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节的理由

2015-02-21 08:56齐人
花卉 2015年2期
关键词:蔡邕董卓周作人

齐人

失节的理由

齐人

《左传·成公十五年》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失节,即丧失气节,投降敌人,历来是为人所不齿的。但失节者为自己辩护,也各有苦衷,各具不得已的理由。武将失节,多因弹尽粮绝,形势所迫,譬如李陵、李广利;文人失节,则理由五花八门,匪夷所思,但多为可笑之托辞。

东汉文学家蔡邕失节,是因为怕“诛三族”,尚可理解。董卓篡权,要文人来点缀政权,就逼不太情愿的文化名人蔡邕出仕,威胁说“我力能族人”,即灭你三族。蔡邕腿吓软了,迅即走马上任。可没想到董卓对他不错,曾“三日之间,周历三台”,即三天里连升三个官职,朝中重要文书,均请他执笔,加上赏赐不断,于是,他感恩戴德,也就死心塌地跟定董卓。最后,董卓被杀,树倒猢狲散,蔡邕也死于非命。

周作人失节,据说是因为“庵里住了好些老小”,无法南下。七七事变后,大批文人学者南下,周作人却以这样那样理由拖延推诿,不肯离京。胡适、郭沫若、曹聚仁等均撰文劝周南下,茅盾、郁达夫、老舍、胡风等十八位文坛名人则联名写信给周,劝其:“急速离平,间道南来……”他却推辞说,家有老母、寡嫂要奉养,“庵里住了好些老小,我还只能关门敲木鱼唸经”。其实,他是贪图享受“苦茶庵”里的舒适奢侈生活。结果,一念之差,他成了为虎作伥的文化汉奸,奴颜媚敌,遗臭万年。

“江左三大家”的头牌钱谦益,失节的原因是“水太凉了”。清军大举入侵,作为文坛领袖的钱谦益早已轰轰烈烈地公示众人,自己要殉国,一时感动天下,众人仰慕不已。可真到了那一天,他乘船在湖上游弋大半日,就是不肯行动,最后把手往湖水里试了试,说“水太凉了”,就打道回府,殉国成了闹剧。这且不说,他还带头投降清军,带头去清朝做官,被民众嘲笑是“两朝领袖”。就连新朝后来的乾隆也看他不起,写诗讽刺说:“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哪有光?”

钱谦益的小兄弟吴伟业,同为“江左三大家”之一,则为失节煞有介事地发表声明:“无法殉国,家有老母靠我养活。”忠孝不能两全,话说到这个份上,别人也无法再言。他在清朝只做了五年小官,还是被逼的,也不过是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之类,可他还是被《清史列传》列入“贰臣传”,这让他悔恨不已,深感耻辱,晚年以仕清失节为“误尽平生”之憾事。他死后不愿碑上刻有清朝官名,只写“诗人吴梅村之墓”,以示悔意,后人说他“苦被人呼吴祭酒,自题圆石作诗人”,也是有所同情的。“江左三大家”之三的龚鼎孽,失节原因是“小妾不肯”。他的小妾顾横波是秦淮八艳之一,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称,虽娇宠一点,但家里的大方针还是龚鼎孽定的。明清交替,他说要殉国,顾横波就拿来绳子让他上吊。没曾想龚不但不肯死,反而对人说“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气得顾美女花容失色,郁闷多日。其实龚鼎孽失节早有前科,先前就乞降李自成,当大顺朝官员,李自成士兵令降臣们闻臭脚,龚直说不臭,胡子被扯掉不喊疼反满脸陪笑,足见其人格之卑劣;他再次降清变节,也是习惯性动作,时人形容他是“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对其鄙夷之极。

古往今来,失节,变节,无论文人武将,政客士绅,虽各有原因,各有说法,但从根上说,无非两条:或贪生怕死,或贪图荣华富贵。说别的都是瞎扯,即便你说得天花乱坠,天衣无缝,也难自圆其说,更难掩众人之口,只能徒留骂名,贻笑后世。还是反省自己吧: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猜你喜欢
蔡邕董卓周作人
鲁迅 周作人 兄弟反目,都是女人惹的祸?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蔡邕听琴
周作人之死
王允计除董卓
倒屣欣逢迎
蔡文姬辨琴
周作人住在后面
周作人、鲁迅与李慈铭
蔡邕:“艺不压身”忽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