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杰教授治疗地图舌经验总结

2015-02-12 06:26叶景阳朱西杰李美丽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舌苔胃气津液

叶景阳,朱西杰,李美丽,王 儒,孔 娟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



朱西杰教授治疗地图舌经验总结

叶景阳,朱西杰*,李美丽,王 儒,孔 娟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

朱西杰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地图舌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地图舌主要是由于诸多因素导致脾胃虚弱,胃中气阴不足,津液匮乏,故胃气不能熏蒸于上,而引起的舌黏膜脱落。在临证中多从调理脾胃入手治疗地图舌,且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朱西杰教授治疗地图舌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地图舌;朱西杰;经验总结

朱西杰是宁夏医科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20余年,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朱西杰教授在临床中从调理脾胃入手治疗地图舌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有幸跟随朱教授学习,现将导师治疗地图舌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对地图舌的认识

地图舌指舌苔斑块状剥脱,状若地图,舌苔多块剥落称为花剥苔,中医认为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现代医学认为地图舌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由于它的病损表现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形态和位置多变,有游走的特征,故又名游走性舌炎。主要发生于小儿,女性多于男性[1]。临床发现地图舌在老年人中也比较常见。诊断标准为:临床表现:①症状反复发作,病程常可达数年之久,无疼痛流涎及其他口炎症状;②舌苔剥脱,舌面光红,围以灰色隆起,大小形状不一,可相互融合成地图状;③舌苔可边剥脱、边修复,形状经常变化,有时可以完全康复,但易复发;④常伴反复呼吸道感染、佝偻病、贫血、肠寄生虫病和微量元素缺乏等[2]。

2 现代医学对地图舌的认识和临床治疗

2.1 病因病机

西医大多认为地图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与多种因素有关。谭映红等[3]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精神压抑、失眠;②营养因素:消化不良、维生素B缺乏、贫血等;③局部因素:口腔炎症、乳牙萌出刺激、龋齿等;④遗传因素。薛征[4]认为地图舌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蛔虫感染、消化不良、遗传、炎症等因素有关。

2.2 西医治疗

西医没有特殊治疗方法,一般采取补充维生素及葡萄糖酸锌等治疗。王俊芳等[4]采用补锌治疗小儿地图舌60例,治疗1个月,观察组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B溶液治疗,有效率为16.7%。刘明[5]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地图舌30例,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0%,并认为康复新液对地图舌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皮损的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血管新生,利于丝状乳头恢复及消除炎性水肿有关。西医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求患者不要劳累过度,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口腔清洁,按时刷牙;合理膳食,保证足够营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 传统医学对地图舌的认识和临床治疗

3.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苔为胃气所上。《伤寒论本旨·辨舌苔》:“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可见舌苔是胃气盛衰的体现,凡是可以损伤胃气的因素皆可导致舌苔剥脱。大多医家认为地图舌与脾胃气虚、脾胃阴虚、气血不足、胃火炽盛、气滞血瘀等相关。

3.2 中医治疗

中医在对地图舌的治疗上多采用益气养阴、健脾和胃、祛瘀通络、清热生津的治疗方法。董蕾等[6]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地图舌59例,治以健脾益气、养阴生津,其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93.3%。佟玲[7]在益气养阴治疗地图舌32例中,将地图舌分为脾胃气虚型和脾胃阴虚型,临证分别采用健脾益气和滋养胃阴治疗,其有效率达到96.88%。付兰等[8]运用启脾丸治疗地图舌40例,以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化裁而成的启脾丸治疗消化不良型地图舌,达到了健脾和胃、化食生苔的效果,其总有效率为95%。刘传珍等[9]提出地图舌的微观特征是舌乳头萎缩、舌微循环障碍,符合中医“瘀血”的概念。治疗上以健脾祛瘀、健脾开胃以治其本;活血化瘀,改善舌微循环,以治其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夏近宜[10]采用桂枝汤治疗小儿地图舌38例,认为小儿地图舌既是气血阴阳失调的外在表现,也是其脏腑生理病理变化在舌部的反映,故取桂枝汤之调和阴阳,敷布阳气之功治疗,有效率为71.1%。李茂玲[11]运用清火汤治疗心肝火旺,胃热炽盛所致地图舌,治以清肝泻火,清热解毒凉血,取得了良好疗效。

4 朱西杰教授对地图舌病因病机的认识

朱西杰教授认为,地图舌与先天禀赋、个人体质、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等因素有关,其病机主要是气血阴阳亏虚、热邪、淤血、气滞等,引起脾胃损伤,胃之气阴不足,胃中津液枯竭,胃气不能上承于舌,故见舌苔剥脱。故病位在脾胃,与心、肝、肾等脏腑相关。

