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野蔷薇播种苗嫁接月季技术

2015-02-24 14:03吴愉敬薛玉东
现代农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芽接木质部多菌灵

吴愉敬 邢 洁 薛玉东

山东省莒南县林业局

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灌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花卉之一,可用于园林、盆景、切花等。 月季通常采用扦插繁殖或嫁接繁殖, 但扦插苗有根系发育较弱,抗病性差,寿命较短等缺点。 采用多花野蔷薇做砧木嫁接月季,不仅有较强的生长势,根系发达,花多花大,还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虫性。 现将采用多花蔷薇播种苗嫁接月季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实生苗培育

1.种子采集

在10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之间,在果实开始变成红色时开始采集,将果实去果皮、果肉,将种子洗净后用清水分选,取出下沉饱满、发育完全的种子。

2.播种

(1)种子处理。分选出的种子用清水浸泡1~2 天,将种子、湿沙按照1:3 的比例均匀混合或分层,放在低温(-5~6℃)、阴凉处,及时加水,避免沙子变干。 第二年3 月中旬,播种前将沙藏种子筛出,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 分钟进行消毒,洗净后放在20~30℃的环境中促进发芽,经常翻动使内外温度均匀,适量洒水保持湿度不变,10 天左右,待有一半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2)播种。3 月下旬至4 月初,在背风向阳处挖一宽1~1.2 米、深30 厘米的阳畦,长度因育苗量而异。苗床总面积按栽培每亩砧木需要30~45 平方米计算。用800 倍多菌灵对播种床进行全面消毒,播种时将床内浇透水,等水全部渗下后,把已催芽的种子按播种量均匀撒在床面上, 再均匀覆盖2 厘米左右细土,并喷一遍800 倍的多菌灵溶液杀菌。为保持床面湿度均匀,覆盖一层地膜,再用塑料薄膜等材料搭盖小拱棚。5 天后开始出苗, 撤去地膜, 在拱棚薄膜上加盖3~4层遮荫网,遮荫10~14 天,延长苗颈长度,便于嫁接。

3.幼苗管理

苗床拱棚内温度在出苗前不超过30℃, 出苗后不超过28℃, 温度过高要及时在棚两端或侧面开通风口,随着开窗降温次数的增多,相应增加喷水次数,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 五月中旬待幼苗生长到10 厘米时,要及时炼苗适应棚外环境,刚开始可先开小口通风,以后逐渐增大通风口,选择阴天拆除拱棚,以免幼苗徒长和病害发生。 炼苗期间早晚各喷水1次,中午遮荫,以防日灼。

蔷薇幼苗易受松苗立枯病危害, 在苗木出齐后,苗出齐后喷800 倍多菌灵。 每隔10~15 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 次。 若苗木已发病,除将病株拔除烧毁外,应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灌根,间隔7 天,连续两次,灌后用清水清洗苗梢,防止烧伤苗木茎梢。

4.定植

定植适期为5~6 月, 定植前最好进行土壤消毒,如果是初次栽培,可以省略土壤消毒措施,结合整理栽培床施入腐熟有机肥。当培育芽接苗时,每90 厘米起一垄,垄高30 厘米,每垄上种植2 行,行距12~15厘米, 株距为9~12 厘米, 平均亩圃地定植1 万~1.3万株。计划培育切接苗的砧木时,行距40~50 厘米,株距8~9 厘米,每亩圃地定植1.6 万株左右。

5.松土除草

为防止影响苗木生长,人工除去各种杂草,手工除草应遵从“三除”即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这样既省工又能保墒。 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应进行松土,初期稍浅,后期较深,以不伤害根系为准。

6.水肥管理

水肥的管理要点是防止土壤水分含量过多,施肥应以有机基肥为主,为使苗木速生粗壮,在幼苗生长旺盛期施肥加以补充。 幼苗期施尿素1 次,苗木速生期每20 天施尿素1 次, 中间喷施0.05%磷酸二氢钾2 次,生长后期应停施氮肥,以多施磷钾速效肥为主,少量多次为宜。

7.病虫害防治

蔷薇主要有立枯病、霜霉病、锈病以及红蜘蛛等病虫害,要定期喷施农药,彻底防除这些病虫的危害。

二、嫁接育苗

1.芽接

芽接一般采用T 形芽接, 该法形成层接触面积大,嫁接成活率高,接口牢固,但要求砧木接穗均能离皮,可嫁接时间较短,嫁接时速度较慢。嫁接时可以不取出砧木直接在田中进行, 嫁接前清除附近的枝条、叶片,及根茎部的去土处理,并随后浇一次透水,以利于嫁接操作并提高成活率。 最佳嫁接时期在3 月下旬~5 月上旬,或在9 月上旬~10 月中旬,这个时期的温度条件比较适宜,树皮也较容易剥离,嫁接成活率较高。

接穗要除掉枝条的叶片和针刺, 充分吸收水分。嫁接时先从接穗切下腋芽, 取芽时1 刀连芽带皮切下,长度为2~3 厘米,深度达到木质部表层。 然后在砧木的基部用刀割一个T 字,并将树皮拨开将接芽插入,并将接芽上部的多余部分切掉,让接芽正好插入T 字型切口,然后用1 厘米左右宽的薄塑料带将切口全部包捆起来,最后切掉砧木上部的主枝和侧枝。 一般7~10 天就可以进行检查,如果叶柄一触即掉,芽片与砧木之间长出愈合组织,芽片新鲜,接芽萌动或抽梢,说明已经成活,否则应进行补接。

在春季嫁接成活后会马上发芽, 秋季嫁接时,即使已经成活, 最好不使其发芽, 等待第二年春季萌芽。

2.切接

利用刚刚打破休眠但还没有萌芽的枝条作为接穗。 切接一般在1~3 月进行,切接时要将砧木挖出来在室内嫁接,接穗最好具有2 个腋芽,砧木要比接穗枝条稍粗,砧木在待嫁接部位剪断,从横断面一侧竖直向下切一出一个切口,稍带木质部。 接穗先一刀将基部切成一个45°短斜面,再从此斜面的反面自上而下削成一个长约2~2.5 厘米的平面,深度要求恰好切去皮层和一薄层木质部, 切的时候先向内深入皮层,再向下平切。 接穗与砧木的切面要平滑,之后使二者形成层对齐,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平直切面朝向砧木木质部一侧,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砧木上切离的一片皮层包裹住接穗,用塑料布条绑紧。 也可将接穗及切口部位迅速在80~90℃的石蜡溶液中蘸一下,以减少水分蒸发。

猜你喜欢
芽接木质部多菌灵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质量对橡胶树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橡胶树小苗芽接不同叶蓬的芽片质量和芽接效果比较分析
不同品种吊兰根初生木质部原型的观察与比较
核桃夏季芽接育苗技术
加工过程对柑橘罐头多菌灵残留的影响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不同叶篷叶片对橡胶芽接幼树生长的影响
镉污染来源对萝卜镉积累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