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子坚蚜对五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2015-02-15 12:20沙林华等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毒力测定敏感性杀虫剂

沙林华等

摘 要 采用浸叶法测定海南省三亚、万宁和乐东地区槟榔上椰子坚蚜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以三亚地区椰子坚蚜作为敏感种群,只有乐东地区的椰子坚蚜对氟啶虫胺腈产生抗性(相对毒力指数为3.31)和万宁地区的椰子坚蚜对溴虫腈产生抗性(相对毒力指数为3.18),抗性倍数都不是很高,两地椰子坚蚜虫对其它药剂都处于敏感状态(相对毒力指数小于3),甚至乐东地区椰子坚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只有1.87倍。万宁地区的椰子坚蚜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趋势为:溴虫腈>吡虫啉>顺式氯氰菊酯>吡丙醚>氟啶虫胺腈;乐东地区的椰子坚蚜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趋势为:氟啶虫胺腈>顺式氯氰菊酯>吡丙醚>溴虫腈>吡虫啉。

关键词 椰子坚蚜 ;杀虫剂 ;敏感性 ;毒力测定

分类号 S482.3

Abstact Insects from three populations of Cerataphis lataniae Biosduval were collected, one from Sanya, one from Wanning and one from Ledong in Hainan Province. The toxicity of 5 insecticides to insects from the three populations was tested by the leaf dipping method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n the insects from Sanya were used as the susceptible, the insects from Ledong were significantly tolerant to sulfoxaflor (relative toxicity ratio of 3.31) and the insects from Wanning were significantly tolerant to Chlorfenapyr (relative toxicity ratio of 3.18), at the same time, the insects from these two regions were sensitive to other insecticides (relative toxicity ratio<3). In Wanning area, the resistant of Cerataphis lataniae Biosduval was Chlorfenapyr>imidacloprid>α-cypermethrin>pyriproxyfen> sulfoxaflor; In Ledong area, the resistant of Cerataphis lataniae Biosduval was sulfoxaflor>α-cypermethrin >pyriproxyfen >Chlorfenapyr>imidacloprid.

Keywords Cerataphis lataniae Biosduval ; insecticides ; susceptibility ; toxicity analysis

槟榔(Areca catechu L.)属于棕榈科,是一种常绿乔木。它是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栽培作物。槟榔每年开花2次,花期为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为11月至翌年2月。槟榔果形同小型鸡蛋,完全成熟后会由绿色变成橙红色,富含槟榔碱和鞣质[1]。槟榔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在海南地区的栽培历史已有1 000多年,是海南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用药材。海南为我国最大的适宜槟榔生产的省份。槟榔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槟榔在中国的产量现已位居世界第二,主要集中在海南省中南部山区一带种植[2]。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的91%,产量占到全省的95%以上[3]。

椰子坚蚜(Cerataphis lataniae Biosduval)是同翅目扁蚜科昆虫,口器为刺吸式,有无翅和有翅两种[4]。椰子坚蚜主要为害椰子、百足藤、拉坦棕属植物[5-6]。近年来,对海南槟榔的为害极其严重,从三亚、万宁、乐东的槟榔调查结果看,几乎每乡镇种植的槟榔都有受害[7],椰子坚蚜主要通过吸食槟榔叶、雕花、花序、果实的汁液[8],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等其它病害为害槟榔树,从而严重影响槟榔的产量和品质。蚜虫对于各类植物的危害一直是虫害防治中的一大难题,目前对于各类蚜虫为害的防治及相关用药的研究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针对椰子坚蚜的用药研究却为数不多[9]。种植户依靠经验,在防治中会长期连续、大量单一和无计划的使用一些杀虫剂来进行防治。加上其繁殖量大,生活周期短,危害严重,防治次数多和用药量大,从而导致椰子坚蚜抗药性的产生,增加防治的难度。因此,笔者就海南不同地区椰子坚蚜田间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以期为该虫的合理化学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虫源

