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蒙台梭利(三)

2015-02-13 00:22朱永新
天津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朱永新蒙台梭内心世界

■朱永新

之一:人的内在发展依然是一个谜

人的内在发展依然是一个无法进行预知的谜。我们可以说的是,人类的发展一直要经历一段需要时间的内在构建过程,就像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在呈现于大众以前,艺术家一定要先在他安静的工作室内进行一番用心的精雕细琢。(《发现孩子》第15页)

朱永新解读:

的确,人本身就是一个谜。人类已经可以探索许多宇宙的秘密,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揭开关于自身的谜底。几千年前人类就发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呼唤,但是我们始终在路上。

虽然人的内在的发展是一个谜,但是这个内在的过程一定是充满了神奇,一定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亲爱的父母们,在我们对人的发展还不是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怀着几分敬畏吧!

之二:对于我们来说,婴儿更是一个谜

人格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看不见的过程,而对于我们来说,婴儿更是一个谜。我们只是明白婴儿将来会有无限的发展可能,至于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们却无从知晓。在婴儿弱小的身体中,有着比其他动物更加复杂的独特机制。(《发现孩子》第15页至第16页)

朱永新解读:

人的发展是一个谜。婴儿的发展更是谜中之谜。在蒙台梭利看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独特的存在,“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特意志让他能够完成自身的具体转化,并向前迈进”。每个婴儿都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他们都带着各自的发展之谜来到了这个世界,成为他自己,也许应该是他们独特的使命。只是,我们还无法懂得这个“比其他动物更加复杂的独特机制”。所以,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童沿着他独特的道路自觉地前行,帮助他成为自己。

之三:掌握着通往孩子内心世界钥匙的是他们自己

骄傲是人类最蔑视的行为,而成人将自身神化之后出现的自我膨胀,使孩子承受了很多苦难。真正掌握着通往孩子内心世界钥匙的是他们自己。(《发现孩子》第16页)

朱永新解读:

《圣经》里有一句话:上帝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蒙台梭利批评说,我们成人也经常希望按照我们自己的形象创造儿童。其实,儿童远远不是一张白纸任我们图画,不是一团黄泥任我们捏塑。“那些认为婴儿在行动上被动、在心智上空洞的假设,是非常错误的”。她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发展趋向和一定的心智天赋,如果我们成人进行“不适当的干预”就会消解掉他们的努力,阻碍他们的自我实现。

亲爱的父母们,千万要避免蒙台梭利说的那种成年人经常容易犯的“自我膨胀”的毛病,千万要记住“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任何代替孩子成长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之四:那个娇柔、美好的小生命

孩子以心理胚胎的形象在我们眼前呈现,赋予了我们一种新的责任。那个娇柔、美好的小生命,那个令我们喜爱、被我们用过多物质包围、如同我们的玩具的婴儿,一定会唤起我们的内心对他的崇拜。(《发现孩子》第17页)

朱永新解读:

儿童的生理胚胎是有形的,儿童的心理胚胎是无形的。但是,儿童的心理胚胎同样“需要外部环境的保护,需要得到爱的温暖和人们的尊重,需要被它所处的环境完全接受”。所以,一方面,胚胎以它自身的节奏和规则成长,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它所处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一方面,胚胎需要外部的良好的温暖的爱的环境支持。对待这个娇柔、美好的小生命,我们仅仅有崇拜自然是不够的。为它的生存与发展,正确的态度是“要试着依靠科学的方法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为他准备好符合其成长需要的环境”。

之五:小婴儿自己把自己建构成了“人”

通常人们会认为孩子说话、走路是妈妈教出来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孩子自然地学会的。妈妈只是生下了一个小婴儿,而这个小婴儿自己把自己建构成了“人”。(《发现孩子》第20页)

朱永新解读:

虽然从表面上看儿童在出生的时候一无所有,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能。虽然表面上看儿童的一切都是爸爸妈妈教出来的,但是,儿童自我学习自我建构的能力往往是被远远地低估了的。蒙台梭利举儿童学习讲话的故事说明这个道理。她说,即使是儿童的“母语”,也不是完全跟着妈妈学会的。如果孩子在国外出生,他的语言可能就远远比他的爸爸妈妈强,这个语言的能力,就与父母没有关系,“而是孩子自己学会的——孩子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来塑造自己的未来”。

所以,亲爱的父母和老师们,知道了儿童的这种自我构建的能力,我们就应该更加放手,更加信任孩子。

猜你喜欢
朱永新蒙台梭内心世界
剪掉重复多余的
卖关子,真有趣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话重要,放前面
王志惠:用拼布“画”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蒙台梭利在日本
蒙台梭利教育是完美的吗
走“偏”了的蒙台梭利
冰与火之歌——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谁能在蒙台梭利的“铁王座”之上——蒙台梭利教育市场的“火”与“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