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事件引发:关于抑郁症与自杀倾向的问答

2015-02-17 03:57隽武编辑一帆
科学生活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杀者焦虑症精神疾病

文/隽武 编辑/一帆

坠机事件引发:关于抑郁症与自杀倾向的问答

文/隽武 编辑/一帆

德国之翼航空公司4U9525航班于当地时间2015年3月24日上午从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途中突然连续8分钟急剧下降,之后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区坠毁,机上150人全部丧生。这本来是一桩令人扼腕的悲惨事故,然而,事后的调查表明,据信是该航班的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故意让客机坠毁在阿尔卑斯山。有关当局称:安德烈亚斯•卢比茨向德国之翼航空公司隐瞒了他患有精神疾病的事实;早在拿到飞行员执照前,他就因有“自杀倾向”而接受过治疗;调查人员在他的公寓里发现了抗抑郁药。

于是,德国之翼客机坠毁事件引发了全球公众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及其影响的讨论。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实际处境并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时间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美国权威精神病专家及有关研究人员就抑郁症及自杀倾向等问题回答了公众的提问。

问:大部分自杀者都患有抑郁症吗?自杀和抑郁症是什么关系?

答:心理验尸研究表明,超过90%的自杀者被诊断为患有存在治愈可能的心理疾病,大多是抑郁症—常常涉及酗酒或者药物滥用。精神分裂症以及分裂情感性障碍等精神障碍也会加大自杀的风险。

问:抗抑郁药物只能治疗抑郁症吗,还是说也

可以治疗其他疾病?

答:抗抑郁药物能有效治疗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在内的多种精神障碍,其中焦虑症又包括强迫症、恐慌症、泛焦虑症等。抗抑郁药物还被用于治疗某些人格障碍的疾病,比如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状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

问:谋杀多人者和杀人后自杀者通常都患有抑郁症吗?他们的罕见行为和精神障碍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答:谋杀多人者通常是独来独往、心怀怨恨的年轻男性,而且常常患有精神疾病。杀人后自杀者似乎应该被归入另外一个群体。杀人后自杀的行为非常罕见,每年的发生率在0.2/10万到0.3/10万。大部分施害者是男性(40~50岁),通过心理验尸可以确定,抑郁症是他们最常患有的精神疾病。杀人后自杀者杀的通常是跟他们很亲近的人(配偶、父母或者孩子),其动机通常是复仇。

问:自杀的念头有多常见?有没有可能预测谁真的会自杀?

答:自杀的念头在一般人群中可能也很常见,在患有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人群中则更加常见。我们知道,患有情感障碍、年龄偏长或者性别为男性等因素与自杀风险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但大部分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并不会真的自杀。因此,实际上很难预测谁会自杀。

问:你是否担心这件事及相关新闻报道会让抑郁症患者进一步被妖魔化?

答:我一直有这样的担忧。要知道,绝大多数暴力行为的实施者都是受控于正常人类情感的普通人,但可怕的极端案例—比如这件事—会让人错误地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很危险。毫无疑问,与没有精神疾病的人相比,患有某些严重精神疾病的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风险偏高一些,但总体风险其实是很低的。

问:抑郁症患者在病情开始好转时,自杀倾向是否会增高?

答: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在他们病情开始好转,他们的心理能量和动力开始恢复时,自杀的危险反而增高。在这种持久的信念背后,有哪些数据在支撑呢?一个多世纪以前,一些著名的临床医生曾指出,部分抑郁症患者自杀,恰恰发生在他们的抑郁症似乎在改善的时候。他们曾一再警告说,抑郁症恢复早期往往伴随着自杀的高风险。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的评估和《治疗指南》也指出,临床观察表明,在抑郁症状开始减轻的早期,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可能增加,直到其彻底痊愈。

虽然没有研究追踪过自杀与抑郁症患者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但最近有关抑郁症自杀和治疗期的大数据研究没有表明,与其他时间相比,自杀更容易在恢复早期发生。所以,上面的说法其实还有待证实。

问:应当如何评估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

答: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通常都是急诊中

常见的可能造成死亡的重症患者。情绪烦躁不安,植物性神经紊乱,对自己的负面看法,对环境和未来的忧虑,都是抑郁症的典型特征。通常,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罹患抑郁症,而是会诉说各种躯体症状,如慢性疲劳或疼痛综合征等。在这些情况下,医生必须考虑到抑郁症的诊断,并询问患者过去有没有任何抑郁症状。对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应当仔细询问病史和做身体检查,需要确定任何可能引起或加重抑郁症的药物或并发的疾病。如果怀疑是罹患抑郁症或者患者已经自杀未遂,那么,必须强制性地对自杀的潜在可能做全面的评估。一般认为,可能自杀的危险因素如下:男性,年龄在19岁以下或45岁以上;缺少社会支持;有自杀史。并发慢性或严重疾病和某些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滥用者,也会增加自杀的风险。有自杀倾向者若患急性精神病是一种不祥的预兆,这些患者应被安排住院。医生必须采取一种同情和不评判的态度关注潜在的自杀患者。在仔细评估风险因素后,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对患者的周边环境作出妥善安排。某些高危患者需要送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

问:抑郁症真的能被治愈吗?

答:抑郁症往往是慢性病,具有复发和再发的特点,但同时它绝对是可以治疗的。抗抑郁药物和心理疗法不仅可以有效应对抑郁症的急性发作,而且可以防止抑郁症的复发。

问:截至目前,有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病因主要跟遗传因素有关,或者主要跟环境因素有关?

答:最好这样理解,抑郁症的起因是环境压力和遗传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遗传风险很高的人,只要有一点点的情感压力,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症。遗传风险很低的人,只有在承受极大压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猜你喜欢
自杀者焦虑症精神疾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日本将出台新法防范自杀
自然者亲友的心理危机管理
自杀公寓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