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

2015-02-23 14:57
现代畜牧兽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兽医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暨荷兰奶业技术示范中心启用仪式近日在北京举行。中荷乳业发展中心主任李胜利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心组织专家编写完成了《2014年中国奶业白皮书》,对中国奶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资料详实的分析;分别资助2名优秀研究生和2名青年教师赴荷瓦赫宁根大学进行深造;同时开展了课题研究、荷兰奶业探访等一系列科研交流活动,获得业界广泛关注。

活动当天正式启动的荷兰奶业技术示范中心位于北京中地种畜有限公司,是中荷共建的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平台,专门针对中国奶业企业科研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通过理论授课和牛舍实践操作相结合,真正实现所学即所用,提升中国奶行业的技术水平。会议同时宣布,北京中地种畜有限公司和全球排名第三的奶牛育种公司——荷兰CRV公司也正式成为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新成员。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是在中荷两国政府深化乳业合作的大背景之下,由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与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三方于2013年11月共同筹建,旨在通过分享荷兰乳品专业知识提升中国乳品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及生产力水平。(摘自农民日报2014年12月08日02版)

首届全国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在江苏泰州举办

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2014年全国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江苏泰州圆满落幕。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这次大赛展示了全国基层兽医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检阅了动物防疫工作者业务技术能力,选拔出全国基层动物防疫业务能手,对激励引导全国兽医工作者钻研业务、苦练技能、立足岗位提供优质兽医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于康震强调,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这支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动物疫病防控成效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于康震要求,为适应国际国内兽医卫生发展形势,发挥保障畜牧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保障动物产品安全的基础作用,全国兽医工作者要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切实提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立足岗位、坚守道德底线,依法依规勤勉做事、高效履职,提供优质兽医卫生服务,向全社会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形象。

作为全行业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技能比赛,首届全国动物防疫技能比赛锤炼了队伍、扩大了影响、凝聚了力量,集中展现了新时期兽医队伍精湛的职业技能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取得了丰硕成果。大赛启动以来,各地各级兽医部门积极响应,踊跃参加,通过前期各地层层选拔,96名选手脱颖而出参加全国决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摘自新牧网)

融入世界动物卫生体系提升国内兽医整体水平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医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总署关于兽医合作的安排》(以下简称“安排”)在北京签署。这是继4月23日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展兽医合作后,农业部在兽医领域寻求的又一密切合作。澳门与香港一样在兽医工作上有着广泛的国际联系和特有的优势,而且近几年在重大动物疫情信息交流、防控政策及技术培训、联合应急演练、兽医领域国际事务等方面与内地开展了大量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而兽医就肩负着保证动物健康、提高畜禽产量及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责任。畜禽需求量和安全责任的风险的加大对兽医从业人员、相关的动物健康体系、兽医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借助此类合作,不仅能分享更先进、更成熟的兽医科学技术和标准,而且能加深在动物疫情和初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通报、国际兽医事务、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12月16日05版)

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今日成立

12月19日上午,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准则》,推选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家富为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主席。

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是由国内白羽肉鸭养殖、加工等龙头企业、相关的行业企业或机构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工作委员会的宗旨是:积极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规范行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共同保障食品安全,服务会员单位,共同抵御行业风险,加强沟通与科学宣传,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白羽肉鸭消费,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白羽肉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会推选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家富为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主席,聘请山东和康源集团董事长孟庆利为第一任总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准则》。

会议聘请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候水生为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名誉主席,会议还成立了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摘自国际畜牧网2014年12月19日)

中国政府正式批准进口拜尔作物科学公司的转基因大豆

据拜尔作物科学公司周五宣布,在经过历时七年的审批之后,中国已经正式批准进口该公司开发的一种转基因大豆。这也令市场预期中国可能很快批准进口其他转基因谷物。

拜尔公司发言人表示公司已经收到中国政府为LL55 Liberty Link大豆发放的进口证书,这种转基因大豆有助于控制杂草。公司计划在2015年全面商业推广这种大豆。

中国批准转基因作物的程序进展放慢,和公众日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感到担忧有关。此外,一些政府官员担心中国过于依赖美国食品供应。中国批准进口转基因作物的时间漫长,也给拜尔等种子公司重金研发转基因种子的前景投上阴影。研发一种转基因种子可能耗时十年,投资规模可达到1.50亿美元。

美国农业部长汤姆·维尔萨克周三表示,中国已经能够批准进口瑞士先正达(Syngenta)的Agrisure Viptera转基因玉米,以及拜尔公司和杜邦先锋公司开发的两种转基因大豆。不过,另外两家公司尚未收到中国的正式通知。

先正达表示尚未获得Viptera玉米(也称为MIR162)审批结果的正式通知。杜邦公司没有立即予以置评。

拜尔公司在等待中国批准期间,暂时没有在市场上推广这种新型转基因大豆。

自2013年11月份以来,中国已经退运了至少125万吨的美国玉米和产品,因为从中查获未经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包括嘉吉和ADM在内的粮商巨头,以及数十位美国农场主分别在美国法院起诉这种玉米的开发商先正达公司,要求先正达赔偿因为玉米遭到退运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主要市场,占到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近60%,两年前还占到美国玉米出口的12%。美国玉米的近90%为转基因玉米。(摘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全国108家药企参与兽药产品追溯系统试点

