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花生生产现状及持续高产建议与对策

2015-02-24 14:03陈合计陈长红孙克存魏秀翠
现代农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东海县播种面积花生

陈合计 陈 芹 陈长红 孙克存 魏秀翠

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东海县地处苏北苏鲁两省交界处,全县现有耕地12.2 万公顷,属传统农业大县。 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 江苏省首批五十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国绿化模范县、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江苏省花生生产基地。 花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全省前列。 花生生产一直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花生产业在东海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花生生产现状

1.花生播种面积

东海县花生播种面积近年一直稳定在1.67 万公顷左右,单产300 千克/亩,总产7.5 万吨上下。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花生播种面积呈减少趋势,近年逐渐稳定,单产逐年提高,总产基本持平。

2.春花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夏花生播种面积逐年扩大

随着花生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复种指数的不断增加,春花生面积不断缩小,夏花生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近两年,夏花生发展很快,2013 年,全县春花生面积1 万公顷,夏花生0.67 万公顷,2014 年,全县春花生面积0.67 万公顷,夏花生1 万公顷,占花生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二。

3.花生产量较高,但不平衡

近几年,东海县重点推广应用花生新品种,推广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化控技术,种子包衣,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集成技术,逐步扩大夏花生播种面积,大力发展花生间作套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种植效益。不论是花生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还是花生就是水平等方面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花生产量水平不断提高,高产典型层出不穷。从1987 年花生百亩丰产方首次突破千斤以上, 到2012 年花生高产创建万亩丰产片亩产435.6 千克,凸显全县花生生产水平总体提高, 但仍有不足200 千克/亩的低产田块,发展不平衡,需要提高。

二、目前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

1.品种更新慢,品种布局混乱

品种退化限制了花生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目前生产上品种较多,主要有丰花1 号,海花1 号,鲁花9 号,鲁资101,鲁花13 号,鲁花14,花育16,花育22,花育25,小白沙等十多个品种。 农户种植一户一个样,一块地种十来个品种,品种布局缺乏统一性。很多品种种植年代较久,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花生良种繁育跟不上,加上花生用种量大,代价高,很多农户都是自家留种,品种纯度低,退化严重,大大制约了花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2.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劳动强度大

目前花生种植大多数人工劳作,用工量大,费时费力,农村劳动力紧张,从事农业的大多数50~70 岁的留守老人,劳力成本大,降低了花生种植效益,制约了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

3.花生种植管理水平粗放,影响花生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农机与农业不配套,良种与良法不配套,科学种田水平低,人种天收,管理粗放。 特别是近两年,夏花生面积大受气候条件影响,产量不稳,不同年份间产量差异较大,需要精耕细作,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4.产量销路不广,销售不畅

全县花生总产量稳定在7.5 万吨左右,除部分农民自身用于食用油以外,大部分靠外销。 县内深加工企业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在全国没有知名品牌及拳头产品,加工功能低,难以带动县城花生产业的发展,常年造成花生产品积压,价格不稳,效益降低,影响农户对花生种植的积极性。

三、花生持续高产建设与对策

1.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稳定面积,调优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大力开展花生高产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花生科学种田水平。 稳定花生播种面积1.67 万公顷,单产300千克/亩,总产7.5 万吨,力争单产350 千克/亩,总产8 万~9 万吨。 逐步形成花生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发展龙头企业建设,知名品牌建设,增强花生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2.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花生新品种引进工作

县农科所等花生育种单位要根据花生育种目标选育适应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适销对路优良品种。 不仅要求产量高而且要追求口味好、经济效益高、市场销售畅的品种选育。 农技推广部门要加快花生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快花生新品种更新换代。 品种布局合理, 良种覆盖率90%以上,充分发挥花生优良品种的增产优势,逐步淘汰目前生产上产品品质差、产量低、混杂退化严重的老旧品种,逐步扩大东花5 号、东花8 号、东花9 号种植面积,大力引进推广丰花系列、花育系列等优良花生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

3.提高花生种植机械化水平,农机与农艺配套

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经济效益,发展花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机械播种、地膜覆盖等高产栽培技术, 逐步实现花生生产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

4.良种与良法配套综合运用

推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重点推广花生地膜覆盖、平衡配方施肥、科学化控、种子包衣、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集成技术。

(1)深翻改土,培肥地力,创造有利于花生生长的土壤条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搞好沙地改造、土壤深翻,蓄肥保水,增强土壤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大力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技术。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N、P、K 等速效性肥料及微量元素肥料,确保花生生长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特别是要钙肥的施用,增加饱果率,增加百果重。据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测定:花生亩产243.3~382.6 千克,需从土壤中吸收钙素6.8~8.68 千克, 折合每50 千克花生荚果需要吸收钙素1.15~1.35 千克,小于N,大于P,近似K。 据东海县农科所试验:亩施50~100 千克钙肥(石灰),亩增产花生荚果72.1~83.9 千克, 亩增产率为37.9 ~44.2%。

(3)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扩大地膜覆盖面积,增温保墒,提高单产。地膜覆盖种植花生具有增温保墒,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疏松土壤,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复种指数的增加,春花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麦茬花生面积不断增加,目前已占到花生面积的一半以上。 麦茬花生往往受到生育期缩短、气候因素等不利影响常造成产量减少,品种下降进而影响花生的商品性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通过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改变田间花生生产小气候,疏松土壤,增温保墒,增加有效积温。,特别是增加花生生长后期地温,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强度,自己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产量。据东海县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总积温3199.6℃,比对照2885.6℃,增加314℃,平均每天增加2.75℃,5 厘米地温3084.1℃比对照2892.6℃平均每天增加1.68℃,单株结果增加2.9 个,百果重增加12.2 克,亩增加花生荚果25~112.5 千克,平均亩增产62 千克,增幅31.8%。

(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减少损失,增强花生产品市场竞争力。 影响花生产量的虫害主要是花生蛴螬,其对花生危害大,防治难。常常造成花生严重减产,同时用药不科学又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而影响花生品质及市场竞争力。 因此,花生生产应坚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原则,科学用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大力推广种衣剂拌种,生长期不用,尽量减少农药残留,提高花生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1]牛建国.麦茬花生直播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2002(6):15.

[2]齐立志,徐秋营,万红宇,等.扶沟县花生夏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6).

[3]刘娜,王恒华.夏直播花生覆膜实用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08(8):18.

[4]蔡长久.夏直播花生高产、简化栽培技术[J].农业新技术,2005(3):8.

[5]任建平.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6).

[6]祁明利,许祥凯.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09.2.

猜你喜欢
东海县播种面积花生
掏花生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平安如意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江苏省东海县博物馆藏青铜器的修复保护
“地理葡萄”带火农家游