小儿脏腑娇嫩,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要求较多,但小儿胃气相对不足,饮食稍增则易影响脾胃运化。加之小儿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内伤积滞易煎灼津液而为地图舌。老年人体质一般比较羸弱,脏腑功能减退,气血津液不足,常出现花剥苔。饮食的偏嗜同样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过食辛辣干燥之品致胃火炽盛,煎灼胃中津液,耗伤胃阴,胃气不能熏蒸于上则出现地图舌。 感受外邪或内伤积滞易损伤脾胃气机,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致气机阻滞,气为血之帅,气随血行,故气滞日久,导致瘀血痹阻于胃络,损伤胃络,耗伤胃阴。可见舌质淡或紫暗,舌下有瘀点,舌苔剥脱。情志不遂,肝郁日久化火,耗伤阴血,阴血亏虚,阴液不能上承,故见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舌苔剥落。劳累日久可见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脾气虚弱,运化失调,统摄失常。气血亏虚日久,则津液不得输布,阴液亏耗,可致舌质淡嫩,舌苔渐少,甚至脱落。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而致肾精亏虚,阴津亏虚,虚火上浮,则口燥咽干,舌质红,舌苔剥落。

综上可见,地图舌的形成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引起的,最终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脾胃虚弱,胃中气阴两虚,津液虚耗,胃气不能熏蒸于上,引起舌苔剥落。

5 辨证论治

朱西杰教授根据多年治疗经验,总结以下治疗方法。

5.1 健脾益气,补益脾气

脾胃损伤引起脾气虚弱,气不布津,胃中津液缺乏不能熏蒸于上。症见患者舌质红,舌苔剥脱片大小不等,如地图状,剥脱面发红,伴有不欲食、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口渴喜冷饮、大便溏薄、动则气喘自汗、脉濡,治疗宜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方选参苓白术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药用太子参、生黄芪、炒白术、茯苓、白扁豆、生山药等健脾益气,沙参、麦冬、五味子养阴益胃生津,不欲食者加鸡内金、焦三仙以消食和胃;自汗、盗汗严重者加龙骨、牡蛎以收涩敛汗。诸药合用补脾气而养胃阴,胃中津液充足,胃气熏蒸于上,舌苔自生。

5.2 酸甘化阴,濡养胃阴

热伤胃津,阴津匮乏,引起胃阴不足,故口燥咽干,舌体瘦,舌红少津,舌苔剥落,胃中嘈杂似饥,饥不欲食,腹中胀满,大便干燥,脉细数。朱西杰教授根据叶天士提出的“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阴”的理论,提出了酸甘养阴的治疗方法。酸具有收敛、固涩和生津的作用,可收敛肝阴;而甘能益脾胃滋阴的功效。故酸甘配伍,一敛一润,则可两济其阴,促进脾胃生化阴液,即酸得甘助而生阴[12]。以芍药甘草汤加减化裁。药用乌梅、五味子、白芍等敛阴益胃生津,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养阴润燥,益胃生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甘味药物,补脾益气生津液。伴有腹胀、不欲食者,可加半夏、石菖蒲、枳实、厚朴、藿香、佩兰等消痞散结,化湿和胃,诸药合用,滋胃阴而不滋腻,酸甘合用,酸不碍脾,甘不助阳,酸甘相合,则阴液自生。胃中津液充足,使胃气得以恢复,熏蒸于上,舌苔得生。

5.3 清热泻火,通降胃火

因饮食积滞或过食辛辣干燥之品,引起胃火炽盛。症见患者舌质红,舌苔呈不规则剥落,形如地图。口燥咽干,渴喜冷饮,消谷善饥,口臭不爽,口舌生疮,小便黄,大便干燥,脉数。治疗宜清热泻火、健脾养阴。方用泻心汤合益胃汤加减,药用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天花粉、石斛、芦根、玉竹清热除烦,沙参、麦冬滋生津液,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泄热。胃痛剧烈者,可加元胡、郁金、川楝子以理气止痛,诸药合用,清热泻火通下,健脾益胃生津。胃火得降,津液得复,则舌苔可生。

5.4 活血化瘀,疏通胃络

因感受外邪,内伤积滞损伤脾胃气机,或肝郁气滞,气滞日久导致瘀血停于胃中,损伤胃络,耗伤胃阴,症见患者舌质淡或紫暗,舌下有瘀点,舌苔不规则剥脱,胃中疼痛,状如针刺,不欲饮食,伴有面色晦暗无华,睡眠差,易出汗,脉沉细。治宜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药用五灵脂、蒲黄、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疏通胃络;檀香、砂仁行气和胃;生地黄、沙参 、麦冬以滋阴润燥,益胃生津。诸药合用活血化瘀,疏通胃腑,健脾益气,养阴润燥,在行气活血的同时固护胃气,滋生津液。

