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启示:纪念抗战胜利的时代价值

2015-02-12 15:40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5年5期
关键词:铭记正义抗战

刘 琳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大规模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1]“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极大地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更加努力地奋斗。重温抗战,缅怀先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为推进我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聚人心,为实现深圳“两区三市”战略目标提供动力。

一、铭记历史、勿忘国难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占我国东北领土,接着进一步策动了“卢沟桥事变”,残暴的罪恶的侵华战争全面开始。枪声把沉睡的猛狮惊醒了。中华民族在生死攸关、民族存亡的危险关头,为恢复国家和领土主权、为捍卫民族和自由尊严,被迫拿起刀枪奋起反抗。一个文明古国,在风雨飘摇中被卷入了战争的深渊,也卷进了世界历史,更在内忧外患中开始了民族觉醒的历程。这是一场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正义之战、民族之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持续了14年的抗日战争,以1945年中华民族的彻底胜利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失败而结束。在那场席卷多个国家多个地区的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纵然已经过去了70年,但这民族的苦难一页,却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坎上。

(一)永远铭记“九·一八”的炮声。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并发动了一场侵略行径,炮轰我沈阳北大营,悍然发动了旨在侵吞中国东北三省的侵华战争。在此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地区近13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相当于日本国土3倍多。东北全境的沦陷,使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拥有丰富资源的东北大地沦为异域。此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建立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的奴役和殖民统治,历时长达14年之久。

(二)永远铭记卢沟桥的烽火。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场更大的侵略行径,借口一名士兵在宛平城失踪,随后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以此打开通往北平的大门。这场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灭亡中华民族的罪恶野心,在这一刻爆发,中华大地半壁江山,从此开始备受蹂躏。和宛平城紧紧相连的卢沟桥,是南路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它横跨在卢沟河上,见证着这段风雨沧桑的历史。

(三)永远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国难。南京大屠杀,这一不忍被提起的惨绝一幕,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本帝国主义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6周之长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有超过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残忍杀害,手段令人发指,暴行罄竹难书。千年古城南京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达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古都成为废墟,家园不复存在,民族伤痛永志不忘。

(四)永远铭记华南国土沦陷的黑暗。1938年10月12日,日军主力部队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占领惠州,直入博罗、增城,10月21日占领广州。广州从1937年8月31日首次被空袭至1938年10月21日沦陷这14个月里,遭日军轰炸的密度仅次于当时的陪都重庆。1941年《广东年鉴》统计:从1937年8月31日至1941年底,日机袭粤共19281架次,投弹达20842枚,炸死7153人,伤11838人,毁房20031幢。同年11月22日,日军5000余人在深圳大鹏湾登陆,11月26日占领深圳。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犯下的又一笔血债。

二、缅怀先烈、礼赞英雄

在日寇肆虐国土,山河陷落,家国危在旦夕之际,面对民族存亡,中华儿女共同肩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抵抗,用血肉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钢铁长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从林海雪原到莽莽太行,从黄土高原到南国水乡,广袤国土上各族人民奋起反抗,为民族而战、为自由而战、为独立而战。这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奋进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一章。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涌现出无数的抗日英雄;魏巍群山、滚滚长河,掩埋着无数英烈的忠骨。

(一)缅怀战斗在白山黑水的东北抗联志士。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开始抗战时间最早、坚持抗战时间最长的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在异常残酷的斗争环境中,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与优势装备之敌浴血鏖战、周旋苦斗,坚贞不屈,独立坚持游击战争达14年之久,14年里他们拼死抵抗,歼灭和牵制了数十万日伪军,有力地配合着关内的抗战全局,大大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战14年,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杨靖宇慷慨悲壮视死如归,巾帼英烈八女投江千古流芳。赵一曼、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光照千秋。他们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是中华民族宁死不屈、自我牺牲、争取独立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缅怀战斗在大江南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志士。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和南方游击队为经改编后(统称八路军、新四军)共计5.6万余人全部奔赴抗日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积极开辟抗战的敌后战场。在整个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由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作战,逐渐上升为抗日的重心并成为与日军作战的主战场,为赢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此时,正是靠中共领导的军队深入敌后战场,以游击战拖住了侵华日军的后腿,才使其在1938年秋季以后在华停止了战略进攻。共产党在敌后进行的虽然是分散的游击战,总作战却多达12万次。历史已经证明,这种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法,正是对付日本侵略者的有效战法。”[3]在这场体现民族精神的抗战中,涌现了千千万万的英雄,到处回荡着气吞山河的悲壮。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1944年7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强调:“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不是为个人利益打算、为反动势力服务的旧英雄主义,而是新英雄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群众的英雄主义。”[4]“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军队,具有一切条件来开展新英雄主义运动。”[5]这里,我们就深刻理解了,如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阳明堡火烧敌机、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勇士的壮烈跳崖、全连82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八路军、新四军全体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三)缅怀战斗在南国土地的东江纵队志士。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有一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活跃在华南地区的人民抗日军队——东江纵队。1938年日军全面入侵华南后,一批共产党员在广东省东江地区东莞、宝安、惠阳等地组织抗日武装,这就是威名远播的东江纵队。在坚持七年的战斗中,东江纵队远离中共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华南敌后,在极端艰苦复杂的环境中,与华南等地人民武装一起共同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经历大小战斗1400余次,歼灭日伪军9000余人。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支拥有1.1万余人的抗日劲旅,成为华南抗日战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东江纵队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朱德总司令在党的“七大”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把东江纵队与琼崖纵队和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值得一提的是,东江纵队领导人曾生司令员,就出生在深圳坪山。他带领家乡人民积极投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为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华南抗日武装作出了卓著贡献。这是深圳人民的自豪和骄傲。深圳这块经历抗战洗礼的热土,一直传颂着英雄的名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9月2日出席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6]“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7]这是我们对英雄的最高礼赞。

