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仙歌界定与溯源

2015-02-13 06:58蒋振华罗佳艺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神仙道教

蒋振华,罗佳艺

(1.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 厦门大学 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文学研究

汉魏六朝仙歌界定与溯源

蒋振华1,罗佳艺2

(1.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 厦门大学 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仙歌是道教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仙歌,从创作主体看,应该以道教中人物或者是道教中人假托的某某仙人、真圣为创作主体;其内容、主旨以“仙”为中心,或表达对神仙美妙境界之向往,或渴望成为自由幸福、生命长存的仙人。广义地讲,凡吟咏仙人、仙境和神仙思想的诗作,即可视为仙歌。考察汉魏六朝仙歌创作的文献来源,多属广义上的范畴。汉魏六朝仙歌溯源于先秦文学文本,收录于汉魏六朝的道教文献文本。

汉魏六朝;仙歌;界定;道教

道教仙歌的出现是随着我国古代神仙观念的产生、成熟而出现的。据闻一多先生考证,古代神仙观念源于春秋时代齐地人灵魂不死观念;而灵魂不死的思想又来源于当时秦国西部仪渠人死后火葬的习俗。“所谓神仙者,实即因灵魂不死观念逐渐具体化而产生出来的想象的或半想象的人物”。“所谓神仙不过是升天了的灵魂而已。”[1,p165-175]“神仙”,除了所谓的升天的灵魂观念外,古人由于对自然山川、灵岳的崇拜信仰,又产生了神仙乃为居住在高山秀岭中的“想象或半想象的人物”的思想,这在《山海经》《庄子》《楚辞》《穆天子传》《淮南子》等文献典籍中记述较多。神仙,如果只是灵魂升天或迁入山中,恐怕对人的吸引力也不大。但由于加进了“想象或半想象”的东西,则其吸引人的内涵就大不一样了,汉魏六朝仙歌里那些极具诱惑力的仙人仙境,就是“想象或半想象”的产物,这是汉魏六朝仙歌创作繁盛的历史渊源。

较早的带有想象的性质来描写神仙的,是《山海经》。但其中的神仙还兼有半人半兽的身份,想象的粗糙,神仙并不诱人甚至让人略感恐惧和害怕。真正以诗歌的形式来描写上述内容从而成为汉魏六朝仙歌的肇始之基的,则是战国时代的《楚辞》、汉代的辞赋以及少数两汉时代志怪小说中的“玄歌”。《楚辞·远游》以奇特的想象描写了诗人与仙人共游仙境的离奇经历,表达了对神仙的强烈向往,标志着我国古代仙歌的萌芽。故朱熹说:“《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悲叹之余,眇观宇宙,陋世俗之卑狭,悼年寿之不长,于是作为此篇,思欲制炼形魂,排空御气,浮游八极,后天而终,以尽反复无穷之世变,虽曰寓言,然其所设王子之词,苟能充之,实长生久视之要诀也。”[2,p196]诗人幻想轻举远游,上浮天界,羽化登仙:“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休德兮,羡(一作美)往世之登仙。”[3,p163-164]诗人把一种既肉体长存又精神永驻的双重人格意识浓缩在赤松之类神人身上,可见诗人的仙人情结之坚定。不但如此,诗人还幻想通过多种致仙成仙的法术实现其登仙目标:“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3,p166]“餐六气”“饮沆瀣”就是后来神仙道法中服气、辟谷之术。葛洪云:“仙人服六气,此之谓也。”[4,p150]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明晦之气。“沆瀣”乃夜半之气,生气。《远游》又云:“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3,p166-167]这里反复说到的“壹息”、“壹气”,就是后来神仙道教的“守一”、“存神”等致仙之术。

神仙观念发展到秦汉时代,由于方术之士的推波助澜,似乎神仙确有其人,以致秦皇汉武信而不疑,趋之若鹜。司马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5,p3056],于是作《大人赋》规讽汉武帝。该赋以凌云矫健的笔触,丰富的想象描绘了神仙境界的美妙无比,神仙玉女的绰约多姿,没想到适得其反,“(武)帝反飘飘有凌云之志”[6,p3575],这种用楚辞形式写成的《大人赋》,无论在题材、内容手法诸方面,都是汉魏六朝仙歌的直接源头。

两汉志怪小说中,关于神仙题材的志怪比较突出,无论是博物体志怪或杂史杂传体志怪,都有反映汉武帝好爱神仙追求神仙的作品,代表作有《洞冥记》《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以及《汉武帝外传》。此外,关于神仙题材的志怪还包括可能成书于汉代的《穆天子传》。在这些志怪小说中,保留了一些假托仙人制作的玄幻之歌,是后世仙歌的早期形态。如《汉武帝内传》中有两首玄歌,其一为西王母宴请汉武帝时为女仙上元夫人所作歌:

