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中褶皱的多元化应用

2015-02-15 01:35程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褶皱服装设计面料

程丹

(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服装设计中褶皱的多元化应用

程丹

(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褶皱是服装设计中最常见的工艺手法和造型语言,不同形式的褶皱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褶皱的多元化应用主要表现在服装的款式、色彩和面料的变化上。灵活的运用褶皱可以实现设计的自然造型、丰富的层次美、肌理美和形式美感。

褶皱;服装设计;多元化应用

当今社会,简单的遮羞蔽体的时代早已远去,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性和装饰性在服装设计中同等重要。褶皱,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工艺手法和造型语言被大量的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对褶皱的巧妙运用可以实现服装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丰富、从呆板到灵动的有机转变。无论是在古代、近代还是现代,褶皱始终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法贯穿于服装设计中。因此,研究褶皱的多元化应用对服装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褶皱

(一)褶皱的定义

谈到褶皱,则需要将褶和皱分开来理解。在服装设计中,褶和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以一概全。所谓褶,简单来讲,就是依托于一定的面料和材质,按照一定的规律折叠所形成的纹路。所谓皱,就是在依托物表面进行有规律或无规律的揉搓等,使其表面形成一些有序和无序的痕迹。褶皱,就是一种用于服装造型和丰富层次的设计语言,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两者之间各有千秋。

(二)褶皱的种类

首先,褶按照其制作方法和所展现的效果可以分为活褶、死褶、正褶和反褶。活褶是将面料进行折叠,然后缝合其一端而任由另一端自然打开的褶,具有夸张、放射和流动的视觉效果,一般上衣背后的“活动褶”大多就是采取了活褶的结构。死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折叠后的面料两端均缝合,另一种则是用机器压烫定形,根据折叠的宽窄、多少、厚薄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备受推崇的百褶裙的“褶”就是典型的死褶。虽然百褶裙只固定了面料的一端,看似是活褶,但是百褶裙的褶都是机器定型工艺的产物,褶不易消失和变形,因而它属于死褶的范畴。正褶是将面料相向折叠于衣片外,视觉效果直观且具有较强的体积感。反褶,顾名思义,就是将面料相向折叠于衣片里面,在正面只能看到折叠后形成的线条。这是表现服装垂直线条延伸感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人体走动时会使服装产生运动感。其次,在服装设计中,皱的形成主要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方式。自然的皱是指面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纹路。而人工制作的皱一般是采取一定的工艺手法,例如堆砌或悬垂、抽线或随意揉捏的工艺而形成。皱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随意自然,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体现了自由随性的意境。褶则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二者结合,互通有无,相得益彰。

二、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多元化应用

款式、色彩和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对褶皱的灵活运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服装的款式、面料和色彩的变化,增加其形式美感和艺术感。

(一)褶皱在服装款式上的应用

款式,即服装的造型设计,廓形和外轮廓线的设计不仅表现了服装的风格,也体现了人体美。服装造型中的体,由面的排列和组合构成,是二维空间上升到三维空间的过程。面料的褶皱可以将平面的面料组合成立体的空间,从而实现服装的立体造型。服装中的褶皱结构随着人体的结构和身体的起伏变化而变化。中国古代的服装大多是平面化的裁剪,而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服装开始学习运用褶皱来实现平面到立体的转变,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褶皱量的多少和松紧程度的设计。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合理的运用褶皱的多与少、大与小、横与纵、动与静,可以实现服装的造型设计,达到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统一。褶皱应用在不同的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有些服装主要将褶皱运用于领部、袖部等,例如“荷叶领”,就是利用褶皱进行领部造型的典型代表。而有些服装则是利用褶皱的排列组合来实现整体的造型设计,例如“蛋糕裙”的设计,就是利用褶皱的紧缩度,大小来进行排列组合的代表。2014年春夏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殷亦晴(Yiqing Yin)推出了用褶皱打造的蛾蝶风情的系列服装,此系列的服装巧妙的运用褶皱来实现了服装的结构和造型的变化。图1中所示服装为此系列中的一款,此款服装成功地通过褶皱实现了服装的廓形设计。没有过于复杂的结构设计,设计师仅仅通过六块面料的褶皱组合,便打造出了一款趣味感和艺术感十足的时装。

