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施肥技术

2015-02-24 14:03蒲海英
现代农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滴头水肥灌水

蒲海英

建平县国营热水畜牧农场农业站

蔬菜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这种灌水施肥方法,是通过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对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 该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灌溉及施肥时间,显著提高水和肥的利用率。

从2013 年开始, 建平县国营热水畜牧农场开展了保护地辣椒、番茄、黄瓜灌溉水肥料利用率3 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大棚蔬菜地膜覆盖滴灌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一、滴灌系统

1.水源

连片大棚可实施地下输水工程,在每个大棚内设阀门,水泵用微机控制。单个大棚可修建蓄水池,一般建在大棚的侧墙边,容积不少于3 立方米。

2.首部

安装水泵、过滤器、压力调节阀门、流量调节器及施肥罐。

3.输水管道

根据水源压力和滴灌面积来确定滴灌管道的安装级数。 一般采用三级管道,即干管、支管和毛管。 管道可采用薄壁PE 管,在不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下降低工程造价。

4.旁通

具有调压功能,连接方便,可任意调整滴灌管的位置和间距。

5.滴灌管

滴头可拆卸,如发生堵塞,便于清洗;滴头流量小,可形成较好的湿润体。

二、滴灌形式

1.膜下滴灌

滴灌管(带)铺在地表面,覆于膜下。

2.地埋式滴灌

滴灌管埋在地下30~35 厘米处, 水通过地埋毛管的滴头缓慢滴出渗入土中,再通过毛细管作用浸润作物根部。 该技术对土壤的扰动较小,有利于作物保持根层疏松通透的环境条件,使地表土壤干燥,减少杂草生长。

三、技术措施

1.滴灌技术

根据作物需水生理和土壤条件制定灌溉方案,包括灌水定额、一次灌水时间、灌水周期、灌水次数等。

2.施肥技术

根据作物营养生理和土壤条件确定施肥制度,如加肥时间、数量、比例、加肥次数和总量。

3.水肥耦合

水肥耦合的操作程序:根据作物生长条件和前季产量确定目标产量;以作物营养的理论数据拟定施肥配方:依据土壤条件调节配方;以滴灌施肥条件下肥料吸施比计算施肥量;选配肥料;与灌水制度配置用肥量。

4.技术集成

配套运用保护地地膜覆盖保水、保水剂应用等农艺保水技术及应用生物肥、有机肥培肥地力等保肥技术。

四、使用方法

1.起垄栽培

每垄种植两行作物。

2.铺设滴灌管

在高垄中间铺设滴灌管(带),埋在地下或覆于膜下。

3.施肥

施肥时, 将尿素等可溶性化肥溶于施肥罐中,随水施入作物根部。 施肥后,再用不含肥料的水滴灌30分钟。

4.滴灌

灌溉时,打开主管道堵头,冲洗3 分钟,再将堵头装好。

5.清洗

灌溉一段时间后,过滤器要打开清洗。

五、效益分析

与地面灌溉相比, 滴灌施肥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实现精确灌溉、精准施肥,具有节水、节肥、节药、节地和省工,改善土壤及微生态环境等优点。

1.经济效益

经测算,应用滴灌施肥技术,每667 平方米蔬菜增产400~1000 千克,增加纯收益2000 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此外,滴灌减轻了大棚内的空气湿度,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程度, 每667 平方米可节约农药投入80 元以上。

2.生态效益

滴灌施肥可使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 氮肥当季利用率达60%,与地面灌溉相比,节水30%~50%,节肥25%~30%, 减少了水向深层的渗漏及移动性强的营养元素如氮素的淋洗流失,减轻了对地下水的污染。

3.社会效益

滴灌施肥可以减轻灌溉和施肥的劳动强度,并有利于蔬菜标准化生产, 提高蔬菜品质和市场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滴头水肥灌水
不同类型滴头在黄河水滴灌条件下的堵塞特征研究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不同类型灌水器滴头对沼液抗堵塞性能的影响
加气对不同流道结构滴头堵塞的影响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浑水滴灌过程中不同类型滴头堵塞的动态变化特征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