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常态下如何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发展

2015-02-24 06:29沈平毕太富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装备智能发展

沈平,毕太富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面对供求关系以及资源约束条件明显变化的经济新常态,要保持平稳且持续增长,必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出其经济之根基的功能效应。对制造业而言,应优先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使之成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1 我国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装备产业日益呈现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智能装备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国际分工制高点的必争之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激励下,我国智能装备产业需求迅速增长。相关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额已突破5 000亿元,预计在2020年智能装备体系产业销售收入将达3 万亿。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一批国家急需、长期依赖进口的智能制造装备有了技术上的突破。目前,产业已初步成形,发展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2 我国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目前智能装备产业仍处于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由于基础研究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力度有限,导致智能装备产业内的一些关键技术环节薄弱,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同时,由于技术研发力量尚待整合,研发成果产业化速度较慢,在短期内难以在重点前沿领域、先进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2.2 产业组织协作松散

国家发布智能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后,各地企业跃跃欲试。但由于各地方政府投入及政策支持有限,智能装备企业往往单兵作战,缺少社会化协作体系,产量产能过低、产品稳定性不高、成本短期内难以降低等难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使得本土产品认知度不足,市场份额偏低,应用市场需要进一步培育。

2.3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的两化融合程度相对较低

由于我国长时期对智能装备制造技术重硬件研究轻软件开发,造成制造技术软硬件全面结合程度低,结果导致目前智能化的高端软件产品缺失,精密测量等先进技术、重大工程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等自给率低,无形中拉大了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差距。

3 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加大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要从宏观上加强对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发展的顶层设计,围绕重点工业领域转型升级,加强市场培育和示范应用,构建以点带面、层次推进的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另一方面要将智能制造装备纳入地方规划,强化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出台银行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合作、联合设计等方式引进海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核心技术水平。

3.2 争取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突破

在目前与未来几年,我国智能装备产业要紧密围绕制造的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关键环节,体现应用核心和市场导向,不断突破共性、基础性的关键智能技术,并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化装备产业化应用。为此,首先要推进骨干企业提升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鼓励产学研进行联合攻关,这样不但使产业研究项目有了更好的市场针对性,也使技术创新有了实践场地,增强了研究项目与行业需求的耦合性。

3.3 加强产业链建设

骨干企业是产业发展实力的重要体现,要推动智能装备重点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兼并重组等,逐步提高技术和产品可靠性,增加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同时,鼓励中小企业从中低端起步,逐步提升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3.4 建立人才保障体系

应加强智能装备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增设跟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相关的系或科目内容,在高职院校加强对应用智能装备企业的技工培训;加大智能装备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为其提供个税减免、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优惠服务,促进人才集聚。

总之,智能装备产业已成为引领新一轮制造业革命的重要力量。新常态下,只有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完善产学研用体系,重视市场培育,才能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助力。

[1]孙柏林. 未来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述评. 自动化仪表,2013.

[2]何光军.浅议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广东经济, 2014.10.

[3]傅建中.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机电工程, 2014.

猜你喜欢
装备智能发展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防晒装备折起来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