昔涉玄真道,腾步登太霞。负笈造天关,借问太上家。忽过紫微垣,真人列如麻。渌景清飚起,云盖映朱葩。蘭宫敞珠扇,碧空启琼纱。丹台结空构,炜晔生光华。飞凤立甍峙,烛龙倚逶蛇。玉胎来降芝,九色纷相拿。挹景练仙骸,万劫方童牙。谁有寿前终,扶桑不为查。[7,p55-56]

天上仙界琳琅满目,绚烂辉煌;仙人群集,龙凤游翔,赛过人间无数。李白游仙诗中的诗句“以额叩关阍者怒”[8,p171]、“仙之人兮列如麻”[8,p705]分别从这首玄歌之“负笈造天关”和“真人列如麻”中化出。另一首玄歌则是西王母命侍女田四妃所作的答歌,主旨与前一首大体相类。而《穆天子传》中西王母为周穆王所作《天子谣》,表达了希望天子长寿、常来欣赏昆仑美景的诚挚祝愿:“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9,p296]

随着道教思想家葛洪炮制出系统完整的神仙道教理论,后来又有陆修静、陶弘景对神仙思想进行补充、完善,加上自《山海经》以来各种文献典籍以及文学创作中“想象或半想象的人物”的诱人作用,汉魏六朝仙歌作为神仙道教宣教的形象载体,开始大量为道教中人所使用。

汉魏六朝仙歌的创作情况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有名有姓的道教人物所创作的仙歌;一是道教典籍中收集存藏的仙歌,这些典籍多不署作者姓氏,且不乏拟托和设想为仙圣真人创作的作品。这两类仙歌作品,又以上清派人物和上清经系所作居多。

道教中人物创作仙歌,是从东汉末期开始的。桓灵时代战乱和灾难造成的生灵涂炭,使神仙观念更为流传,关于仙人的传说也在民间愈来愈多。马鸣生、阴长生不但以神仙身份在民间隐显,而且用仙歌的形式在民间宣传神仙思想,作品表现了漫游仙界的朦胧意识,把仙界的长生与现实生命的短暂对照起来。马鸣生有仙歌三首,均为五言句式。阴长生有歌三章,皆为四言句式。逯钦立先生认为此三章为唐人伪作[10,p2782]。但葛洪《神仙传·阴长生传》录有此三章[7,p686],又《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亦认为阴长生作此三篇[7,p99],则阴长生作的可能性较大。

三国时代道教仙歌的代表作者是葛玄,共有仙歌三首,收入《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这是一个对魏晋神仙道教特别是葛洪的神仙道教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其诗把游仙和宣道结合起来,因此,有学者指出他是首先创作游仙诗的道教人物[11]。又据《搜神记》云,魏时有仙女托梦济北郡弦超并赠诗二百余言,言及神仙降临凡间非虚妄也[12,p1257]。

两晋是神仙道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又是上清派、灵宝派开始出现并大量制作道经的黄金季节,因此,道教仙歌作者之众,作品数量之多,堪称汉魏六朝仙歌创作的繁荣阶段。

葛洪既是神仙道教理论之集大成者,又亲自创作仙歌,作为他宣传神仙道教理论的辅教之工具,其仙歌今存五首。杨羲、许谧、许翙是上清派经典的主要造作者和传授者,据陶弘景《真诰》云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仙歌,现保存在《真诰》中的作品,杨羲共计八十五首,居三人之最,正好体现了他授上清经法于二许的身份,许谧一首,许翙五首,另有羊权一首。吴猛也是晋代重要的道教人物,曾预言王敦之死,并与庾亮有交往,《水经注》曾收录其仙歌二首[12,p2321]。麻衣道士史宗作诗一首[12,p1087]。此外,当时云集庐山的诸多道士曾集体作《游石门诗》,该诗纯为幻想登上天界太清成为羽人的仙游之歌。另据《搜神记》所载杜兰香与张硕的仙凡之恋故事中,杜兰香所赠诗于缠绵羁恋之情中夹有炫仙之意,“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12,p1257],作为对仙境的夸耀,大有打动吸引张硕之企图。

刘宋陆修静所撰《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是灵宝派的重要经典,其中收有步虚词《洞玄步虚吟》(又称《空洞步虚章》)十首[7,p626],是典型的道教仙歌。由于陆修静云该十首步虚词为他已见之作,他将其收录在《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之中,从而成为最早的为署名文献所录的仙歌作品,因此,我们将其著作板权暂时寄存于陆修静门下①。其实在道教界中,自陆之后,均把此十首步虚词视为他所作,而且一旦作道法,都云歌詠陆修静的步虚词十首。

梁代道教大放异彩,陶弘景对道教大为发扬光大,其所作仙歌从《华阳陶隐居集》来看,如果把《华阳颂》所拟十五个标题分别视为单独的篇章,则他共作仙歌十七首。收录在《真诰》中的十一种一百零一首仙歌虽然大多为上述“一杨二许”之作,但《真诰》是保存他们诗作的最早文献,因此,也应有陶弘景参与其中之创作活动的功劳。周子良仙歌五首[7,p518],桓法闓仙歌一首[7,p548]。

