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脾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2015-02-23 01:32林泽青杨璋斌章振宏
新中医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皮结肠炎症状

林泽青,杨璋斌,章振宏

1.南澳县人民医院,广东 南澳 5159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科,广东 珠海 519000

温补脾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林泽青1,杨璋斌2,章振宏1

1.南澳县人民医院,广东 南澳 5159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科,广东 珠海 519000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脾肾阳虚证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温补脾肾法治疗。基本方:制附子、炮姜、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当归、大枣、生姜、陈皮。共治疗3月。治疗后即时和6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7例,好转4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11%。治疗后6月随访,复发12例,复发率为14.63%。结论:温补脾肾法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慢性结肠炎;温补脾肾法;中医疗法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病程漫长,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1]。由于肠炎反复发作,本病极易发生癌变。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治疗费用高,药物副作用大,治疗易复发。本研究以中医“整体念”辨证施治为纲,以温补脾肾为主,采用温补脾肾基础方结合不同的辨证分型随症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参考《关于慢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的拟定与探讨》[1]纳入,临床表现为:便秘或泄泻,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便下大量黏液或带血,时有里急后重,伴左下腹隐隐作痛,体重下降,消瘦,精神不振。病程超过2年,经常规治疗后复发或无效,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恶性病变。排除合并心、脑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精神障碍疾病及不能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就诊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以中医脾肾阳虚为主要证型,共91例。男48例,女43例;年龄33~62岁,平均(45.25±7.39)岁;病程2.5~17.5年,平均(10.52±4.76)年。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制附子(先煎)、肉豆蔻各8 g,当归、炮姜各10 g,补骨脂15 g,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各6 g,大枣12 g,陈皮8 g。兼肝气郁结者,加柴胡15 g,郁金12 g;气滞血瘀者,加香附、川芎、延胡索各10 g;湿浊内停者,加茯苓20 g,萆薢10 g;阴血亏虚者,加白芍12 g,炙甘草10 g。每天1剂,水煎,早、晚餐后温服,共治疗3月。治疗期间,嘱咐患者规律饮食、忌食生冷肥腻之品、戒酒限烟和放松情绪等。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6月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6月期间或有症状加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随访6月期间临床症状仍存在,甚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愈37例,好转4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11%。治疗后6月随访,复发12例,复发率为14.63%。

4 讨论

慢性结肠炎病变位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属慢性炎症性肠病,在我国发病率为11.8%,并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2]。目前西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办法显得尤为重要[3]。中医学以整体观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对治疗疑难杂症往往有奇效,因此本课题从中医药治疗角度探讨其对慢性结肠炎的疗效。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及“便血”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肠道失养;嗜食生冷或肥甘厚味,耗损或困阻脾阳,肠道寒冷;饮酒过度,酿生湿热,下注肠间;感受湿邪,阻滞肠腑气机;情志不舒,肝气横逆,乘犯肠腑,气机不畅,进而血行不利,又会导致肠腑气血瘀滞;久病及肾,肾阳不振,肠腑失温。笔者在前期观察中发现,慢性结肠炎主要以脾肾阳虚证多见,故以温补脾肾法作为遣方用药的切入点。方中制附子温阳散寒、专行肾经,炮姜温中止痛、专归脾经,两者配伍,温补脾肾,为君药;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暖脾温肾、散寒止泻;大枣、生姜补益脾胃、调和营卫;陈皮、当归益气养血,复脾气之健运,助阴血之生成;此外,陈皮尚有行气燥湿化痰之功,使全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纵观本方,共奏温补脾肾、散寒止痛、调和气血之效。

本研究显示,运用温补脾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能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因此,针对缠绵难治的慢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或许可以成为解决这一医学难题的方向。

[1]樊春华.吕永慧.关于慢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的拟定与探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2003:336-340.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14-1916.

[3]郑荣林.益气健脾温补肾阳法在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108-109.

(责任编辑:马力)

R574.62

A

0256-7415(2015)05-0083-02

10.13457/j.cnki.jncm.2015.05.039

2014-12-15

[基金课题]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汕府科[2013]88号文)

林泽青(1977-),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陈皮结肠炎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聊聊陈皮的保质期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蛇胆陈皮制剂中陈皮UPLC指纹图谱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