5.5 养阴柔肝,滋养肝血

情志不遂,肝郁日久化火,耗伤阴血,肝血亏虚,内生虚热,耗伤津液,故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舌苔少,甚至剥脱;阴血少则难以濡养肝络,可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劳累后加重,脉弦细数。治宜养阴柔肝,滋生津液,方选一贯煎加减,方中生地黄养血滋阴,补益肝肾;川楝子疏肝理气,沙参、麦冬、当归、枸杞益阴养血柔肝,加入石斛、玉竹以养阴生津。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肝气条畅,缓解胁痛;养血滋阴生津液,津液充足,则舌苔得生。

5.6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心血不足,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津液不得输布,日久阴津虚耗,可致舌质淡嫩,舌苔少,甚至剥落;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可伴有心悸怔忡、失眠等症状;脾失健运,则不欲饮食,大便溏薄;气血不足,伴有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治宜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用归脾汤加减,方中黄芪、人参、白术健脾补气;当归补血养血;龙眼肉补脾气、养心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加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益胃生津。诸药合用,补气养血,健脾养心,气血充足,津液得运,舌苔可生。

5.7 补肾填精,滋阴益肾

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而致肾精亏虚。阴津亏虚,口舌失润,故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舌苔剥落;肾阴不足,故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脉细数。治宜补肾填精、滋阴益肾。方用左归丸加减,取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滋补肝肾之阴;枸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生精补髓;牛膝强肾益精、强壮腰膝;加入沙参、麦冬、玉竹养阴生津;五心烦热甚者,可加鳖甲、知母、黄柏、丹皮等滋阴清热。诸药合用,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津液得生,舌苔自复。

6 典型病案举隅

王某,男,5岁,2011年2月初诊。患儿2年来舌苔时有时无,经过多方治疗无效,遂来就诊。证见患儿舌体瘦小,舌苔多处剥落,平时爱哭闹,伴有食欲差,神疲乏力,腹胀,嗜睡,大便干燥,身体瘦小,面色白光 白,懒动,脉细弱,诊断为:花剥苔,辨证属胃阴不足,脾阳衰弱,治以酸甘化阴,健脾益胃养阴。药用半夏、石菖蒲、代赭石、焦槟榔、枳实、厚朴、瓜蒌、橘核、薤白、乌药、牛蒡子、藿香、佩兰、焦乌梅各4g,川楝子3g,川断、党参各6g,莱菔子5g,炒白术、干山药、神曲、半枝莲、桑寄生各8g。共六付,每付药煎煮取汁100mL,分4次服完。嘱患儿家属饮食清淡为主,并注意休息。二诊,证见患儿舌苔已现,食欲好转,乏力减轻,午睡时间减少,活动增加,大便正常。继用党参、五味子各5g,白术、茯苓、生乌梅、焦山楂、瓜蒌、薤白、藿香、佩兰、乌药、莱菔子、焦麦芽各6g,甘草3g,石斛、半枝莲、神曲、川续断、桑寄生、山药、骨碎补各8g。六付,服法同前。1周后,三诊,患儿舌质淡红,舌苔恢复明显,食欲正常,活动明显增加,故改汤剂为散剂,冲服,令患儿连服1个月,随访至今舌苔未再脱落。

7 结语

综上,地图舌是一类舌黏膜疾病,平时症状不显,一般不为人们所注意,常常伴随其他临床症状出现,对人们的健康危害甚大。朱西杰教授通过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从调理脾胃、滋养胃阴、固护胃气入手来治疗地图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地图舌提供了新思路。

[1] 翟文生,朱姗.地图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9-10.

[2] 李秉琦,周曾同.口腔黏膜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9.

[3] 谭映红,刘丽辉,李孟铨,等.儿童地图舌相关发病因素的探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27(6):832-835.

[4] 王俊芳,秦周顺.补锌治疗地图舌6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2):109.

[5] 刘明.康复新液治疗地图舌30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4):388.

[6] 董雷,郭彦.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地图舌59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5(2):152.

[7] 佟玲.益气养阴治疗小儿地图舌32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5):647.

[8] 付兰,张敏娟.启脾丸治疗小儿地图舌40例[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25(5):378.

[9] 刘传珍,周丽华.健脾祛瘀法治疗小儿地图舌127例[J].河北中医,2001,23(2):104-105.

[10] 夏近宜.桂枝汤治疗小儿地图舌38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3):11.

[11] 李茂玲.清火汤治疗地图舌临床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61

[12] 朱西杰,牛阳.胃肠病辨治心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67.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9-26

叶景阳(1989-),男,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朱西杰(1963-),男,宁夏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脾胃病。

R241.25

A

1673-2197(2015)03-0051-03

10.11954/ytctyy.201503020

猜你喜欢
舌苔胃气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