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曾、胡的“高峰论坛”

2015-02-19 12:08徐志频
法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英山左宗棠高峰论坛

徐志频作家、评论家,湘商文化发起人之一

曾国藩天资有点过愚,他不擅具体办事,但懂运筹人,所以在用人上下功夫,将它做到极致,俨然政治家风范;左宗棠呢,性格有点过直,他既懂政治,又擅办事,本性更愿办事,从来勇猛精进,专心事功。胡林翼呢,称得上全才,既懂政治,又擅办事,还擅关系

《与孝威 1860年(咸丰十年)二月廿四日》《致霖儿 1860年(咸丰十年)四月初三日》《致霖儿1860年(咸丰十年)四月廿九日》这三封信类似今天微博,浮光掠影地还原了左宗棠借进京会试避“樊燮事件”:中间被胡林翼在湖北英山阻住,又被曾国藩借机邀去安徽宿松。

看第一封信,左宗棠安排“小车八辆,轿二乘,马两匹”,看来是做了长住北京一段时间的准备。出发时,左宗棠看似从容,内心其实紧张。他给妻子在另一封信里讲述当时了实情:“山北山南网络密布,既匿影深山,以将为金丸所拟。”死罪难逃,又不愿无辜死于小人之手,冲动之下,他居然打算去曾国藩那里领一营上前线,壮烈战死。

胡林翼及时派手下寄书信到汉口湖南会馆,阻住左宗棠北上,并密约左宗棠在湖北英山见面。胡林翼当面告诉他,情况没有他听到的那么糟糕,自己正在设法周旋,左宗棠这才稍微释然。曾国藩从胡林翼的书信中得知左宗棠到了英山大营,动了挖人才的念头,派幕僚李元度于农历闰三月二十六日将他秘密接到宿松大营。

第二封信正写于左宗棠到宿松大营后的第八天。曾左两人不分白夜对谈,此时正进处于深入交流阶段。从信中看,曾国藩还没有打动左宗棠的心。否则他不可能说“归后仍须乡居,为避世计,可告汝母知之”。而曾国藩却极尽关怀,从他对左宗棠的器重、从他给孝威送的礼物中可以看出来:高丽参、燕窝、阿胶。这些在当时都是补品中的极品。也同时见出孝威的咳嗽病由来已久,已成了左宗棠朋友圈里公开的秘密。

第三封信中的咏老即胡林翼,胡林翼字润芝,又常写作咏芝。毛泽东字咏芝,后来改作润芝,连改字都一样,是模仿胡林翼。胡林翼这次没有像曾国藩那样在人情中附加了挖人才的想法,所以只送孝威人参、陈阿胶。作为孝威的表哥,胡林翼的忙只能帮到这里了。中国式人情,讲究精妙、得体。

胡林翼农历四月初十从湖北英山赶到安徽宿松,三位大佬同时秘密开“高峰论坛”、搞头脑风暴,则只有一个星期。左宗棠于农历四月十八日早上9点离开宿松大营,与曾国藩见面聚谈时间共23天,

整个过程中,左宗棠还没有从“樊燮事件”中脱身,曾国藩邀聚只是埋伏笔,还不敢起用。

曾国藩此次对左宗棠印象如何?农历四月十九日,他在给弟弟曾国潢的信中说:“渠尚肯顾全大局”。这句话透露了曾国藩既在考察左宗棠的“政治觉悟”,也对他的才气与性格有所顾忌。曾国藩论战略、战术,确实在左宗棠之下,而左宗棠又总针锋相对,将曾国藩的不足当面指出来,换了谁都不爽。曾国藩可贵之处,不夹带个人私怨,论人、用人,完全出于公心,不受情绪左右,作为政治家,他是完全合格的。

“高峰论坛”题外的花絮是,会议之后,最早探得朝廷对左宗棠态度转变的是胡林翼。左宗棠还没有回到湖南,胡林翼已给郭嵩焘的二弟、时任湖南巡抚幕僚的郭昆焘写来报喜信:“季公之事,天心大转。”这种窥探及时的消息灵通人士做法,可见胡林翼在官场的暗线与人脉之深。胡林翼既有大智慧,又有小聪明,他亦术亦道,将湖北官场操控于掌心。

比较左、曾、胡三人,也颇有意思。曾国藩天资有点过愚,他不擅具体办事,但懂运筹人,所以在用人上下功夫,将它做到极致,俨然政治家风范;左宗棠呢,性格有点过直,他既懂政治,又擅办事,本性更愿办事,从来勇猛精进,专心事功。胡林翼呢,称得上全才,既懂政治,又擅办事,还擅关系,缺点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看起来接近政客,所以左宗棠批评他“喜任术,善牢笼”。

三种风格,各具其长,并皆以其长,成就伟大。

猜你喜欢
英山左宗棠高峰论坛
被乞丐教训的左宗棠
暮年左宗棠
IBIS将举办全球电视高峰论坛
再游英山桃花溪
2018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召开
英山茶园
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福州再登场
英山云雾 高山名品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
先进镁合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