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兴山县1951-2013年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2015-02-23 11:54王大军徐留森崔雪峰龚海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漏报疟疾发病率

王大军 徐留森 崔雪峰 龚海燕

湖北省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43700



三峡库区兴山县1951-2013年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王大军徐留森崔雪峰龚海燕

湖北省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43700

兴山县位于鄂西山区,长江支流香溪河中上游,属大巴山余脉,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势高差大,小气候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5.3℃,降雨量为900~1 200mm,全年无霜期平均280d左右。县辖2乡6镇108个村(居委会),常住人口约17.1万人。属于北纬25°~33°之间的非稳定疟区[1]。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兴山县素有“一年三季乐又欢,难过七八九月关”之民俗。据历史记载,1942年共发病44 519例,死亡85例。1943年在呈报当时省府的报告中,“宜昌兴山、秭归到处疟疾流行,十之八九有全家死亡无人埋葬者”之惨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疟疾年均发病率在1 000/10万以上,最高达4 241.77/10万。经过实施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疟防措施,从而使疫情得到控制。1972年以来兴山县疟疾发病率已连续40余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至1987年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随后进入监测阶段。为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佐证,现对兴山县的疟疾防治和监测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51-2013年的疟疾监测和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1.2疟疾病例监测1951-1980年疟疾患者诊断以临床诊断为主,对疟疾患者较多的村(组)居民采用脾肿率调查确定患者进行服氯化喹啉加伯氨喹啉治疗。20世纪80年代逐渐在疟疾高流行乡镇卫生院建立疟原虫镜检站,在县卫生防疫站设立疟原虫镜检中心,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原因不明的“三热”患者采血涂制厚薄血片染色后镜检,对可疑疟原虫阳性的血片送县镜检中心复查,以血检疟原虫阳性者为疟疾患者。对疑似疟疾病例进行登记,氯化喹啉加伯氨喹啉治疗。对患者家人及患者家周围人群采用乙氨嘧啶或喹派对进行预防服药。

1.3疟疾传播媒介监测1993-2013年笔者在历史疟疾高发区峡口镇建阳坪村开展了蚊媒监测,每年5~9月的上、下旬选择人房10间、畜房10间,定人、定时、定点采用人工小时电动捕蚊法进行蚊密度及蚊种监测。

2结果

2.1疟疾流行概况1951-2013年我县共疟疾病例 27 041例(全部为间日疟),死亡74例发病集中在50~60年代,死亡病例全部是50~60年代病例。我县疟疾防治经历了三个历程,即控制阶段(1950-1987年): 50年代曾经发生过疟疾大流行,年均发病率高达1 825.66/10万(最高年份为1952、1953年,发病率分别达到了4 241.77/10万和4 187.43/10万),1964-1971年,报告的疟疾病例发病率降至100/10万以下;1972年又开始回升,出现一个小高潮,1977年发病率反弹到218.99/10万。后经过五省“联防”、广泛采用“两根治,一预防”的综合抗疟措施,自1982年开始,发病率又下降至50/10万以下。随后逐年下降,1985年发病率降至10/10万以下,1988年通过湖北省基本消灭疟疾验收;基本消除阶段(1988-2009年):此阶段每年疟疾发病数逐年降低,并且报告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到2009年我县报告了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消除阶段(2010-2014):自2010年起,我县启动了《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并结合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开展疟防工作。2010-2013年,我县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达到消除疟疾标准[2]。见图1。

2.2基本消除后疫情概况

2.2.1流行区域:1988-2013年全县共报告66例疟疾病例,从发病范围来看,我县疟疾发病率以峡口镇最高,共报告34例,占全县发病总数的51.52%(34/66),发病例为4.54/10万。发病率1/10万以上的有昭君镇(1.53/10万)、黄粮镇(1.27/10万);发病率1/10万以下的有高桥乡、古夫镇、水月寺镇、南阳镇。历史无疟区有榛子乡,这与地势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按蚊密度较低有关。