三、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铭记历史是为了珍爱和平,缅怀先烈是为了激励后人,纪念胜利是为了开创未来。在“九三”胜利日阅兵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紧握右拳振臂高呼:“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8]历史记录下这庄严的时刻。这是道义的放歌,也是自信的呐喊,更是真理的宣示。它承载着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承载着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经历过邪恶的压迫,我们更加懂得正义的价值;经历过被侵略的战争,我们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经历过帝国主义的劳役,我们更加懂得人民力量的意义。正义、和平、人民之道是人间正道。中国抗战的伟大胜利证明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三个必胜”是真理的必胜。抗战胜利日的纪念,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思考与启示。

(一)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坚定正义信念。正义既公平,简单来说,就是只有按照正义的规则、准则行事才能更好地发展,邪不压正总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正义的一方必然会取得胜利。究其根本原因,那是因为正义的方面是人们的一种基本诉求,能够表达人们对于道义、规范的呼声。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这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使然。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这样的基本道理。纵观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好,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罢,挑起战争的一方总是邪恶的,总是会遭到失败的。代表正义的一方必将取得胜利。所以,坚信正义的力量,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所有邪恶终将被历史埋葬。正义必胜就是一种自然法则的胜利,就是一种真理的胜利。人类对正义的追求和坚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动力。对于国际关系来讲,只有建立新型的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世界才能健康有序发展。“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战胜黑暗”这是真理铁律。

(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坚定和平正道。和平是正义的要求,也是正义的结果。和平好比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和平是自然万物生长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康健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来说,唯有和平能够带来安静祥和的环境,能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各种广阔的空间。但是和平来之不易,守卫和平更需坚定。我们通过阅兵纪念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暴行,目的就是唤起全世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伟大而善良的品格,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世世代代流淌。中华民族血液中不具有侵略扩张的基因,中国人民对“国强必霸”的逻辑决不接受。翻开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一次次遭受列强入侵,惨痛犹在,但中国人民从中学到的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是从自己的苦难中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走过70年的风雨,硝烟散尽,但今天世界仍不安宁,危险仍存,使命更重。坚持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三)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坚定人民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和根本,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平与正义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顾抗战历史,人民的力量是决定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在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一条心,同仇敌忾,与强大的日军殊死作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是正义的力量,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人民的力量,代表着民族的希望。正义必胜、和平必胜,是因为人民必胜。过去,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靠的是人民;今天,中国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靠的是人民;今后,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的还是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最伟大的力量是人民大众的同心合力。永远牢牢把握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普遍真理。今后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继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认真倾听人民的呼声,深切了解人民的诉求,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日子。这就是对抗战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担负重大历史使命的深圳经济特区,经历战火洗礼的热土,尤其应当走在前列。

[1][2][8]抗战胜利70 周年纪念大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文)[EB/OL].h ttp://p o litics.pe o ple.c o m.c n/n/2015/0903/c1001-27543265.h tml.

[3]徐焰.中国共产党无愧中流砥柱[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15—08/26/content_36424717_2.htm.

[4][5]朱德.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九四四年七月七日)[EB/OL].h ttp://cpc.pe o ple.c o m.c n/GB/69112/73585/74082/5051372.h tml.

[6][7]习近平:崇尚英雄 捍卫英雄 学习英雄 关爱英雄[EB/OL].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0902/t20150902_519753932.shtml.

猜你喜欢
铭记正义抗战
Watch the Performance and Keep the Mission in Mind 观看演出铭记使命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山河铭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奉献,来自铭记于心的职责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抗战音画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