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浅析

2015-02-24 07:19李厚洪彭桥梁
西部探矿工程 2015年7期
关键词:江门市评价

李厚洪,彭桥梁

(1.广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广东江门529040;2.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湖南娄底417000)

江门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浅析

李厚洪*1,彭桥梁2

(1.广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广东江门529040;2.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湖南娄底417000)

根据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对江门城市地质调查开展的必要性、城市地质调查的总体思路、地质调查的内容、存在问题等开展研究讨论,为以后江门市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城市环境地质评价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地质;地质调查;城市地质问题;工作方法

随着江门市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破坏和影响与日俱增,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对城市的影响十分突出,已经制约了江门市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江门市以往的地质成果资料老化,服务性、适用性较差,难以满足江门市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新一轮大规模规划的要求。因此,开展旨在服务于城市基本建设和城市立体开发的新一轮的城市地质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1]。

1 城市地质调查的必要性

根据《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江门市是珠江三角洲西部的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之一,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有侨乡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在城市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对地下地质条件的了解至关重要。必须了解地下地质状况的复杂程度、断裂破碎带展布、地下水位的变化、古河道分布与变迁、松散堆积层与风化层的厚度和软弱地基分布状况等。通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查明江门市滑坡、崩塌、危险性斜坡、地面沉降等主要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危害程度、危险性,可以很好地评价江门市城市发展的空间安全,预警潜在的地质灾害,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有利于提高政府应急反应能力。

实施江门市城市地质调查,在城市地质调查及以住调查研究成果、地质空间住处数据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开展“江门市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将实现地质空间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和动态更新,为建设“数字江门”提供基础性的地质信息服务和决策平台,为政府、公众和专业用户提供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服务。

同时随着江门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已成为江门市科学规划、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和必要的基础性先行工作。开展江门市城市地质调查不仅是一项查清江门市地质环境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查清江门市自然资源家底的重要工作。通过对江门市的地质、环境和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和监测,及对地质数据进行多学科综合与研究,可以从根本上协调和缓解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载体之间的矛盾,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可以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基础性、先导性与科学性方面的支撑与服务。

2 总体思路

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前人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区域地质调查等多种地质工作方法、技术和手段,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城市地质调查。

以三维地质结构调查为核心,以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城市地质数据库和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为重点,采用点、片、面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一般面上调查和有重点的研究相结合,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关键性问题;实行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协作与联合,邀请相关专业国内外高级专家指导和参与,在地质结构三维调查(专题调查)、综合评价、专题研究与城市地质数据库4个相互联系、彼此依托、互为促进的层面上,利用3~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江门市主城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3]。

3 城市地质调查的内容[2]

3.1区域地质调查

根据区域地壳运动状况,分析该地区是处于活动区还是稳定区;根据区域深大断裂和区内新构造运动的研究,确定遭受地震、地裂和火山等灾害的可能性,并进行灾害防治、预测的研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调查区内地层、岩浆岩的分布、发展历史和岩性特征等,特别要进行第四纪沉积物和近代松散沉积物的研究及工程地质评价,以确定城市的基础稳定性。②调查区内土壤、岩石理化特性及环境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场,研究其与动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生活的相关关系。③进行垃圾堆放场的调查,了解堆放地地质构造、岩层渗透性等,对可能渗漏的垃圾淋滤液,进行其性质、污染机制及动态研究,防止土壤及地下水被污染,以保证有害废物的安全处置,并开展探测、固化和复原废物污染地问题的研究。通过垃圾填埋场选址调查,提出垃圾填埋规划建议,初步建立垃圾污染模拟预测模型。

3.2地质环境调查

开展土地质量、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评价,据此为实现国土资源的总量平衡,提供规划依据。主要工作内容有:①在区域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察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区内土壤成份、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土壤含水量等情况,研究土壤对作物生长适宜性的影响,对经济作物的适应性做出分类和可行性评价。②查明区内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产生污染的原因,研究污染发生、发展趋势,制定污染防治的规划。③通过对区内各种地质遗迹(如标准地层、古海岸线等)及地貌的调查,评价其作为旅游地质景点的可行性并提出保护措施。

3.3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在对区内资源(矿产、水、土地)赋存及需求状况、地质环境质量、自然地理容量、人口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并对城市地质环境容量及最大承受力做出评价。

3.4矿产资源调查

矿产资源调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①了解矿种类型、矿床规模、矿体范围以及矿床的潜在经济价值;搞清主要断裂分布情况;查明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了解矿山开采方式、开采现状,以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②了解区内所有矿山开采过程中土地占用情况及影响周边环境的各种因素,并对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及其污染范围、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提出矿山环境治理建议及废物处置场地恢复的建议。