道教发展到六朝时期,其典籍中的仙歌情况则更加复杂,由于明正统《道藏》所收道经驳杂、混乱,加以六朝道经大多不署姓氏、时代,更增加辨伪、考订的难度,唐宋开始又出现伪作六朝道经的现象,这样一来,真假莫识。因此,下面我们认定的六朝道典中的仙歌,恐怕也只能是一些大体可靠的作品。

六朝上清经系的主经是《上清大洞真经》,其卷一《大洞灭魔神慧玉清隐书》收仙歌九十四句[7,p516]。《真诰》是上清派的代表经典,共有仙歌十一种一百O一首。《道藏》洞真部主要辑录上清经典,赞颂类有《三洞赞颂灵章》三卷收仙歌九十八篇[7,p779-795],大多为六朝时作,其中有些七言句式显得拙重、艰涩,反映了七言诗尚处于初始阶段,如《玉清惠命颂》[7,p779]。洞玄部收本该置于洞真部中的《上清诸真章颂》一卷,共有仙歌五种三十六首[7,p146-150]。洞神部赞颂类之《诸真歌颂》一卷收仙歌三十二首,均辑自《真诰》,应该置于上清经系之洞真部。此外,《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收录了《太上智慧经赞》以及其他上清派的仙歌共计十九首[7,p626-628]。

六朝灵宝经系的仙歌状况,在其主经《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二十七《第三紫光丹灵真王歌》中有仙歌二十八句[7,p180],上述陆修静收录的《洞玄步虚吟》十首无疑是灵宝经系的仙歌。洞玄部赞颂类之《众仙赞颂灵章》一卷共有仙歌四种三十七首[7,p164-168],也是早期灵宝经系之仙歌。另有陆修静《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所收《礼经咒》三首[7,p839]。

三皇经系在洞神部威仪类中,其《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一卷收有仙歌三首[7,p293]。

除上述三大经系外,六朝其他道派的仙歌创作情况还有:大约为符箓派经典(亦有认为是上清经典)的《太上九真明科》[7,p367-369],《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7,p749],《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7,p410-422],分别收有仙歌四首、二首和四首。此外,还有三部难分道派(从内容来讲,民间符水派的可能性较大)的典籍《洞真太上神虎隐文》[7,p566],《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7,p495],《洞真太上说智能消魔真经》[7,p602-603],分别收有仙歌二首、三首和二首。我国最早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约成书于北周武帝时,该书专列《仙歌品》和《赞颂品》作为仙歌的专品,分别收有仙歌四十首和三十首[7,p1-295]。由于它大量引用此前道经中的仙歌,因此有与上述经典所收仙歌相重复的现象,比如上清派仙歌是它收录最多的对象。此外,由日本学者吉冈义丰等三人考定的成书于隋唐之前的《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14],收有仙歌四首[7,p741-765]。

综上所述,汉魏六朝仙歌创作配合着道教的宣传,辅助着道经的制作,成为道教人物宣道布教的重要工具。根据不乏遗漏的梳理和统计,汉魏六朝道教人物和道教典籍共有仙歌近五百篇(含句)之多,而尤以上清派所作仙歌居上,有三百八十篇(含句)左右。这些作品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本土宗教产生、发展的历史面貌,以及作为对传统文学创作的补充,探讨道教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无疑是珍贵的文本文献。

[注释]

① 敦煌道经残卷P2681号卷子载陆修静《元始旧经紫微金格目》云:“《升玄步虚章》一卷,已出。

卷目云:《太上说太上玄都玉京山经》”。

[1] 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5-175.

[2] 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6.

[3] 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63-164.

[4]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0.

[5]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3056.

[6]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575.

[7] 道藏(第5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55-56.

[8] 李白.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171.

[9] 程荣纂.汉魏丛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96.

[10]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782.

[11] 詹石窗.道教文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4.

[12] 干宝.搜神记(卷一)[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257.

[14]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1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528.

(责任编辑、校对:王文才)

The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the Divine Poems during Han and Wei Dynasty

JIANG Zhen-hua, LUO Jia-yi
(1.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2.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Divine poem is one of the major styles of Daoism literature. It can be defined in two ways, a generalized way and a narrow way. In the narrow definition of divine poem, the creator should be the Taoist or an immortal that is pretended by the Taoist. And its contents mainly emphasize the concept of immortal, or express the yearning for wonderful fairy land, or desire to become a fairy who is free, happy and undead. In the generalized definition, immortal poem is the poem about fairy, wonderland and immortal thoughts. By the inspection of the citation sources of the divine poem during Han and Wei Dynasty, the poems were generally defined in the generalized way. The divine poems of Han and Wei dynasty rooted in the pre-Qin literature and are included in the Taoist literature.

Han and Wei Dynasty; divine poems; definition; Taoism

I206.2

A

1009-9115(2015)06-0047-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6.013

2015-06-09

蒋振华(1964-),男,湖南新邵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神仙道教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自主
北京地区现存元代道教碑刻形制研究现状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神仙鱼
道家道教研究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