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2015-02-13 02:37何文文吴煜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合理化生源幻想

何文文,吴煜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江苏泰州 225300)

高职新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何文文,吴煜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江苏泰州 225300)

文章探讨高职新生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使用应付方式问卷(CSQ)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118名高职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高职新生多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且不同专业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2)不同专业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的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差异;(3)成熟型和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分别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因此,高职新生的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

高职新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

1 问题的提出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最早由Diener(1984)提出,他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视,针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研究显示,高职新生与本科新生相比,其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数量和严重程度都高于本科新生[2]。这导致高职新生往往学习动力不足,对大学生活不满,甚至自暴自弃,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高职新生的幸福感不但影响到其大学生活的质量,更能体现其心理健康状态,值得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当前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重点都在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上。一般认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主观因素包括人格、应对方式、主观评价和社会比较等[3]。

应对方式(copingstyle)由Folkman&Lazarus (1986)提出,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影响着个体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应对方式与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 研究过程

2.1 对象与方法

2.1.1 被试选取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大一新生共120名学生,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其中女生66人,男生52人,年龄18~21岁。

2.1.2 研究工具

2.1.2.1 应付方式问卷(CSQ)由肖计划等(1997)编制,适用于青少年,共62条目,包含解决问题、逃避、求助、自责、幻想和合理化六个因子。

2.1.2.2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本研究采用的是国内段建华(1996)对该量表的修订版。

2.1.3 数据统计本研究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分别采用了描述统计、多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高职新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分析

从以上描述统计表1的结果来看,高职新生采用应对方式从多到少顺序依次是:解决问题(0.7323)、求助(0.5975)、幻想(0.4720)、退避(0.3991)、合理化(0.3898)和自责(0.3212),总体偏向积极的应对方式。

从表1对幸福感各维度的统计结果看,高职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和全国常模(男生75.00± 15.00,女生71.00±18.00)比较,得分较高。其中精力、心情忧郁或愉快、情绪和行为控制、松弛和紧张几个维度得分均超过10分,这一结果与胡芳等人结果一致[4]。说明高职新生自我感觉精力旺盛,心情愉悦,对自身的情绪和行为掌控较好,但较为紧张。这可能与高职新生面对新环境和新身份,需要应对的事情多,新鲜感和不安定感较强有关。

2.2.2 高职新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以应对方式各维度为因变量,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为固定因子作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2)显示,高职新生的应对方式在专业上差别显著,体现在幻想因子分上,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多采用该应对方式(表3)。而在其他方面,如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上差别不显著。但专业和生源地因素存在交互作用,表明不同生源地的文科理科生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也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解决、幻想、合理化三种应对方式上(表3)。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城市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多使用解决问题、合理化的应对方式,更少使用幻想的应对方式,中小城市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多使用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而来自乡镇的文理科生应对方式差别不大。

高职新生幸福感总分的总体情况,文科生(75.83±10.980)高于理科生(74.81±11.768),独生子女(75.94±10.819)高于非独生子女(75.23±11.501),大城市(78.80±12.872)和中小城市(78.39±10.601)高于乡镇(74.22±11.208)。但以幸福感各维度作为因变量,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作为固定因子作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幸福感在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有出入。

2.2.3 高职新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对高职新生的应对方式各维度与幸福感各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两者之间部分维度呈显著相关。如,解决问题与精力、对生活满足和兴趣、心情忧郁或愉快、情绪和行为控制,以及松弛和紧张呈显著正相关。自责与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等(表4)。

研究者将应对方式分为三种类型:成熟型(包括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型(包括自责、幻想、退避)和混合型(包括合理化)。成熟型的被试在面对困难时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和“求助”,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一种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不成熟型的被试在生活中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等应付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的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而“合理化”这种应付方式既与“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付因子呈正相关,也与“退避”,“幻想”等不成熟应付因子呈正相关,这种被试常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于一体,在应付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5]。

综合以上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职新生的成熟型应对方式与精力、对生活满足和兴趣、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与主观兴奋感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混合型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呈负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表5)。

3 讨论

3.1 高职新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新生应对方式偏向成熟型,多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这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高职新生面临困难时能较理智积极的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如解决问题、求助等,而较少采用合理化和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当然,也不排除部分被试在问卷作答时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期望效应,即倾向于给出符合社会预期的答案,高估自己积极应对方式的分数。

其次,高职新生幸福感总体水平也较高,均值高于全国常模(男75分,女71分),这和唐莉等人对大学新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除了高职新生本身的原因,还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选取的高职新生多来自某高职学校的会计、护理、建工、机电等优势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比较满意,加上本次研究问卷施测时间在新生军训结束以后,学生作息时间安排有所放松,也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的校园集体生活,导致压力的下降有关。具体深层次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3.2 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差异性

高职新生的应对方式存在专业上的显著差异,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多采用幻想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两者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有关。另外,在解决、幻想、合理化三种应对方式上存在专业与生源地的交互影响,表现为生活在经济越发达,生活和教育条件越好的地区,文理科生的应对方式差异越明显。这可能与学生所生活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以及教育背景有关。

在幸福感水平上,不同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对其影响不大,表明主观幸福感这种侧重个体自身主观感觉和评估的指标并不受以上因素的影响,任何社会、学校和家庭背景条件下的高职新生都能体验到高水平的幸福感。

3.3 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高职新生的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体现在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新生,幸福感水平较高;而采用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的新生,幸福感水平较低。这可能与不同应对方式带来的不同应对效果及不同人格的被试采用应对方式的倾向性有关,如一个性格开朗乐观的人,遇到困难倾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带来积极的处理效果。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探讨。

4 结论

高职新生应对方式以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且存在专业上的显著差异,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多采用幻想的应对方式;高职新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但不存在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的显著异,幸福感指数与教育、社会、家庭背景关系不大;高职新生成熟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不成熟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混合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可见学会成熟的应对方式是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1]孙东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4):4-5.

[2]田伟翠.SCL-90因子对高职新生心理筛查及干预特殊作用的量化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5,(3):69-72.

[3]董蓓.近十年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理论研究,2015,(3):71-73.

[4]胡芳,黄豆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相关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9(1):19-22.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6]唐莉,胡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新生的幸福感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23-1224.

(责任编辑 杨荔晴)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s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among Freshme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E Wen-wen,WU Yu-hui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This research studi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s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among freshme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freshmen students.Use CSQ and GWB to investigate 118 freshmen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Results:(1)Most of the fresh men students apply mature coping styles,and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ha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ping styles;(2)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and regions,only-child or non-only-child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bjective well being;(3)Mature coping styles and non-mature coping style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or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ubjective well being respectively.So coping styles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among freshme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freshmen;coping style;subjective well being

G449

B

1671-0142(2015)04-0014-04

何文文(1984-),女,江苏扬州人,讲师.

猜你喜欢
合理化生源幻想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锁不住的幻想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