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高尔夫专业的办学经验

2015-02-12 19:29曹向峰刘雪勇郝仕芳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尔夫校企学院

曹向峰,刘雪勇,郝仕芳

近几年来,我国高尔夫运动不断发展,高尔夫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大。据统计,目前国内高尔夫专业人才缺口达7万人,预计未来5年需求将达30万人,高尔夫专业人才已成为体育行业最受欢迎的人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面对高尔夫市场庞大的专业人才需求,积极探索适合高尔夫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对培养有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

“模式”即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它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可见,模式就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人才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在于把高等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校企双赢,增强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单位的人才竞争优势,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高尔夫专业的做法与经验

2.1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体育专业传统的学校本位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以2010年国家特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契机,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尔夫方向)与高尔夫行业众多企业、球会、俱乐部单位合作,积极寻求更广泛、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机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与高尔夫行业合作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多功能的体育服务平台,形成了学院与企业、校内与校外、学生与岗位有效对接的双向引进和双向服务的校企合作运行。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为高尔夫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专业教师的培训提供了良好保障;有效地整合了校内优质的高尔夫专业多媒体课件、图像、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学院成立了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作为校企合作平台的组织机构,指导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学院还根据高尔夫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修订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结合的课程体系,及时调整教学和实训计划。自2005年5月学院与湖南猎鹰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清水湖国际会议中心高尔夫球会开展合作以来,学院又先后与江西省翠林山庄有限公司、天津京基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烟台南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北京华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长沙鹰皇商务球场管理有限公司、青岛金山高尔夫球会、北京天竺高尔夫俱乐部、惠州市金鹅温泉实业有限公司洲际度假酒店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尔夫专业的学习和就业特点,学院在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把原来四年制本科学生“3+1”的教学组织形式调整为“2.75+1.25”人才培养模式,即前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的上半期学生在校内进行课程学习与实践,第六学期的下半期到第八学期,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学生到高尔夫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实习、岗位综合能力训练和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基本技能的能力。这种形式充分利用了校企合作这个平台,既保证了学生在校的学习质量,又可以让高尔夫企业融入到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按照高尔夫市场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高尔夫企业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

2.3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具体实施的工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和企业根据高尔夫各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突出高尔夫专业培养能力的课程标准,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高尔夫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规范每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如改革前教学计划共有47门选修课程,内容混杂,没有方向和系统性,学生选修比较盲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运行管理。学院实行了教学模块和教育方向后,涉及选修课程共有39门,突出了专业方向和应用性的特点;另外还更新和补充了球童学、草坪学、高尔夫技能训练学、高尔夫规则与裁判法、高尔夫技术教法、高尔夫技战术与实践等课程,重点突出课程中知识的前沿性和实效性。

2.4 双向渗透融合的教材开发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高尔夫专业开办于2002年。办学之初专业教材严重匮乏,教学体系极不完善,主要借用国外的一些相关教材进行改编,没有自己的系统教材,致使在授课过程中很难达到教学内容的规范。随着学院高尔夫专业办学的不断成熟、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以高尔夫行业需求为导向,共同编写和出版了《高尔夫球运动导程》《高尔夫球场建造和草皮护养》《高尔夫俱乐部管理》《娱乐体育导程》《高尔夫专业英语》《高尔夫破90±9杆自训秘诀》《高尔夫市场营销》等八部专业教材,初步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尔夫运动与管理方向)教材体系,高尔夫技能训练学被确立为省级精品课程,部分教材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如《球童学》《高尔夫球运动发展史》等。

2.5 “双向聘任、双向服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十分重视高尔夫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并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送出去攻读学位和分期安排青年教师到校内外实践基地参加培训等方式,改善和提高了本专业整体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技能结构、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职称结构、梯队结构、学历结构、技能结构趋向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目前高尔夫专业教师全部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三名教师考上博士研究生,英国爱姆伍德高尔夫学院访问学者一名,所有专业教师都先后在高尔夫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校同时广泛吸引全国各大俱乐部、球会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充实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3 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我校高尔夫专业建立于2002年。12年来为高尔夫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2008年高尔夫专业被确立为省级首批特色专业立项建设项目,2010年高尔夫专业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项目,现已成为我国高尔夫行业发展的人才基地。经过12年办学经验的积累,学校在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目前,高尔夫专业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级体育竞赛中,获得金牌43枚、银牌30枚、铜牌37枚;学院高尔夫球代表队荣获2008年珠海全国高校高尔夫邀请赛获得团体季军、2009年“卓越杯”中国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团体季军、2010年“第三届迎大运全国高校高尔夫球邀请赛”团体亚军、2011年全国高校高尔夫球邀请赛男子组冠军、2013年“全国大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团体亚军、2011年12月17日,球队代表国家参加首届亚洲大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获得女子团体第四名和男子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2014年8月,第二届亚洲大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在青岛顺利举行,由学院高尔夫专业学生王牡丹、雷婷,大三学生龚权、戴芳丹组成的中国大学生高尔夫球女队在本次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也是继首届亚洲大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学校男女队代表国家出战)比赛后的又一大进步。目前,学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已有13名学生入选大学生高尔夫国家集训队,有7名毕业生成为高尔夫职业球员;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了2 000多名优秀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在高尔夫行业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为我国高尔夫行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4 结语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高尔夫人才成效显著,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在校企合作教学基地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学校还必须加强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尔夫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校企合作教学经费的投入;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更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J].继续教育,2008(2).

[2] 朱春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路径探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7).

[3] 王瑞祥.深化认识 健全机制 积极推进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R].在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 刘佳.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5] 祝志勇.“三位一体”校企合作顶岗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9).

[6] 任元军,李福华.产学合作的运作机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7] 刘庆华,黄朝川,王傲冰.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8] 李亚林.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管理研究[J].成人教育,2011(2).

[9] 蔺宏良,崔选盟,任春晖.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探讨[J].价值工程,2010(12).

[10] 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5).

[11] 李高海.浅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J].继续教育,2008(5).

[12] 刘智英.面向职业实践的德国FH 办学特色——兼谈对我国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1).

[13] 梁旭鹏,王樱桃,张庆建.基于小目标市场的社会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

[14] 陈艳华.浅析高职院校“2 + 1”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

[15] 李忠华,姚和芳.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猜你喜欢
高尔夫校企学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西行学院
高尔夫
校企合作五反思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