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及创新服务

2015-02-13 19:26吴海华
图书馆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图书馆资源

吴海华

(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 430023)



慕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及创新服务

吴海华

(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 430023)

慕课;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

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方式和教育技术,慕课在对教育本身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同时,也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对慕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如何开展创新服务进行了探讨。

1 慕课的概况

慕课,是英文“MOOCs”的中文名,本意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其最早由常青藤大学联盟的教授发起,随后很多线上教育机构相继加入,并且逐渐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学习机构,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多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慕课现已成功地进入到中国网络教育中,并快速受到民众的关注和欢迎,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2013年是中国MOOC的启动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大批高校相继加入MOOC阵营,提供百余种在线开放课程,推动了国内慕课的发展。慕课网路资源的形成,打破了各个高校之间的壁垒,也为很多普通人创造了进入到高校学习的机会,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慕课自诞生之日就将社交网络和在线资源巧妙地进行了整合,使学习者可以免费地获取名校的教学与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交互性社区,建立了交互参与机制。可以说,慕课教育模式的广泛开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模式,并且促进了传统教育的飞跃。

在慕课引发教育革命的同时,图书馆也在经历重大的变革。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纸质文献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一些新技术、新名词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图书馆3.0、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图书馆等逐渐成为图书馆人关注的热点。慕课的出现无疑将给我国高等教育及高校图书馆带来又一次的冲击,在慕课大潮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应当如何实现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实现持续发展,是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2 慕课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由于慕课的教、学主体都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范畴,以教学服务为己任的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可避免且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慕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仅是资源中心更是未来的学习中心,其将从课外的辅助式被动服务向课内的嵌入式主动服务发展,其服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本校本地区,而是将拓展为面向整个社会。同时,慕课环境对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版权和使用许可的约束下,找到图书馆资源有限开放与慕课的大规模开放之间的平衡点,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巨大难题。

3 慕课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随着慕课热潮的广泛兴起,高校图书馆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从慕课的特征、模式、与图书馆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慕课进行了全面、深层次的研究,并针对慕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当如何开展新的服务等问题开展了讨论,以此为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教育模式的更新创造更多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在国外已经有一些有关慕课环境下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的研究成果,但截至目前,我国图情领域在此方面的研究文献还较少,这证明此研究尚未得到我国图书馆业界的广泛关注。

笔者认为,由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完全照搬美国等国家在慕课环境下的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的研究成果,而应该对本国、本地区特色的图书馆角色定位进行调研。笔者环顾国外及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总结出了高校图书馆在慕课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3.1 慕课运动的倡导者

慕课与第一代网络公开课相比较有着更好的课程体验,它不再是“外挂式”的网络辅助教学,而是“内嵌式”的教学新方法,是从“讲授主导的学习”到“研讨提升的学习”的提升。作为高等教育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获取与使用方面始终走在高校其他部门的前沿,是教育资源链条中的学习资源保存者与提供者,开放获取和可扩展是其最为显著的两大特质。一直以来,图书馆都以传播知识、服务读者、授人以渔为己任,尽心尽力地为读者传递最先进的学习方法和工具。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具备对网络信息的分辨和处理能力。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MOOC平台coursera和ELX平台的一些合作院校(如多伦多大学和布朗大学)已通过实践证明,将图书馆引入教学团队可以协助教师过渡到MOOC环境,并为其提供课程参考资料,解决一些版权问题。虽然图书馆不是MOOC运动的主导者,但是高校图书馆应是MOOC运动的最佳倡导者和推动者。

3.2 慕课资源共享者

慕课运动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封闭模式,倡导开放、共享,并且得到了用户的高度好评。图书馆可以通过许多传统服务来对MOOC的学生提供支持,如提供对资源的访问,甚至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连通网络访问MOOC的场所。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教师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最大限度地完成慕课教育中的资源展示,以维系慕课学生的可扩展性与图书馆资源政策之间的平衡。

3.3 信息素养培训者

高校图书馆通过发挥自身的服务与教育职能,通过信息素养培训等途径为学者提供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方面的技能,进而实现信息素养和相关技能的提高。3.4 课程资源创造者