3.5水资源调查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它可以决定城市兴衰和发展。因此,水资源调查是城市生态地质环境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

3.5.1地下水资源调查

进行区域地下水成因、演化及咸淡水运移概念模型研究,包括水地球化学特征、赋存条件、地下水动态特征与化学场演变等的调查,确定地下水资源储存量、圈定淡水水源地,以便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3.5.2含水层脆弱性评价

本评价是对含水层进行保护的主要手段,目的是了解土地利用活动和地下水污染的关系,识别地下水易于污染的高风险区,据此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管理模型,以帮助决策者,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直接投入到地下水资源的高风险区,防止地下水资源污染。

3.5.3矿泉水资源调查

了解区内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分布、成因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3.5.4地热资源调查

在区内具有地热异常的地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了解地热资源的规模、分布范围、储存状况以及与形成有关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并进行开发利用评价。在水资源调查基础上,完成城市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调查评价,编制地下水脆弱性图,并建立下水动工态监测网络和预测系统,通过城市水资源承载量及供需矛盾与解决途径的研究,建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模型。

3.6城市地质灾害调查

城市地质灾害治理关乎城市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需要了解区内地质灾害种类、时空分布和致灾地质作用的成因机制、发育规律、发展趋势、致灾危险性、成灾再危害性,进行防止对策与治理措施的研究评价。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了解岩土体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面及斜坡稳定性问题、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问题,进行调查评价,研究各类地基(包括软弱地基、坚硬地基和一些特殊性土地基)的特征及处理利用方法。②研究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地质灾害问题,进行地下水环境及其动态变化的时、空、强度特征调查,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并据此研究拟定出灾害防治对策。在城市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形成灾害的4个要素,进行城市地质灾害易损性和风险评价编图及评价土地利用区划,圈出未来城市发展适宜地段和高风险区。

根据以往世界城市生态地质环境工作经验来看,除了进行上述的地质工作,还要在各种地质信息图基础上叠加出城市地区多目的(通用)地质图,以供城市决策规划部门使用[5]。

4 城市地质调查方法

城市地质调查常采用地质观察、物探、化探、遥感等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含地热)调查常采用地质观察、物探、钻探等方法;土地利用调查常采用遥感、测绘等方法;废弃物处理场地调查常采用遥感、地质、物探和钻探等方法。在进行城市地质调查时,人们不希望采用开挖方式,而物探和遥感方法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无损勘察方法,因而被广泛用于城市地质调查,特别是在调查的初期[7]。

在上述常用方法中,原始资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多学科信息综合;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实现城市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

在未来的城市地质工作中,数学地质的应用将更加广阔,特别是地质统计学。数据采集技术也将更加重要,如地质雷达、浅层(5~50m)三维反射地震技术、精密的锥头贯入试验仪器等。另外资料的解释和表述也十分重要,专家系统和信息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在城市环境地质研究中,开拓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5 城市地质调查的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实施单位需成立“城市地质调查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将聘请省内有关学科的知名专家、教授、学者指导项目工作,涵盖了基础地质、水工环、工程钻探等领域,他们都将对项目设计编制、项目实施和成果编制等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参与项目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技术指导。为了项目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并充分体现项目工作开放性、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合作的特点,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组下设多个个技术专业组、几个专题组和质量监督组以及财务管理组。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推行分级目标管理和项目负责制。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资料实行分级保管。建立野外施工安全制度。

总之,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是一项直接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基础和先行,做好了此项工作,城市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6]。

[1] 广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江门市)城市地质调查设计[R].广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2012.

[2]侯惠菲,高亚峰.城市地质调查内容及其发展[J].北京地质, 2004,16(3):25-31.

[3]冯小铭,郭坤一.城市地质工作初步探讨[J].地质通报,2003, 22(8):571-579.

[4]深圳城市地质工作现状与发展建议[J].深圳地质,2003(8).

[5]郭玲.武汉城市地质调查初步设想[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4(12).

[6]息朝庄,张惠军.湖南湘潭市的城市地质环境调查[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8(3).

[7]郑国海,胡凌志.城市地质调查钻探地质编录的实践和体会[J].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2008(3).

P642

B

1004-5716(2015)07-0119-03

2014-07-17

李厚洪(1984-),男(汉族),湖南永州人,工程师,现从事水工环及地质调查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江门市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大白兔奶糖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