为强化兽药安全监管,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对兽药产品实施追溯管理,按照农业部的安排,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积极开展兽药二维码标识系统项目建设,成立国家兽药产品追溯系统(以下简称追溯系统)项目组;周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兽药追溯系统项目的建设和试点,于2014年11月顺利完成国家兽药产品追溯系统试点工作。

按照农业部2014年2月试点工作启动会上的要求,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分别在河南、广东、北京等地举办培训班,共培训人数达500余人,开通技术交流平台3个,全天候做好追溯系统运行的具体实施和技术保障工作。该所领导带队深入30多个试点企业(单位),调研试点工作情况,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国共有108家企业(含集团)参与了追溯系统生产试点应用工作,4家经营企业和2省(区)的监督执法以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参与了经营、监管功能的测试,13家设备商(含自动化集成商)、52家印刷企业参与了试点工作。试点期间,兽药生产企业的数据采集方式以手工数据采集为主,有15家生产企业完成了自动化数据采集生产改造。

目前,追溯系统运行良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14年11月30日,试点兽药生产企业共计申请215个品种、36 928 450个码,入库143个品种的数据总量为15 878 567,出库106个品种的数据总量为4 430 596。

本次试点工作,在农业部兽医局的组织领导下,试点单位高度重视,兽药监督执法部门积极配合,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认真做好追溯系统建设、宣传培训和平台维护等技术支撑工作,圆满完成了追溯系统试点工作,为我国全面实施兽药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奠定了基础。(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12月21日03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12月22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成立大会上指出,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是实现农业创新驱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努力把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好,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注入创新活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韩长赋说,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通过体制创新充分凝聚全国农业科研力量,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看,迫切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作用;从我国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现状看,迫切需要依靠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从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看,迫切需要统筹协调、加快建立协同高效的农业科研组织模式。

韩长赋强调,要正确把握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目标定位。重点要在一盘棋、一条龙、一体化上狠下功夫,搭建分工协作的“一盘棋”农业科研工作新格局,使联盟成为国家农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平台;创建覆盖上中下游的“一条龙”农业科研组织模式,使联盟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网络;构建多学科集成的“一体化”农业科技综合解决方案,使联盟成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韩长赋要求,科技创新联盟要围绕国家农业战略需求,瞄准产业发展关键,秉持大联合大协作的精神,扎实工作,合力打造创新目标聚焦、创新任务明确、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平台共享、创新力量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让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尽快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中显现实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凝练联盟的主要科研任务;梳理学科布局,科学遴选联盟的优势特色团队;强化建章立制,科学确定联盟的运行管理机制。

据了解,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是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农(牧)业、农垦科学院共同参与的全国科技创新协作平台,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联盟主要有四方面重点任务:加强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夯实农业学科发展基础;加强农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农业学科前沿与基础研究,抢占战略制高点;加强不同生态区重大科技工程技术研发,促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发展重大问题调研,提出重大战略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摘自农民日报2014年12月23日01版)

全国首家绿藻蛋鸡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定西落户

12月24日,全国首家爱格氏绿藻蛋鸡标准化生产基地正式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巩义镇落户。该基地成功运用了国内首创的微生物工程养殖技术——畜禽养殖场罐式光生物反应器养鸡。

记者了解到,爱格氏绿藻鸡蛋标准化生产基地是由甘肃富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建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生物反应器,它将绿藻生产和传统养鸡场进行了有机结合。其特点是既可为养殖场全年全天候源源不断的提供新鲜的小球藻营养液供畜禽食用,又可吸收养殖场畜禽呼吸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氨气,并释放出氧气,改善畜禽的生长环境,从而真正做到绿色养殖,让消费者吃到健康、生态的鸡蛋、鸡肉。

甘肃富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常贵说,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频亮红灯,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几乎涉及到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传统的畜牧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和食品安全的需求。

基于此,公司率先将此项技术用于畜禽养殖实践。检测数据表明,小球藻悬浮液能改善蛋鸡肠道消化能力,降低粪便臭味。鸡蛋的维生素A、维生素E、必需氨基酸总量、叶黄素、DHA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加显著,充分表明小球藻营养液的饲喂极大的提高了鸡蛋的品质。

定西市畜牧局副局长薛建军说,首家绿藻鸡蛋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开业,将改变西巩驿养殖户传统的散养、小型养殖状态,进而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生态化的养殖经营理念。同时,在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健康、营养更丰富的绿色生态畜牧产品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

资料显示,绿藻是一种全营养的高蛋白的单细胞植物。2012年11月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在世界上,以绿藻作为畜牧养殖饲料或添加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爱尔兰、英国、南非、印度、俄罗斯等国家都建立了绿藻饲料专业工厂来规模化生产绿藻饲料。(摘自博亚和讯网)