图1 2014春夏巴黎高制时装周

(二)褶皱在服装色彩上的应用

单一使用褶皱工艺根本无法从本质上改变服装面料固有的色彩,但通过褶皱的折叠、反复和堆砌等塑造出的体积感却能使面料产生深浅和明暗的变化。有些面料正反两面的颜色反差极大,且哑光程度不尽相同,通过褶皱的处理可以极大的丰富色彩的变化。有些面料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图案和颜色,但却并不太适合于某些服装的设计,而通过褶皱的则可以实现面料色彩的二次设计,保留想要的颜色和图案。比如条纹图案的面料,整齐规律的图案给人一种规矩、严肃的心理效应,而通过褶皱的组合排列则可以轻易的打破原有图案的排列组合,形成新的视觉效果,可以根据设计师的需要巧妙运用于服装的各个部位。如图2所示,此款服装整体为白色,在白色的裙身领部布满了一圈规律的活褶,层层叠叠的褶皱组合在一起,随着人的走动,起伏跳跃,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明暗变化,在光线的作用下极大地丰富了服装的层次感和跳跃性。单一的颜色也能产生色彩的变化,设计师可以通过褶皱的设计手法随心所欲地设计作品所需要的层次变化。褶皱在服装色彩上的应用看似微妙,却能给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图2 Juan Carlos Obando 2015春夏女装秀

(三)褶皱在服装面料上的应用

褶皱在服装面料上的应用实际就是对面料进行二次改造的过程。通过抽褶、捏褶、皱褶、缩缝等工艺手法,改变面料原有的表面形态,使其形成一定的肌理、浮雕和立体的效果。众所周知的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的“我要褶皱”系列的服装就是模仿自然界一些生物的表面纹理,采用披挂、缠绕、机器压褶定型等工艺手法使面料本身形成丰富的仿生肌理效果,三宅一生大师凭借此款褶皱系列被世人称之为“褶皱大师”,其实早在三宅一生大师之前西班牙艺术家MarianoFortuny就设计了由细密的褶皱面料所制作礼服。褶皱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一直都被设计师们所推崇,近几年,褶皱仍然是服装设计师所喜爱运用的设计手法。褶皱与面料关系密切,在不同纤维、不同组织结构、不同质感的面料上产生的褶皱风格迥异。2015年,Masha Ma以“我的花园,你的消亡”为主题的系列服装设计,巧妙地结合并运用了不同种类面料的褶皱效果,如图3所示,以珠光的丝绸面料抽出碎褶来实现衣袖的细节和造型设计,突出女性的浪漫和优雅特性。此外,结合哑光的波浪活褶上衣搭配珠光面料的活褶包臀短裙,不同的面料,不同种类的褶皱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装饰性十足的褶皱美感,使整体造型产生立体、肌理和动感的效果,在完善局部设计的同时丰富了服装的视觉效应。

三、结语

在服装设计中,褶皱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法和造型语言被广泛的应用,从造型、色彩和面料三大基本要素的应用中实现服装从平面到立体、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趋向于追求个性化、趣味性、艺术性、舒适感和自由思想相结合的产物。褶皱从服装设计的方方面面来对其造成影响,因此设计师一定要灵活掌握应用不同种类褶皱在不同的面料上的灵活运用和排列组合。

[1]孟少妮.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02).

[2]钟娜娜.褶皱在服装造型上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2(06).

[3]龚勤理.服装褶皱的设计应用及其审美特征[J].丝绸,2006(08).

[4]苏洁.服装造型语言“褶皱”的形态与构成[J].丝绸,2005(10).

J523.5

A

1005-5312(2015)05-0045-02

猜你喜欢
褶皱服装设计面料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
一点褶皱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