椰子坚蚜田间种群分别于2014年4月采自万宁乐来农场、乐东保国农场槟榔园和三亚市吉阳镇封塘村。

1.1.2 供试药剂

30%溴虫腈微乳剂(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10%顺式氯氰菊酯水乳剂(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10%吡虫啉悬浮剂(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10%吡丙醚乳油剂(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先做预备实验,根据前期预备实验结果,将每种药剂按等比设置5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又设3个重复,并以清水作为对照。取直径9 cm的培养皿,依次铺上0.7 cm厚的脱脂棉和滤纸,并加水保湿。从田间摘取带椰子坚蚜虫的花器带回室内,用5号狼毫笔挑取体色鲜艳、健康活泼、大小基本一致的无翅成蚜到粘有双面胶的玻片上,并使其背面粘在双面胶上(注意不要粘着蚜足、触须和口器),每玻片接40头,待虫体稳定后,用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观察,剔除死亡和受伤个体,补足数目,将玻片浸到稀释成系列浓度的药液中,完全浸泡5 s而后取出,用滤纸将多余药液吸干,经自然晾干20 min后放入准备好的培养皿,盖上皿盖,再置于培养箱中。

处理时先用清水做对照,再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依次处理,每一浓度重复3次,培养皿置于温度为(25±1)℃,相对湿度80%左右的珠江牌光照培养箱中,于24 h后用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检查死亡数目并计算死亡率,用极细毛笔轻触蚜虫足和触角,多次触碰不动者计为死亡。清水对照组死亡率小于10%为有效实验。

1.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按Abbott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将药剂处理浓度对数值作为自变量x,校正死亡率机率值作为应变量y,建立毒力回归方程,求出该药剂的LC50(致死中浓度)及LC50的95%的置信区间。

Abbott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5种杀虫剂对不同地区椰子坚蚜的毒力室内毒力结果

5种杀虫剂处理三亚地区椰子坚蚜24 h毒力结果显示,LC50值大小依次为:氟啶虫胺腈<吡虫啉<顺式氯氰菊酯<吡丙醚<溴虫腈,表明5种药剂对三亚地区成蚜毒力大小依次为:氟啶虫胺腈>吡虫啉>顺式氯氰菊酯>吡丙醚>溴虫腈。

5种杀虫剂处理万宁地区椰子坚蚜24 h毒力结果显示,LC50值大小依次为:顺式氯氰菊酯<氟啶虫胺腈<吡虫啉<溴虫腈<吡丙醚,表明5种药剂对万宁地区成蚜毒力大小依次为:顺式氯氰菊酯>氟啶虫胺腈>吡虫啉>溴虫腈>吡丙醚。

5种药剂处理乐东地区椰子坚蚜24 h毒力结果显示,LC50值大小依次为: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氟啶虫胺腈<溴虫腈<吡丙醚,表明5种药剂对乐东地区成蚜毒力大小依次为: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氟啶虫胺腈>溴虫腈>吡丙醚(表1)。

以三亚地区椰子坚蚜作为敏感种群,只有乐东地区的椰子坚蚜对氟啶虫胺腈产生抗性(相对毒力指数为3.31)和万宁地区的椰子坚蚜对溴虫腈产生抗性(相对毒力指数为3.18),抗性倍数都不是很高,两地椰子坚蚜虫对其它药剂都处于敏感状态(相对毒力指数小于3),甚至乐东地区椰子坚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只有1.87倍。

万宁地区的椰子坚蚜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趋势为溴虫腈>吡虫啉>顺式氯氰菊酯>吡丙醚>氟啶虫胺腈。乐东地区的椰子坚蚜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趋势为氟啶虫胺腈>顺式氯氰菊酯>吡丙醚>溴虫腈>吡虫啉。