中国畜牧业协会畜牧工程分会在京成立

中国畜牧业协会畜牧工程分会在京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畜牧机械、饲料机械、畜产品加工机械、畜禽舍规划设计、环保工程、信息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精英以及行业媒体等100多人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畜牧工程分会管理办法(草案),选举产生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畜牧工程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85名、常务理事42名及理事会领导组成人员。祁春清被推选为中国畜牧业协会畜牧工程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执行会长。

祁春清指出,畜牧工程分会的成立是畜牧工程设备人的梦想。在畜禽养殖设备转型升级、土地资源有效合理利用以及动物福利相关因素提到日程的今天,他希望各位理事继续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同时更加系统地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与国际畜禽环境研究的步伐同步。畜牧工程分会将本着中国畜禽养殖按照“健康、安全、循环、可持续、高效”发展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完善装备设施的设计生产,并使之转化为畜禽养殖有效的生产力,力争完善畜禽养殖设备的标准化、规范化。畜牧工程分会将为畜禽养殖的投资驱动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模式提供硬件保障,并使之成为畜禽养殖发展新常态。同时,在信息代飞速发展的时代,畜牧工程分会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对行业的大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进行有效分析利用,使畜牧工程装备的研究设计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畜牧工程分会将本着“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服务政府”的理念,以满足畜禽养殖要求为导向,积极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推动企业产品的互通有无,人才汇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12月28日02版)

首届中国健康养猪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014年,中国养猪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行情持续低迷,且持续时间之长,亏损幅度之大世所罕见,中国养猪业一步步滑入冰冷的“寒冬”。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用健康养猪的理念,实现帮助养殖户“把猪养好”就显得势在必行。2014年12月29日,以“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2015健康养猪在行动”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健康养猪高峰论坛”在北京园博园主展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猪业同仁应邀出席会议,本届论坛由北京伟嘉集团主办。

北京伟嘉集团副总裁、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柳高峰带来的《中国养猪业的现状和产业发展》主题演讲指出,目前我国养猪业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养殖模式、区域布局还是生产方式、生产能力都在发生显著变化。但同时也存在市场持续动荡、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劳动力成本增高、原种依赖进口、疫病严重、环保压力大等诸多挑战,并对养猪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深刻的见解。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湖南农业大学刘自逵教授,刘自逵教授被行业誉为“系统性研究母猪生殖健康”第一人。他以“母猪生殖健康管理”为主题,提出打破旧有集约化养殖模式束缚,探寻母猪新型健康养猪之路,以专业、独特的视角解读了母猪生殖健康管理方案,得到参会嘉宾的广泛支持和强烈共鸣。

2014年,北京伟嘉集团启动了“加盟大伟嘉,成就大事业”的“大伟嘉财富倍增计划”,旨在帮助伟嘉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实现财富倍增的同时,也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强大的后台服务支撑。在本次论坛的最后,相关专家讲述了“嘉华合作社社员服务模式”,全方位解读了“十个一”社员服务项目,引发了参会嘉宾的强烈兴趣。

据了解,本届论坛是在伟嘉创业20周年之际举办的,20年来,伟嘉集团已经形成以保健型预混料和生物兽药为核心业务,集生物饲料、生物兽药、微生态制剂、健康养殖服务、高端品牌鸡蛋、移动电子商务于一体,专注农业科技产品制造及畜禽健康养殖全服务链经营的农牧业高科技企业集团。本届论坛的举办,正是这家农牧业巨擘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摘自搜猪网)

质检总局255家进口奶粉品牌通过注册可在华销售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获悉,截止2014年12月24日,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注册的境外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已达204家,已注册品牌达255家,这就意味着,只有这255个婴幼儿乳粉品牌可以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

据了解,本名单中所公布的信息为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注册的境外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信息和进口商信息。实施境外乳品生产企业注册规定前已进口,但目前尚未获得注册批准的生产企业及其相关进口商和产品信息不包括在内,新获得注册批准生产企业的相关进口商和产品信息将随时更新。

2013年6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要求,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参照药品管理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原辅料把关、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检测能力、人员素质条件、环境条件控制和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其中提到,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应及时公布并实时更新取得许可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进口商及产品名录,方便消费者识别真伪。

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洋奶粉新规”,已经从今年的4月1日起开始实施,而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从5月1日起,未经注册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进口;不得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按照规定,监管部门对境外生产婴幼儿乳粉的企业进行原料、生产、储存、运输及管理等多方面评审,符合我国要求的才会被注册、允许进口。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控制和评价产品质量,堵住海外奶粉监管漏洞。(摘自中国经济网)

时讯

助推荷兰乳品管理模式在中国落地

猜你喜欢
兽医
猪流感在兽医临床上的治疗
牛羊乳房炎中西兽医防治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Training grizzlies
兽医改行搞发明
大量兽医诊所停业 法国养殖业遭遇“兽医荒”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