图1 1951-2013年兴山县疟疾发病趋势图

2.2.2流行季节:从发病时间来看,1988-2013年报告的66例病例中,4~10月共报告58例,占发病总数的87.88%(58/66),其余月份报告8例,占发病总数的12.12%(8/66),与该病流行特征相符,见图2。

2.2.3输入性疟疾逐渐成为主流趋势:自90年代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状态。虽然报告的疟疾病例逐年在减少,但是输入性疟疾所占比例增加。1997-2012年,我县共报告疟疾病例33例,其中输入性疟疾25例,占发病总数的76%。这25例病例中,外来务工人员17例,外出打工返乡人员8例。1997-2012年兴山县输入性疟疾、本地感染病例情况见图3。

图2 1988-2013年兴山县疟疾发病分月统计

2.3媒介分布情况

2.3.1自1983年以来,在全县不同的生境采集各种蚊类标本进行蚊种调查,经多年调查、整理、鉴定,摸清了我县蚊类隶属3亚科6属40种[3],我县疟疾传播媒介中中华按蚊为优势种群。经30年的监测没有发现嗜人按蚊。

2.3.2中华按蚊是我县疟疾传播最主要的媒介,通过监测,按蚊密度高峰出现在2003年,人房平均密度为12.60只/(人工·小时),畜房平均密度为66.52只/(人工·小时)。2009年以后,由于库区环境改造,按蚊孳生的稻田等环境改造为堤坝、旱地,按蚊密度迅速下降,人房密度为0只/(人工·小时)。见图4。

图3 1997-2013年兴山县输入性病例与本地感染病例情况

·

图4兴山县1993-2013年按蚊密度趋势图

2.4发热患者血检全县设8个镜检站,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能够开展血片镜检的比例达到100%,常年开展血检工作。2010-2013年共血检9 668人次,结果均为阴性,无阳性病例。年疟原虫镜检数超过了辖区人数1%的要求。其中在疟疾流行季节5~10月血检8 758人次,占全年比例的90.59%,达到85%的标准,见表1。从2001年起县疾控中心每年按要求抽查全部阳性血片及10%的阴性血片进行了复核。阴性和阳性片符合率100%。13年来共对4 530张阴性血片进行了质量考核,质量好、中、差分别占60.73、31.09、8.15%。

表1 兴山县1980-2013年血检情况

2.5消除疟疾能力建设和技能培训为提高工作质量,我县按照上级要求,每年委派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班,2010年至今共参加上级疟防知识培训班8人次;镜检培训班12人次,通过以上各级培训,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及项目执行力有了很大提高,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及技术保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组织乡镇及县医疗机构进行1次相关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疟疾诊治技能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和消除疟疾工作技能培训。2014年7月召集全县综合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及实验室检验人员培训,在培训结束时,按照《湖北省消除疟疾考核评分方案》要求,分别对临床医生、检验人员进行了模拟现场考核,临床医生考核抽取《消除疟疾题库》100题,考核21人,平均分93.67分,镜检员考核5张血片(2张恶性疟、2张间日疟、1张阴性),考核13人,全对8人,错1张4人,错2张1人。按照消除疟疾考核评分表折算,两项均可达到18分以上,考核结果合格。通过以上培训,使我县各医疗机构疟原虫镜检人员接受技能培训人数达到应培训人员的100%,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2.6疟疾漏报调查每年对全县各医疗机构开展两次传染病漏报调查,从历次调查结果来看,我县医疗机构疟疾病例漏报率为“0”。 2005年、2010年笔者在历史高疟区的峡口镇开展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居民疟疾病例漏报率也为“0”。2014年6月又对县人民医院、历史高发区峡口镇、我县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所在昭君镇开展医疗机构漏报调查及残存病例搜索工作,调查结果3个医疗机构无疟疾病例漏报,病例搜索的4个村无残存病例。

