漫,她画眼睛,属于引领人类飞升的永恒之女性,也折射了她本人观照这个世界的方式。

多少人在怨恚现实,以鞭丑言深刻。王小晖的眼睛却一如既往,只愿看到这世界的美好。她为一棵在风中摇曳的树驻足,痴迷于树的风姿与浪漫。薄暮轻雪中,路人疾奔躲避,王小晖却陶醉在飞雪的轻盈曼妙中,愿为这一刻的停留付出浮士德的赌约。在随意涂鸦的丫头时代,王小晖的案头,总是有一丛野菊香、几枝杏花闹。母亲容忍了满室凌乱的剪纸和墨迹,还要被迫接纳她所谓的美丽的头骨。母亲很不解,这个不多言、不计较的女儿为了一个头骨争执?母亲也不懂,十八岁的女儿自己做主辞去玻璃厂的稳定工作去远方学画?这个女儿不是一向不计较糖果多寡衣饰好坏的吗?从花一样的十八岁至今,王小晖一直好脾气、大咧咧、不计较,不觉得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发火走心的,唯一有所执好较劲不为人左右的就是创作。

英国诗人蓝德有这样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前半句说的是心境淡泊,后半句谈的傲骨铮铮。王小晖其人其画一直有这个“淡”和“傲”。 “淡”和“傲”支撑着王小晖在自己的世界里,提笔忘年。所以,她笔下的所有年轻女性,青得惊心动魄,美得无法直视,却浑然不觉。《霜晨》里的女红军,红唇性感、蓝眸湛然让人完全忽略到红军的政治意味和历史真实,扑面的只有生命的元气丰沛和青春的力量无敌。《远海》的惠安女,没有一丝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个个带着原始的力与美,无畏无忧,满画面挨挨挤挤鲜花怒放,将王小晖一贯的中性平实大气底下的一腔浪漫彻底曝光。《白玫瑰》的两个女子,粉粉的臂、鼓鼓的颊,眼波一横,整个世界瞬间是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外面风雨琳琅,满山遍野都是今天。也只有这样的十八岁,才是男性的“床前明月光”,永远也不会堕落凡间成为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

王小晖的很多作品,如《水面风来荷花醒》、《疏荷淡月》、《静湖》等等,取材相类。荷花与少女,有佛性、似梦境,均美得泰然自若浑似不觉。你留鼻血是你的事情啊,这些女子衣衫简约,均落落大方、心境与湖光一样开阔,大有“幸到门前成桃李,满庭白雪任君看”的磊然。所谓画如其人,这些画作将一个享受生命熟年的王小晖出卖了个干净彻底。

她的大咧咧无所谓底下,是执于艺术的敏感细腻浪漫多情。这个世界的粗糙冷漠丑陋配不上她的纯真与大气,她把这样的自己安放在另一个时空。真正的艺术家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山中无甲子,岁寒不知年”。当王小晖拿起画笔时,内在的自我褪去了皱纹、肌肉紧致,清清亮亮直至地老天荒。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春女儿世界
海的女儿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青春不打烊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女儿福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