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2015-02-23 00:19王小倩李文妮来顺宇
西北园艺(果树) 2015年6期
关键词:嫩叶花器幼果

王小倩 李文妮 来顺宇

苹果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王小倩 李文妮 来顺宇

苹果白粉病是由白叉丝单囊壳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除苹果外,还危害梨、沙果、海棠、山定子等。

近年来,苹果白粉病在陕西永寿苹果产区普遍发生。2011—2014年调查,每年的发生面积超过13万亩(占全县苹果栽培总面积的30%以上),4月上旬调查春梢发病率2.5%~4%,9月调查秋梢发病率4.6%~10%。以下,根据我们掌握的该病危害特征、发生规律,谈谈渭北旱塬苹果白粉病防治对策,供果农参考。

1 受害症状

苹果白粉病主要危害新梢、嫩叶和幼苗,也可危害休眠芽、花器和幼果,病部布满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

1)幼苗受害状。叶片及嫩茎上产生灰白色斑块,发病严重时叶片萎缩、卷曲、变褐、枯死,后期病部长出密集的小黑点。

2)大树受害状。感病的冬芽外形瘦长,鳞片松散,顶端尖细,呈灰褐色或暗褐色,严重时枯死。春季病芽生长缓慢,萌发较晚,抽出的新梢和嫩叶覆盖白粉状物质。病梢节间缩短,发育不良,常不能抽生二次枝。

3)叶片受害状。受害嫩叶正反面均布满白粉。顶端叶片和幼苗嫩茎呈白灰色斑块,覆盖白粉。发病严重时,病斑扩展至全叶,病叶枯萎,渐变为褐色并枯死。新梢顶端受害后,展叶迟缓,叶片细长,呈紫红色,顶梢微曲,发育停滞。

4)花器受害状。花器受害后,花萼、花梗畸形,花瓣细长,花萼洼或梗洼处产生白色粉斑,萼片和花梗畸形,花瓣狭长、色淡绿。受害花的雌、雄蕊失去作用,不能坐果,最后干枯死亡。

5)幼果受害状。幼果受害后,多在萼洼或梗洼附近产生白色粉斑,稍后形成网状锈斑,表皮硬化呈锈皮状,后期形成裂口或裂纹,重者引起幼果萎缩早落。

2 发生规律

苹果白粉病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只能寄生在活的寄主组织上,而且只侵染幼嫩组织,因此病害的发生与寄主组织的发育状态有密切关系。

病菌以休眠菌丝潜伏在冬芽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翌年春季病芽萌发较晚,当其冬芽开放时,越冬菌丝开始活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成为当年的发病中心。白粉病是一种外寄生的专性寄生菌,菌丝在嫩叶、新梢、花器及幼果外表蔓延,以吸器深入寄主内部汲取营养。菌丝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4—9月是病害发生期,其中4—5月气温较低、枝梢组织幼嫩,为白粉病发生盛期。秋梢出现产生幼嫩组织时,又开始第2次发病高峰。

3 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凡春季温暖干旱年份有利于病害前期流行,夏季多雨凉爽、秋季晴朗则有利于后期发病。连续下雨会抑制白粉病的发生。

2)栽培管理。果树修剪方式直接与越冬菌源即带菌芽的数量有关。果园管理粗放、修剪不合理,可使带菌芽数量增加,加重白粉病的发生;养分缺乏,特别是偏施氮肥、钾肥不足,容易诱发此病;地势低洼处、密植园、土质黏重,均会加重病害发生。

4 防治对策

1)白粉病菌在芽鳞内越冬,主要是顶芽带菌且秋梢带菌量高于春梢,所以结合冬、春季和早春发病后剪除病芽、病梢、病叶丛,集中烧毁或深埋,是减少菌源控制病害的关键。

2)果园栽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和不合理排灌,有利于发病。因此,要高度重视施肥、修剪等栽培措施的科学应用,使园内通风透光、树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3)不同苹果属植物和苹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病性差异明显。在该病常发区,要压缩感病品种如红富士、倭锦、红玉、国光等的种植面积。

4)抓住防治适期及时防治。发芽前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现蕾期喷1波美度石硫合剂;春季于发病初期喷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2 000倍液、12.5%特谱唑2 000倍液,10~20天1次,共3~4次。

5)尽量选用低容量喷雾器械,使用小孔多的喷头,不用喷枪,以确保雾化程度高,药剂均匀着落于叶面和果面,提高防效,同时降低药液喷施量。

王小倩,陕西省三原县农技中心,邮编713800;李文妮,来顺宇,陕西省永寿县农技中心。

2015-09-02

猜你喜欢
嫩叶花器幼果
董长贵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杧果幼果黑心病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
梨幼果春季低温霜冻调查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枸杞嫩叶补虚益精
像一枚嫩叶(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