图书馆作为慕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参与到慕课的制作中,也可以创造全新的慕课课程,从而在合理解决版权问题的前提下,为教育机构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利用自身的资源实现慕课教育内容的拓展,形成具有图书馆教育资源的新的慕课程序,为读者提供嵌入课程,打破时间、地点、空间的制约,使读者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发挥潜在的管理功能,保管创建课程所产生的资料,解决版本控制、元数据、托管及存档等问题。

3.5 空间提供者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转型与创新都致力于发展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如配备研修室、视听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工作站和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这些都是慕课学习的有力保障、慕课资源的有力补充。图书馆不但有着充足的服务空间,也有着充足的服务经验,是学生参加慕课课程的最佳场所。

4 慕课环境下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当前,在图书馆借阅人数不断减少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慕课资源,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多教学资源和服务,将慕课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有效衔接,形成慕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的教育资源服务模式,通过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对慕课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充分发挥慕课的作用,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无限延伸。

4.1 基于慕课的发展推广与咨询服务

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异,慕课在中国的发展推广还面临许多问题。高校图书馆应该成为慕课在中国推广的领头羊,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慕课的注册、利用及选择等相关问题,随时随地为读者在慕课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帮助。当然,慕课的推广单单只靠一校之力还远远不够,如果想让慕课在中国广泛发展,深入使用,还应该走高校图书馆联盟这条路,借鉴美国MOOC推广模式,走校际合作的发展道路。

4.2 基于慕课资源开放和教学参考的课程资源导航服务

与传统的大学教育相比,慕课吸引的用户是多层次的,用户群体比较广泛,用户需求也不尽相同,图书馆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学生在线咨询等提供配套于慕课教学的资料推送、个性化需求定制等服务。这方面的服务在国外已有尝试,并逐渐成熟,国内图书馆还需进一步地摸索前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服务模式。

4.3 信息素养培训服务

慕课教育模式下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课程设置也丰富多彩,对信息的掌控与利用者来说,需要较高的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人才,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馆不但可以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专题讲座、文献检索课教学等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又可以通过新兴的网络资源影响学生,如建立图书馆论坛、教育博客、图书馆QQ群等,通过即时互动的形式渗透信息素养知识,宣传慕课教育。

4.4 基于慕课的版权和内容许可服务

慕课倡导的教育模式提倡相关资源面向全球开放,没有国家或校际的限制。然而,在自由开放的同时,网络教学面临着比传统教育更加严格的版权限制,很难放开手脚。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享有一定的“合理使用资源”的权利,有权为自己的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勇敢地站出来,为慕课的制作和使用担当好版权问题咨询和审核服务的顾问,提醒教师在MOOC课堂上使用版权许可范围内的教学内容,提倡资源的合理使用,为慕课的制作和推广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援。

5 结语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以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为基础,倡导无国界交流,为人们创造了更畅通的信息获取渠道,减少了国家之间、教育机构之间的屏障,而这与图书馆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对慕课有正确的认知,并且在慕课浪潮下发挥自身的服务与教育职能,创新观念,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1] 陆波.MOOC环境下的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J].图书与情报,2014(2):123-126.

[2]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EB/OL].[2013-08-06].http://en.wikipedia.org/wiki/Massive_Open_Online_course.

[3] 叶艳明.慕课,撬动图书馆新变革的支点[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2):3-9.

[4] MOOCs and librarys:massive opportunity or overwhelming challenge[EB/OL]. [2013-10-18].http://www.oclcorg/research/e-vents/2013/03-18.htlm.

[5] 李晓明.MOOC(慕课)——是橱窗?还是殿堂?[EB/OL].[2013-10-25].http://gaokao.eol.cn/kuai_xun_3075/20131108/t20131108_1037292.shtml.[6] 秦鸿.MOOCs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019-026.

[7] 傅天珍,郑江平.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20-24.

[8] Librarians:You most valuable MOOC supports[EB/OL].[2013-05-16].http://oedb.org/library/feature/ librarians—You- most- valuable- MOOC -supports/.

[9] 苏德毅.“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与图书馆:准备就绪,迎接“巨变”[EB/OL]. [2013-07-1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306448.

[10] 杨云云.图书馆推广MOOCS的必要性研究[J].现代情报,2013(1):153.

[11] 王聪聪.MOOC运动及其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4(4):54-57.

(编校:严 真)

2015-02-23

吴海华(1976—),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馆员。

G258.6

A

1003-1588(2015)05-0029-03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资源回收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
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探究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