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机械化大棚效益高

2015-02-20 19:56北京市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
西北园艺(综合) 2015年3期
关键词:温室雾化设施

全程机械化大棚效益高

1 产前

1.1 设施深耕及开沟、起垄配套技术设施深耕技术是通过增加耕作机动力,加强变速箱强度,优化设计旋耕刀曲线参数,实现作业深度达到25cm以上,比传统微耕机作业深度增加10~15cm。由于耕作深度增加,打破了设施内长期传统耕作留下的犁底层,起到了杀菌、增加肥力、改善土壤板结、增强贮水能力和便于深根系蔬菜生长的目的,特别适宜果蔬温室、大棚内耕整地作业。机械生产效率达到0.7亩/小时,比传统微耕机提高效率0.5倍,生产成本降低10元/亩。

1.2 电动除草机蔬菜幼苗期除草设备是利用220V电压作动力,人工控制前进速度和方向,代替传统锄头完成蔬菜幼苗期垄间松土除草工作的设施农业机械,可有效解决温室作物在生长初期垄间反复松土和除草的问题,降低温室种植人员利用传统锄头工作的劳动强度。整机结构设计简单实用,造价相对低廉,所有零配件都采用通用标准配件,安装快捷,维修方便。该机械不采用汽油或柴油机,减少温室环境污染。同时220V电源容易获得,无需另外拉线安装,使用方便。

1.3 电动开膜机设施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尤其在日常管理中,每天要打开和关闭大棚塑料膜,费时费力,并存在安全隐患,有时还会将棚膜弄破造成浪费。电动开膜机只需按动电源开关即可实现温室棚膜的开启和关闭,人工开启关闭一次棚膜需要10~15分钟,使用该机开启关闭一次用时2~5分钟。该设备可保证温室的空气流通,实时调节温室内的温、湿度,无需攀爬棚顶或使用长杆搂拽,减少事故隐患,降低棚膜损坏概率。

2 产中

2.1 绑蔓器长期以来,番茄、黄瓜等果类蔬菜的绑蔓完全是手工作业,作业效率低、耗时长,并且枯燥单调,很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小型绑蔓器是针对绑蔓作业工艺和农业要求,用塑料带和书钉通过机械手将植株绑在架杆上,从而替代人工手绑作业,是一种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半机械化作业机械。试验证明,相比人工作业,绑蔓器可提高效率5倍,每亩可节约成本57元。

2.2 电动植保打药技术药剂雾化效果对农药的利用率影响极大,雾化好既省药,防治效果又好,而雾化效果完全取决于喷药设备。电动植保打药技术利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比传统手动喷雾器压力增大2倍(0.4~0.6MPa),雾滴直径减小一半,雾化效果好且省力,大大降低了以前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由于喷头雾化效果好,雾化面宽,所以打药速度快。据统计,手动喷雾器打完一筒药需30分钟,而电动喷雾器打完同量的药液只需15分钟,工作效率提高1倍。由于雾滴细小,雾化程度高,药液可有效附着在作物叶面上,减少了手动喷雾器大雾滴作业时的流失量,使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提高。

2.3 蔬菜根部注药机目前,困扰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害虫是根结线虫,危害蔬菜的根部,使蔬菜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有的呈念珠状。受害植株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早亡。蔬菜根部注药机可广泛应用于温室蔬菜等作物根部,可治疗多种土壤病虫害,特别是针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施药操作可精准控制。

2.4 蔬菜育苗播种生产成套设备随着设施农业面积的逐年扩大,专业化、工厂化育苗成为发展趋势。农民一家一户育苗既浪费能源,又难保证育成壮苗。如今,育苗播种设备日渐完善,农民认识程度逐步提高,必将催生育苗专业化,农民买苗比买种子更为可靠。蔬菜育苗播种生产成套设备能准确、高效地将种子播入苗盘中进行培育,对蔬菜和花卉种子进行有效播种,做到自动覆土、浇水一体化操作。采用电脑芯片智能化操作,核心部件由可编控制器PLC控制,做到无盘不播种、苗盘未到准确位置不播种。

3 产后

3.1 果蔬运输轨道温室作物轨道式采收输送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温室作物收获环节完全人工采摘转运的问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装置在固定的过程中,所有连接点都设计在温室自身的钢结构上,不需要另外在温室内安装其他结构,因此减少了安装支点给温室墙体带来的破坏。在实际中,运输小车与轨道滑动轮之间采用链子软性连接的方式,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在左右方向适当偏移,有效躲开障碍物,有利于在狭小的温室内通行。在不使用时,也可方便将小车从轨道上取下,节省空间。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所有连接点全部采用螺栓活连接形式,没有焊接工作,减少破坏,方便安装。

3.2 藤蔓及设施废弃物处理技术设施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藤蔓、烂果,由于无法处理,常常大量堆积在田园内,恶臭熏天,变成滋生病虫害的温床和设施田园内病虫害传播的源头。如何有效处理设施废弃物,已成为改善设施生产环境、消除病虫害源头亟需解决的问题。

藤蔓及设施废弃物处理技术通过将田园废弃物与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粉碎混合,同时添加一定的发酵菌剂进行装袋发酵,实现清洁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各作业环节都采用机械设备,形成一整套生产线。整套设备包括藤蔓切碎机、定量输送机、定量同步菌剂添加机、双轴搅拌机、物料提升机、装袋机等。经过植物残体切碎、混料、装袋和堆料发酵等环节,经过3周以上的发酵,使废弃物变成无害化粗肥,还施于菜田。

4 温室环境

4.1 声波助长技术经声波刺激后,植物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糖类是植物体内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占植物干重的60%~90%,可为植物体内各种生命过程提供能量,而且也是合成各种物质的碳骨架,如细胞壁的纤维素、果胶物质以及组成膜成分的糖等。在声波刺激下,植物的合成代谢得到促进,糖含量大量增加,同时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也明显提高,丰富的蛋白质是细胞进行一系列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保证了细胞旺盛的分裂和生长能力。试验表明,采用声波技术可使叶类蔬菜、食用菌增产20%以上;花卉花期延长,病虫害明显减少;果类作物坐果率提高,果实含糖量提高1~3个百分点,提早成熟时间达5天以上。

4.2 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这种物理技术可以消灭土壤中的多种病菌和害虫。该技术克服了用化学药物防治投资成本高、农药残留多的弊端。采用该项技术,土壤连作障碍的消解率大于87%,土传病防治效果大于90%。

4.3 空间电场促蕾防病技术空间电场促蕾防病技术是一种能同时防控设施病害和提高植物生长速度的新技术。利用空间电场促蕾防病技术开发的系统在温室生产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其代表系统是3DCF-660型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能有效解决设施果蔬生产中遇到的多种生理问题,可作为蔬菜生产的安全保障技术系统。试验证明,该技术可使植物产量增加20%以上,果实含糖量明显增加,预防气传病害效果大于90%。

4.4 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技术该技术主要解决冬季温室植物产品生产中诸如灰霉病、霜霉病等气传病害及疫病、蔓枯病等部分土传病害的防治问题。气传病害综合防治效果大于70%,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20%以上。

(摘自《中国农机化导报》,北京市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供稿)

猜你喜欢
温室雾化设施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民生设施非“摆设”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