3 讨论

椰子坚蚜在槟榔上的爆发为害时间不长,但由于其繁殖量大而快,生活周期短,为害严重,为控制其危害,必然会是防治次数多,用药量大,从而导致抗药性的快速发展[11]。槟榔作为四大南药之一,提前监测椰子坚蚜的抗药性,对于该虫的绿色防控以及科学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FAO推荐的叶片浸渍法,利用商品药剂对海南地区的椰子坚蚜进行抗药性监测也是可行的[12]。试验结果表明,万宁地区的椰子坚蚜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趋势为溴虫腈>吡虫啉>顺式氯氰菊酯>吡丙醚>氟啶虫胺腈。乐东地区的椰子坚蚜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趋势为:氟啶虫胺腈>顺式氯氰菊酯>吡丙醚>溴虫腈>吡虫啉。说明不同地区的椰子坚蚜对于药剂敏感性的下降、产生抗药性的速度跟药剂的选择压力是有关系的。不同地区由于用药历史和用药水平的差异,导致对药剂敏感性、抗药性发展程度呈现差异[13]。椰子坚蚜对万宁地区的溴虫腈抗性水平比较高而对乐东地区的氟啶虫胺腈抗性水平比较高,这跟本地农户的用药习惯有很大的关联。

以三亚地区椰子坚蚜作为敏感品系,万宁和乐东地区的椰子坚蚜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不是很明显,只有乐东地区的椰子坚蚜对氟啶虫胺腈的相对毒力指数为3.31倍以及万宁地区的椰子坚蚜对溴虫腈的相对毒力指数为3.18倍。两地区蚜虫对其它药剂的相对毒力指数多在2~3倍,说明这些药剂在生产中还可以继续使用。但是随着这些农药的使用频率增加以后,依然存在抗性快速上升的风险,要延缓抗性增长,增加药剂使用寿命,生产中对药剂进行科学合理的混用和轮用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任军方,王文泉,唐龙祥. 槟榔的研究概况[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 397-400.

[2] 邓建华. 海南槟榔业需要锦上添花[N].海南日报网络版,2004-05-12(16).

[3] 邓秀成. 海南槟榔产业格局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08,03:47-50.

[4] 李 专. 槟榔病虫害的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 982-1 988.

[5] 郭 昆. 中国扁蚜科的系统分类研究(同翅目:蚜总科)[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83.

[6] 覃伟权,吕朝军,李朝绪,等.中国椰子害虫调查[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01): 200-204.

[7] 徐建辉,沙林华,陈 攀,等. 海南省三市县槟榔蚜虫危害情况调查[J]. 热带林业,2014(6): 36-39.

[8] 罗文扬,罗 萍. 棕榈科植物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 安徽农学通报,2007(07):75-77.

[9] 邱 光,顾正远,刘贤进等. 吡虫啉、扑虱灵对褐稻虱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特征比较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1997,6(2):79-84.

[10] 董时富. 生物统计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11] 张桂林. 害虫抗药性:蚜虫抗药性的测定方法[J]. 昆虫知识,1982(04): 48-49.

[12] 吕烈标,陈 青,黄华平,等. 海南瓜棉蚜对敌敌畏、功夫、万灵和速灭杀丁的敏感性测定[J]. 热带农业科学,2008(12):22-24.

[13] 符 伟,魏 娟,王秋丽,等. 湖南不同地区小菜蛾对药剂敏感性比较[J]. 应用昆虫学报,2012,49(2):477-481.

猜你喜欢
毒力测定敏感性杀虫剂
新媒体时代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策略
跟踪导练(一)3
何为盐敏感性高血压
正确杀虫 避免污染
杀虫剂也是有毒的
杀虫剂,别乱喷
烟蚜对6种杀虫剂敏感基线的建立
咖啡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毒力测定
氰氟虫腙与醚菊酯混配对水稻纵卷叶螟的增效作用与防治效果束兆林
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梨果采后青霉病、灰霉病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