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根结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治

2015-02-24 14:03侯永华
现代农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状物轮作线虫

侯永华

龙城区边杖子镇农业站

一、病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黄瓜的根部,受害植株表现侧根和须根比正常植株增多,在幼嫩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不规则形瘤状物,单生或串生。瘤状物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为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粗糙,龟裂。 根瘤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黄豆、花生,严重时大如鸡蛋或如鸡爪,根瘤外观无病征,剖检其内部可见比针头稍大的白色梨状物。根部受害后,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地上部生长发育受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黄化、萎蔫,影响结瓜,且瓜条多为畸形。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地上部植株呈萎蔫状,早晚气温较低或浇水充足时,又可恢复正常。 发病严重时全株枯死。

二、发生规律

黄瓜根结线虫多在5~30 厘米处生存,常以5~10厘米土层内分布最多。黄瓜根结线虫以卵或二龄幼虫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线虫一般在土壤中存活1~3年,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产生单细胞的卵,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1 龄幼虫,脱皮后孵出2 龄幼虫,离开卵块的2 龄幼虫在土壤粒间水中游动,遇寄主从幼根侵入寄生后分泌的唾液刺激根部组织膨大,形成“虫瘿”或“根结”。 幼虫在根结内发育为成虫, 并开始交尾产卵。 黄瓜根结线虫最适温度25~30℃。 25℃时根结线虫20 天可以完成1 代,高于40℃或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 分钟即死。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 最适宜的PH 值4~8。 一般保护地温湿度适合蔬菜生长, 也适于根结线虫活动,利于发病。 发病程度与茬口、寄主、寄主种植年限有关,连作时间越长,发病越重。 病土、病菌及灌溉水是其主要传播途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借助流水、风、病土搬迁、农机具、带病的种子和有机肥等。

三、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及耐病品种。如中荷系列、驰誉系列等密刺型黄瓜品种。

(2)合理轮作。 与葱、蒜、韭菜等实行两年以上轮作,发病重的地块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者水旱轮作更好。

(3)加强栽培管理。底肥应选用腐熟的鸡粪,鸡粪对线虫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保证良好的水肥条件,增强植株抗病力。注意清除杂草,减少线虫繁殖。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残体,杜绝病虫源。

(4)种植易感作物。在黄瓜拉秧后,下茬作物种植前,加种生育期短且易感病作物,如小白菜、菠菜等,待感染后再全部挖出棚外,在松动的地表进行喷药处理。

(5)换土。换茬时,深耕翻土30 厘米以上,换入棚内的土要用从未种过棉花、瓜类等的大田土。

(6)防止棚室间交叉感染。 不与发病棚共用农用工具(包括旋耕机),如果共用要对农用工具进行细致的药剂清洗。在温室门口备好脚套,以防止带入病源。

(7)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 选择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般在夏季7、8 月份进行。 先在大棚内均匀撒施麦秸5 厘米厚,再撒施过磷酸钙100 千克左右,深翻30 厘米以上,浇足水,盖地膜,使棚室温度达到70℃以上,土壤10 厘米地温达60℃左右,闭棚15~20 天。 此法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的卵和成虫,同时对一些土壤害虫也有消灭作用。

2.药剂防治

(1)将98%微粒剂,按每亩20~30 千克的用量均匀施入土壤上,再用旋耕机将药剂翻入土壤。 棉隆对水及35℃以上的温度敏感, 所以当棉隆施入到潮湿土壤中时,会产生异硫氰气体,并迅速扩散到土壤中的团粒里面,使土壤里的根结线虫及虫卵无法生存,从而达到杀灭的效果, 如果土壤不够湿润可以再浇点水,然后迅速盖上薄膜。 20~30 天后将膜揭开,等待定植。

(2)用10%噻唑膦颗粒剂,按每亩2~3 千克的用量沟施, 也可以对水成1000 倍液穴施, 每穴用量为0.3~0.5 千克,能有效防止根结线虫侵入植株体内,采收前7~10 天停止用药。

(3)在黄瓜定植后缓苗前用1.8%阿维菌素15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每株灌根250 克左右,根瓜采收后再灌根一次。

猜你喜欢
状物轮作线虫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思维可视,让“写清楚”有迹可循——以教学状物作文“我的植物朋友”为例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
地黄花对秀丽线虫寿命的影响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耕地轮作效益调查报告
记叙文之状物逼真
朝鲜孢囊线虫——浙江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