3讨论

3.1解放初期我县疟疾肆虐,1955年自制以中药“常山”为主药的复方抗疟丸,自1958年县政府要求各地“全面开展疟史普查,各区组织所有医务人员划分责任区,分片包干,按时完成任务”。自1973年开始按“五省联防”会议精神,制定统一防治方案及区乡两级管理制度,狠抓“两根治、一预防”的根本措施[4],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在消除疟疾的工作中领导重视,运作规范,保障有力,医疗机构及镜检站培训率及合格率均达到100%;血检覆盖全县范围,全年开展血检;疟疾病例规范处置率达100%;居民及学生疟疾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我县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为2009年,截至目前,我县已连续4年无本地病例报告,无病例漏报,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3.2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出境(高疟区)旅游,尤其是赴非洲及东南亚等高疟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其劳务人员野外施工,居住环境差、条件简陋、防蚊设施不完备,极易感染疟疾,进一步加强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做好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及时发现疟疾患者甚为重要;加上近年来疟疾病例报告甚少,部分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产生懈怠情绪,有可能造成误诊、漏诊现象,提高临床医生对输入疟疾的警惕性,也有必要在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输入疟疾重症病例救治中心,及时发现和救治,杜绝死亡病例[5,6]。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编.疟疾防治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02-103,270-271.

[2]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疟疾报告》(WHO/HTM/GMP/2008.1)〔Z〕.2008.

[3]周相朝,王承全,李枝金,等.三峡库区兴山县蚊种名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5,16(6):455.

[4]王承全,周相朝. 兴山县1979~1988年疟防工作总结与分析〔M〕//白呼群,主编.三峡地区人群健康调查和研究.香港:香港医药出版社,2001:55-59.

[5]黄光全,胡乐群,张华勋,等.湖北省输入性疟疾发病态势及防控措施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12):1490-1493.

[6]童玲,张华勋,童坤,等.湖北省农村居民疟防知识与行为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2,7(5):377.

(编辑羽飞)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原为疟疾高度流行的兴山县历年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该县1951-2013年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疟疾疫情报告、各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治疗及文史资料等,采用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50 年代该县属于疟疾高度流行区,疟疾年均发病率为2 231.69/10万,疟疾病例占传染病总数的80.49%,60~90年代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7.17、141.55、39.96和3.70/10万,2000-2013年仅为0.48/10万。1980年以前该县的疟疾病例89.50%属于临床诊断疟疾病例,2010年至今该县无内源性疟疾病例发现,当地的疟疾病例全部来自流动人口。结论:兴山疟疾已消除,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例的监测及医务人员有关疟疾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

关键词疟疾控制

Evaluation Effective of Malaria Control from 1951 to 2013 in the Gorges Area of Xingshan County

WANG Dajun,XU Liusen,CUI Xuefeng,etal.Xingshan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XingshanCounty,HubeiProvince443700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valuate of malaria control effect over the years in Xingshan county that was the original of the poverty-stricken and highly endemic of malaria mountain county,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ounty to eliminate malaria.Methods:Malaria control information of the country from 1951-2013,including malaria epidemic reported,the township hospitals malaria cases diagnosis,treatment and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using Excel software.Results:The county was the annual incidence of malaria was 2 231.69/100 thousand and malaria cases accounted for 80.4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ases in 1950s of last century.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of the 1960s~1990s were 177.17,141.55,39.96 and 3.70/100 thousand.The county’s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of malaria were only 0.48/100 thousand from 2000-2013.89.50% malaria cases was clinical diagnosis before 1980.No endogenous malaria case was found in the county and the all cases of malaria from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2010.Conclusion:The county local malaria epidemic has been basically eliminate, but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malaria patient monitoring and medical personnel malaria epidemiology literacy.

KEY WORDSMalaria,Control

收稿日期2014-12-16

中图分类号:R531.3;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9-1150-04

猜你喜欢
漏报疟疾发病率
中国消除疟疾流行后如何加强临床医生疟疾的诊治能力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太空技术预测疟疾暴发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朝阳地区一次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漏报分析
抚顺地区一次降水预报失误的分析
输入性疟疾
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原因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