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重汽

2015-02-12 19:05刘勇
驾驶园 2015年1期
关键词:德卡聚焦重卡

刘勇

2014年1-11月份,中国重汽共实现销售整车16.2万辆,其中重卡11.17万辆,行业排名第二位,曼技术对中国重汽产品质量及销量的提升效应正在显现。在12月18日举行的商务大会上,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蔡东多次强调“聚焦”一词,2015年,中国重汽将通过“聚焦”来取得竞争主动。

重汽之“变”

中国重汽的商务大会首次走出济南来到杭州。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重汽的全资子公司——杭州发动机工厂坐落在这里。这家1958年始建、我国最早生产重型高速柴油机的发动机厂首次迎来了1600人的参观团。中国重汽也通过此次开放式参观向经销商、用户、媒体展示了全面融入曼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的发动机生产线。

作为杭州市机器人作业示范企业,杭发工厂的生产线装备完全实现自动化,可大大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生产、研发环节也是按照曼公司的流程来执行,配套件采取全球化采购理念,关键零部件由曼供货方提供,确保配套体系的品质与曼同步。

据悉,中国重汽杭发基地曼技术发动机设计产能8万台,主要生产曼D08发动机的国产化产品,在国内被命名为MC05、MC07,中国重汽的另一个发动机工厂——章丘基地则生产曼D20国产化的MC11、MC13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都是德国曼公司正在其车辆上大量装配的产品,代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

摆脱以前“扭扭捏捏”的姿态、敞开胸怀接受参观的中国重汽的变化还体现在营销理念的转变上。今年开始,中国重汽高端重卡汕德卡进行了多场路演,首开中国重汽体验式营销模式,通过活动取得订单超过300台。年会现场,6台曼技术重卡的精彩表演更是直观地传达出曼技术产品的优越性能。用蔡东的话说就是“6台车在场地上飞驰、漂移,几乎听不到声音,这说明重汽的曼技术产品在性能上已经达到一定高度。”

中国重汽年会的亮点还不止这些,以“变革创领价值”为主题的本届商务大会采用了论坛的形式,中国重汽各分公司负责人与经销商一起在台上实现互动交流,共话发展大计。与以往的商务大会“领导讲话加颁奖仪式”的古板方式不同,论坛的举行活跃了现场气氛,经销商代表也纷纷讲述卖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有位经销商感慨地说:“重汽产品质量大幅度地提升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回头客,卖出一辆车,换来的往往是一批用户!”

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表示:“中国重汽在三年前就开展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的‘二次创业工程,变革的效果是明显的,2015年,变革还将继续,2015年是中国重汽的‘品牌、质量、效益升级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以曼T系列、C系列产品推广为主线,实现企业的全面升级。”

汕德卡开始发力

据行业机构调查,2014年中国重汽产品的用户满意度较往年提高了二十个百分点,曼技术卡车上市以来,单车最长运营里程已超过50万公里,业内专家和用户对此都给予了高度评价。2015年,中国重汽目标销售整车20万辆以上,其中重卡13.5万辆,高端重卡汕德卡目标2000辆,这已经接近于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几家进口高端重卡品牌每家一年的销量,导入曼技术不过两三年时间,有这样的魄力可谓底气十足。

定位于进口重卡替代产品的汕德卡是中国重汽引进曼技术成果的最佳体现。在谈到这一品牌的优势时,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公司销售总经理刘正涛表示,汕德卡搭载的MC11发动机B10寿命为150万公里,发动机机油换油里程达8万公里。MCY13驱动桥换油里程为10万公里,同时采用SKF轮毂轴承单元,免维护。采用了德国WABCO的ECAS控制系统,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利用遥控器便可对空气悬架进行操控和调节,整车升降幅度达19厘米,可减少接驳挂车时间,提高车辆出勤率。全车9个气囊全部采用德国大陆空气弹簧及萨克斯的减振器,重量轻,车架减振效果好。整车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采用气囊悬架、铝壳变速箱等新技术、新材料,整车重量更轻。值得一提的是,汕德卡的驾驶室为国内唯一带横向稳定装置的四点悬浮驾驶室,且四个气囊可自动调节高度,大幅度降低传递到驾驶室的振动,驾驶员的舒适性驾驶体验非常棒。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销售部总经理刘正涛认为,重卡走向高端是必然和趋势。随着国家治理超载、超限力度的加大,用户对重卡的需求越来越要求车辆具备高效、安全、环保的特征,汕德卡正适合这一需求趋势,所以它的推广前景可期。“对于汕德卡品牌,我们不会过多追求销售数量,而是把它看作是中国重卡与国际接轨的先驱和代表。我们要把中国的民族重卡引领到世界水平!”

据刘正涛介绍,目前,汕德卡的订单已超过1000辆,购车者大多数都是之前使用进口车的用户,还有一部分属于之前用国产车被引领到高端重卡上来的用户。“从市场反馈来看,用户最统一的反馈就是省心。汕德卡超高的可靠性、高出勤率和低油耗、低维保成本等优势最让用户满意。”

重汽的“聚焦”策略

“聚焦”是中国重汽在2015年乃至接下来的几年里的主旋律。所谓“聚焦”,就是集中精力去做优势市场、开发潜在的增量市场,通过“聚焦”来获得竞争的主动性。蔡东认为,“聚焦”的核心是把市场引导到曼技术产品上来,曼技术发动机和车桥是中国重汽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

在产品“聚焦”上,中国重汽将“聚焦”6×4、6×2牵引车,让更多用户认识其性能的优越性,要进一步扩大差异化竞争,比如装配AMT变速箱、超大马力发动机、在T7上标配倍耐力轮胎等,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中国重汽还将大力丰富汕德卡品牌的产品配置,540马力的MC13发动机将被装配到高速干线运输用的6×2、6×4牵引车和大件运输牵引车上。据刘正涛介绍,2015年,汕德卡品牌将启动让用户省心的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可以做到为用户量身定做车辆,甚至可以做到在用户运营的路线上布局多个服务站,可安排哪个负责维修保养,哪个作为突发状况应急等,全面让用户省心、放心。

中国重汽2015年将“聚焦”专用车市场,目前已与三一重工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合作改装的泵车有50台已投放市场,用户试用结果反响很好,其连续工作已达到150个小时这一硬指标,与进口车几乎达到同一水平。消防车底盘也已与5家消防车改装厂签署了战略合作关系。另外,长途用的牵引冷藏车,短途用的载货类冷藏车也已完成了前期调研。中国重汽还将在2015年推出装备MT13和MT05发动机的天然气车。中国重汽智能通也将在消贷车辆和C7上标配,作为一个“GPS版GB19056行驶记录仪+交通部GPS及北斗双模+MP5收放机+中国重汽车队管理系统+2年SIM卡费”的集合体,该系统将给用户的运营、维保、管理等工作带来极大便捷。

中国重汽5平台产品的全面发力使2015年销售重卡13.5万辆的目标显得并不遥远。在这一“品牌、质量、效益”升级年里,中国重汽曼技术产品将占到总产品的三分之一,蔡东说:“现在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在为未来铺垫一块石头。”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全面导入曼技术已经给重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看来,蔡东说的“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使中国重汽的牵引车成为行业标杆”这句话有点谦虚,因为若是照着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中国重汽领先行业的恐怕绝不仅仅是牵引车!

猜你喜欢
德卡聚焦重卡
我国重卡年销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约瑟夫·寇德卡:谜一样的摄影大师
万花筒
首尔摄影博物馆(MOPS),首尔,韩国
竞速
品牌视野
马戏虎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